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概念深度学习的教学实践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下)2期   作者:陈秋香
[导读]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我国初中科学的教学模式也在断的调整变革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陈秋香
        龙港市第七中学  浙江温州  325802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我国初中科学的教学模式也在断的调整变革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作为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的学科,初中科学涉及基础的化学、物理、地理、生物、天文等方面的知识,是初中分科选择的基础,乃至对后期初中等更高层次的学习都有重要的影响。科学是初中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与科学精神具有关键作用。对于初中科学概念的深度学习是当前科学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
        关键词:初中科学;概念;深度学习;教学实践
        引言
        初中科学的教育意义和功能非常重要,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解释常见的自然现象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开展高效的科学课堂,一直是教师们不断探索和努力的方向。
        1初中科学概念深度学习遇到的问题
        初中科学概念深度学习遇到的问题主要涉及到以下两个方面具体内容:一是教师平时传统灌输式的教学很少留给学生建构科学概念的时间与空间,致使学生对科学概念理解不深入、不透彻,对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缺少理论联系实践的应用能力。二是很多教师为了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常常将课堂的表现机会留给那些成绩好的学生,这样既省时,又不会出现“意外情况”。而那些成绩中下学生因为没有思考和表达的机会,久而久之,他们的高阶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自然便弱化了。
        2初中科学概念深度学习的教学实践
        2.1从实验操作中细化问题,提升科学知识点的理解深度
        在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通过问题分析来完成实验,还能够调动学生积极地进行思考,让学生能够更加投入到课堂中.同时还能够提高实验的有效性,让学生对于实验有一个更加深刻的印象.例如在完成伏安法测试小灯泡的电功率教学实验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一些这样的问题:有的同学连接完第一根导线之后发现灯马上变亮,而且这个时候电压还有电流表都有了示数,让学生分析其中的原因.有的同学开关闭合之后发现电流表上面的指针出现了反偏的现象.要让学生分析其中的原因,找出解决的方案.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来解决学生实验中经常出现的错误.
        2.2应用知识题卡,实施效果与深度反思
        学生通过对知识题卡的应用,趣味实验的操作,每日打卡的坚持,学习目标的挑战,后进生人数明显减少,优秀人数增加,对于提高班级平均分起到一定的作用,使班级的整体水平有所提升。其学习积极性得到调动,对知识的好奇心增强,学生在自身成绩取得进步的同时,也使整个班级的学习科学的习惯和方法得到很大的改善。—个良好的学习方法,能够激发学生之间互相切磋,互相启发,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促进其学习状态从低落到起色再至良好的转变。当他们的学习状态向好的方向发展,其自信心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升,对学习的动力逐渐增强,对科学学习的兴趣日益浓厚,听课效果提高,对自我也有了一定的要求,慢慢形成了良性循环。通过课代表带领小组长,小组长督促组员这一形式,各司其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困难。小组长们在帮助组员检查科学基础知识的同时也使自身的科学知识得到巩固,一举两得。他们充分分配好自己的时间,各取所需,进行富有成效的学习。
        2.3设计模型实验,拓展想象思维
        思维过程本身就是由感性的东西,逐渐引向理性的抽象概括的过程。模型是以感性材料为基础,把表象的东西进行重新加工而产生的新形象。

如:微观物质世界中分子、原子、电子等知识看不见,摸不着,设计微观模型创新实验可以有效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展。它可以将微观知识形象化、直观化,增强感性认识,使学生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微观模型,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也可通过这样的实验创新,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突破微观知识教学的难点,促进了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的发展。
        2.4创立错题资源库,加深概念学习
        (1)单元归类:整理错题不是错题的罗列,最重要的是要写清楚所考的知识点以及错误的原因,或者是做这道题所用到的方法。教师每上完一章,根据学生的作业和考试情况,对易错点,重难点的错题进行分类,因为每个班的学情都不一样,笔者发动全年级科学组的老师,对自己班级的学生错题进行了整理,然后汇总,得到比较全面的错题数据,为错题库的建立提供素材。进行一般采取基础题70%,提高题20%,拓展题10%。(2)专题归类:科学课程是四门综合的学科,主要包括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六册有很多的专题,比如电学、力学、光学等,将相关的知识点的错题进行分类归纳,做成一个专题,通过对同一个知识点不同题型的变式练习,既有利于从根源上帮助学生去理解、记忆、掌握,又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
        2.5有效应用超前学习
        超前学习(over-steplearning)的出现是当代快节奏大环境带来的一种必然趋势,总有学生出于对知识的好奇或者在其他动力的促使下会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这一点在初中阶段科学学科中体现得十分明显。近三年笔者通过对本校学生超前学习的统计,发现经历过超前学习的学生人数约为未经历过的5倍,且其中有39%的学生长期接受超前教育。这种现象来源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和获取知识方式增多,自主学习本身就具有超前性的特点,所以学生的知识储备通常要比课堂教学的进度要快一些。但是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所揭示的记忆规律,他们通过自主学习获得的知识缺乏一定时间的练习和巩固,记忆维持的时长和对内容重难点的把握往往较差。等到课堂教学真正进行到这些内容时,学生一知半解的知识经常成为他们的阻碍。长时间观察下来,开学考试成绩最好的学生通常不能在期末考试拿到同样分数,反而是按部就班学习的学生成绩更加稳定。如何改进这个问题,让本身有兴趣的学生的超前学习成为他们的助力而不是阻碍,成了大多数教师的难题。
        2.6突出重难点知识内容
        一堂课只有45分钟,教师要对课堂时间合理分配,才能实现最优化的资源配置。因此,在开展农村初中科学教学的时候,要合理应用微课突出重难点问题。对于重难点问题,首先要重点分析知识点的相关含义和概念,之后将实际题目与知识点进行有效结合,遵循“理解运用”的认知规律,通过强化练习,夯实基础。特别要巧用“一题多变”,使学生从题海战术中解放出来,拓展学生的思维,提升知识的迁移能力,真正做到融会贯通。
        结语
        深度学习具有较强的互动性、协同化和开放性特征,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获得较强的体验和感悟。然而,由于教师对信息技术认知程度不足和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的存在,也会对深度学习的构建造成阻碍。为此,应该通过培养学生兴趣、制作微课视频、构建网络平台、划分合作小组、构建教学情境和实施项目驱动等途径,利用信息技术增强深度学习的实施效果,为学生的高效学习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邹嘉欣.初中科学课程学习空间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初中,2020.
        [2]陈婷.初中科学“智慧课堂”的构建[J].江西教育,2020(12):28-29.
        [3]邵爱强.基于智慧课堂的初中科学核心素养的养成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7):101-102.
        [4]齐沁怡.以电子书包为载体的初中科学智慧课堂教学研究[D].杭州:杭州师范初中,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