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学立德树人研究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下)2期   作者:乐艳芬
[导读] 随着科学技术以及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思想水平

        乐艳芬
        广西西林县八达镇第一小学 533599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以及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思想水平,特别是对于教学的观念也在发生着改变。新的时代在教学任务中尤其关注立德树人。立德树人主要指同时关注知识教育和品德教育,在日常的教学中,渗透德育,更新现有的课堂式教育方式,丰富教学形式,加强深度学习,建立新的教学体系,确保立德树人的理念贯彻到日常的教学学习,以及学生的生活娱乐中,摆脱传统仅仅凭借成绩来判断学生的能力,形成新的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指标。
        关键词:立德树人 教学体系 学校教育 学科教学

        培育人才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学校,老师,家长都应该关注的,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学校往往在量化学习成果的过程中将这一根本目标忽略,越来越关注学科成绩而导致很多学生并没有实现应有的育人价值。随着生产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我们需要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既包括科学知识,又包括学生核心素养和价值观的培养。把立德树人真正融入学科教学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实现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一、立德树人的重要性
        1.1时代的需要
        少年强则国家强,少年作为国家建设不可或缺的基础,需要不断提高自身能力以满足国家的需要,时代在发展进步,国家需要的人才也在变化,我们国家现在需要的是多元化、全方面的人才,仅仅是知道专业知识是不足以应对现在复杂的社会的。在社会生存并不是有标准答案的考卷。新时代的青年一方面需要掌握学科知识,学科知识是基础,同时还需要培养自己应对克服困难的勇气、毅力,学会思考,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良好品格,只有这样才能在面对新的问题和困难的时候,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和稳固的综合能力去解决问题。
        1.2培养人才的需要
        立德树人并不是脱离于学科教学的,相反,立德树人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学科任务,更有利于学校和老师的教学。立德树人可以帮助学生增加自信心和使命感,帮助学生树立更加远大的目标,一旦学生有了自己的目标,就会有自发的学习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自己学习的效果远比老师和教学任务带来的被动学习要好得多。同时立德树人培养的关于坚持、创新、乐观的态度和品质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任务中面对挫折时更好的面对挑战。

二、现在学科教育存在的不足
        2.1立德树人流于形式
        在国家和社会的积极引导下,很多学校已经实现了立德树人理念的吸收,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学校没有找到合适的切入方式或者没有真正认识到立德树人的重要性,,立德树人成为空喊口号,不利于学校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
        2.2技术缺乏更新
        新的技术和设备能够帮助老师更好的进行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更好的接受知识,但是现在一部分学校仍然是使用老旧的设备,已经不能满足使用需求了。


        2.3教学体系混乱
        立德树人融入学科教学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更新教学体系,如果仍然使用传统的教学体系就会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不匹配的现象。

三、如何将立德树人融入学科教学
        3.1丰富教学形式
        传统课堂教育作为学科教学最基础和最重要的教学方式,往往是老师通过认真的备课准备以及丰富的教学经验来实现的,能够实现学科知识高效的传授,但是课堂教育在新的时代下,已经不是最利于学生学习知识的方式了。不同的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和理解水平是不同,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进度,而且常常由于缺乏课堂互动和反馈,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一方面,时代不断发展进步,多媒体已经广泛运用在课堂教育中,学校应该及时更新多媒体设备,新的技术势必会提供更加高效的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效率。另一方面,可以适当采取小组学习,互助学习等模式,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兴趣,已经有研究表明学生通过自己查询思考过的知识比起他人讲授的知识记忆会更加深刻。其次,在新型的教学模式下,可以培养学生的德育水平,使得立德树人更好的融入学科教学。
        3.2建立新的教学评价标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学体系也要不断更新,将立德树人作为教学体系的骨骼。建立新的考核标准。传统的教学成果往往以学生成绩,及格率等作为考核标准。在这样的考核标准下,老师会疏忽德育,过分重视学科成绩,过度重视甚至会带来负面影响,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与教学初衷背道而驰。建立新的评价体系,新的评价方式,在教育实践中要把立德树人落到实处,可以让立德树人更好的走进教学中。
        3.3提升教学体系的完整性
        立德树人并不是仅仅针对学生而言的,很多学校提出了这一理念,但是并没有很好的贯彻落实,很大的一方面原因在与学校的老师对于立德树人重要性的认识程度不够,所以学校需要加强对于老师的相关培训,使得老师能够意识到培养学生能力和良好品格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同时进行老师关于新媒体新技术的学习,更好的运用现代化工具。
        学校需要从上到下建立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综合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切实考虑学生的根本利益,只有完整教学体系的建立,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有章可循,不至于出现不同学科老师不同的教学标准,造成培养任务的错乱。

四、总结
        在教学过程中要贯彻立德树人理念需要各个方面的配合,需要上行下效,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和评价标准,需要学校和老师真正意识到立德树人的重要性,需要社会国家的支持,需要根据立德树人在实际教学任务中不同的要求建立不同的培养方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到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学习环节、不同学习任务都会有不同的要求,这些需要我们不断更新不断实践,才能真正让立德树人融入学科教学。

参考文献:
[1]周彬.论指向立德树人的教学论建构[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9,18(03):82-87.
[2]董勤.“立德树人”与学科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 家长,2020(02):35-36.
[3]王亚丽.“立德树人”融入学科教学的实践探究[J]. 学周刊,2020(23):47-48.
[4]马海英.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立德树人[J]. 课程教育研究,2020(22):22-23.
[5]汪静,吴光华.浅谈立德树人与学科教学的结合[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17):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