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下)2期   作者:李洋洋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落实,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

        李洋洋
        河北省围场县城子中学  06845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落实,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各大中小学教学的重点也不再单纯关注学生的理论知识成长,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对初中生而言,初中阶段是其身体素质快速发育的时期,在此时其头脑智力也在迅速成熟,教师更加需要重视此阶段的教育教学。但由于部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自身教学手段较为单一,为初中生带来的学习体验也相对单调,使得部分初中生对知识学习存在较强的抵触心理。对此,教师可以采用生活化的方式进行授课,使初中生能够在更具贴近生活的范围下掌握其中各个知识点,进而促进初中生道德与法治学习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教师;道德与法治;初中生
        素质教育要求初中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道德与法治学科则能够对初中生“德”的塑造起到有效地促进作用,正因此该学科教学的重要性才日益凸显。传统的教学模式多以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进行,教学氛围枯燥的同时初中生的学习效率也较为低下,为了有效解决之一问题,教师应结合初中生的个性成长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既要满足其当下的知识学习需求,还要充分调动初中生的学习主动性,促进其学习成绩上涨的同时,加速初中生良好品格意识的塑造。
一、什么是生活化教学
        生活化教学作为当下较为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它主要是教师将显示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事物、事例、场景带入到教学课堂之上,发挥初中生更加熟悉生活事物这一优势,将抽象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其学习理解难度降至最低。教师以此开展教学,既有利于活跃课堂氛围,还有利于在更为贴近生活的教学中促进初中生学习积极性的上涨,进而推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发展。
二、生活化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中应用
(一)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习兴趣
        道德与法治知识与初中生的日常生活存在密切的联系,且教材内容也与初中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所以教师在讲解知识内容是则可以引用部分初中生较为熟悉的生活案例作为教学素材,通过分析、剖析的方式教导其中包含的知识内容,提高初中生课堂参与度的同时,还有助于初中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例如:教师在教学“遵守社会规则”方面的知识点时可以结合生活情景向初中生提出问题。

如在公交车上遇到老、弱、病、残、孕等弱势群体时该如何做;与人约定好后由于个人原因无法兑现该如何解决;在生活中妨碍到他人正常工作、学习时又该如何去做等。教师以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情景作为案例进行分析,充分引发初中生对于各种案例的思考,使教学有据可依的同时,还能够有效调动初中生的回答积极性,从而实现学习兴趣的培养。
(二)拓展生活实践,提升学科素养
        道德与法治是更具高度的个人意识,学习该学科的目的旨在将这种意识形态切实与初中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相较于枯燥的班级教学而言,教师可以采用拓展生活实践的方式来提升初中生的学科素养,使初中生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锻炼自身的知识应用技巧,促进自身良好个人意识的塑造。
例如:教师在教学“积极奉献社会”方面的知识点时可以在教学之余组织初中生进行社会公益活动,如到敬老院慰问老人,到孤儿院与孩子做游戏、到公园等地点进行义务劳动等。教师以社会实践的方式开展教学,能够让初中生切实体会到道德与法治教学真正的意义,使初中生能够知晓助人为乐的重要意义,并促进其社会责任感的塑造,进而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促进初中生优秀品格的塑造。
(三)关注生活热点,扩大学习范围
        道德与法治学科与社会实事紧密相连,因此造就了该学科知识内容具有极强的广泛性,教师仅教导初中生书本教材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还需要进行拓展学习。关注生活热点现象是教师进行教学延伸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激发初中生对于社会现象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不断丰富其知识掌握内容,促进其知识学习范围的扩大。
例如:教师在教学“建设美好祖国”方面的知识点时可以组织初中生进行时政问题讨论活动,让初中生谈谈对于社会热点话题、当下实时政策、国家社会发展等方面的见解。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使用多媒体投影设备为初中生播放当下的时政新闻,带领初中生观看社会公益活动等,让初中生可以掌握更加全面的知识内容。教师以此开展教导,既能够巩固初中生的课内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掌握,还能够巧妙的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进行交融,使初中生能够切实将书本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当中,进而促进初中生道德与法治综合素养的全面成长。
总而言之,道德与法治作为初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初中生的日常生活存在密切的联系,教师采用生活化的方式进行知识讲解,以更具生活气息的内容来引动初中生的学习热情,使其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投身学习环节的同时,还能够为其树立正确的思维意识。因此,教师落实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促进初中生课堂学习状态的改善,加速初中生的全面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田巍.浅谈生活化理念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07):95.
?[2]钱雪荣.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探讨[J].新课程,2020(28):142-1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