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卡争章,激发了特殊学生的积极性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下)2期   作者:陈满凤
[导读] 《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中指出:“雏鹰争章活动是1993年启动的中国少年推鹰行动的重要组成,
                               
        陈满凤
        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人民小学    
        摘要:《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中指出:“雏鹰争章活动是1993年启动的中国少年推鹰行动的重要组成,是对少先队员参加少先队活动、努力提高各方面素质的激励和评价体系,引导他们从日常学习生活的具体环节入手,分阶段为自己确立雏鹰奖章的新目标;鼓励他们通过自的努力争得鹰奖章。”是年全身心参与的过程,通过活动使他们既有技能上的提高,又有情憾山的触动,还要有内心的收获。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  特殊生  激发兴趣      
        在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深深地懂得小学阶段是人成长的起步阶段,也是人的基础素质形成的开始阶段。因此,对小学生来讲,良好的行为习惯尤为重要。由于低年级的学生认识能力,分辨是非的能力非常有限,要让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首先要让学生懂得“我为什么要这么做”的道理,只有明白了道理,才能使学生自觉地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去做,变“要我这样做”为“我要这样做”。这样班主任开展工作才比较顺心,也使学生能尽快地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严格要求自己,争做一名合格的少先队员。
        一、引导学生学会与同学友好相处。
        我班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家长的溺爱,使得一部分独生子女不懂得尊重别人。我们发现有的孩子不愿意与别人交往,有的孩子想跟别人交往,但是不知道怎样去与人交往。更不会与同学友好相处,因此同学之间少了几分谦让、宽容,多了一些争执、冲突。由于缺乏交往技能,他们不懂得在新的交往群体中如何正确地认识自己,悦纳他人,在与同学的人际交往中常常出现冲突。因此我常常利用思想品德课和少先队活动课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如何相互尊重,文明相处,友好合作,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如我班的学生徐永平,由于父母过于溺爱又没有科学的教育方法,造成了他固执、任性、不合群的性格特点。一听到老师或同学批评他,说他的不是,就大声哭喊,提上书包就要回家,吵得大家都上不了课。有一天中午,一个学生跑到办公室来汇报说永平哭了。我来到教室,只见他提着书包哭喊着想回家。经了解,原来是同班的小林故意捉弄他,把他拿着的课外书抢过来,说是自己的。而徐永平有口难辩,感到委屈,于是哭喊起来。了解了事情的真相以后,我把他俩叫到办公室,首先批评小林这种有意捉弄同学的做法是错误的。然后教育他同学之间应当相互尊重,互相关心。特别是对永平这样的同学,我们应该去关心他,帮助他。认识了自己的错误以后,小林主动地向永平道歉。小林走后,我对永平进行耐心,细致的引导,让他懂得以后如果再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样做。后来我经常找他谈心,慢慢地他虽然成绩还不好,但是能主动跟老师说话,性格也开朗多了。本学期,通过开展《学雷锋,从小事做起》和《文明礼仪伴我行》等主题队会,在争夺“礼仪星”的过程中,类似捉弄他人的事再也没有发生过,出现了许许多多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文明相处的好人好事。
        二、用爱心感化“留守学生”
        大多数“留守学生” 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缺乏父母的亲情和引导,而爷爷奶奶又没有多少知识。虽然他们中也有学习成绩优良的,但大多数“留守学生” 学习观念淡薄,学习成绩普遍不理想。如我班的古诗怡就是“留守学生”中最特殊的一位。课堂上她不专心听课,不主动举手发言,读书没有声音,常常坐在座位上发呆。作业也不自觉完成,语文考试经常不及格。

作为班主任,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放学后马上向他的奶奶了解她的家庭情况,后来我才了解到她的父母长年在外打工,与孩子联系少,对她的成长缺乏足够的关心和辅导,造成了她内向,爱说谎话的性格特点。在家里由于奶奶没有文化,家庭作业无人辅导,又缺乏自觉性,成绩自然上不去。因此我要求她的奶奶每天晚上督促她要认真完成作业。了解情况后,我首先找她谈心,告诉他父母不在身边不要紧,只要她上课专心听老师讲课,学习成绩会赶上去的。然后安排班长跟她一起坐,叫班长做她的小老师。课堂上,我抓住她的点滴进步,不断鼓励他,在学生面前夸奖她是个乖巧的孩子,让其树立信心。有时他的字写的并不好,为了提高他的积极性,我还是夸他的书写有进步。渐渐地他不但能独立完成作业,而且字真的越写越好,还常常挂出去展览,学习成绩也不断提高。还得了一张“进步星”的荣誉卡。同时鼓励其他学生向她学习,努力学习,争取优异的成绩。
        三、引导学生严于律己,自觉遵守学校纪律。
        为了让学生尽快地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开学初,我组织学生复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使他们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常常利用少先队活动课根据本班学生的表现开展主题活动,如:“精彩人生,与法同行”等,组织学生学习一些安全知识,让学生从活动中学会自我保护。如我班的学生小丘,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而奶奶的教育方法又过于简单,造成了他固执甚至有点暴力倾向性格特点。课间,老是有同学来向我告他的状,不是说被他打了就是说被他撞了。课堂上,他老是跟周围的同学讲话,严重地影响课堂教学秩序。家庭作业潦草,每次补作业时总是悄悄地溜走。为此,我经常找他谈心,也多次向他的奶奶反映,希望得到他的家长的配合教育。有一天小丘的奶奶送他来上学时,对我说,小丘昨天回到家时,非常高兴,说老师表扬他进步了。听了他的奶奶的话后,我再次跟他谈心,从他的奶奶表扬他近期表现聊到他在外打工的父母,使他明白父母每次打电话回来问他在家、在学校的情况,都是父母对自己的关心和爱的表现。这次谈话以后,我发现小杨的变化很大,上课认真多了,能自觉补作业了,同学对他的投诉少了,学习成绩也逐渐提高了。美国总统林肯曾说过:“每个人都喜欢别人的赞美。”班主任要对孩子细心观察,对于他们的点滴进步和微小的成绩都要及时、热情地给予表扬,使他们有一种愉悦感。多次、反复的表扬会使他们巩固优点,克服缺点,产生自豪感,增强自信心,从而能够做得更好。每周的思想品德课,我都结合本班学生的表现,鼓励学生自觉遵守纪律。在评选最遵守纪律的学生时,我让全班学生参与评选,选出五名最遵守纪律的学生,和五名纪律方面进步最大的学生,发给写着“守纪星”的荣誉卡。同时鼓励其他学生向获奖的同学学习,上课专心听讲,遵守课堂纪律,争取下一次获奖。这样,在一次次的颁发荣誉卡中大部分学生逐渐改正了上课爱玩小动作,随便讲话,课间打闹的坏习惯。
        四、小组合作,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
        教学中我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为学生组合四人小组。把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为全班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教学过程中,我鼓励学生发挥小组团队的力量,在最短的时间内帮助本组的同学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如:帮助同学识记生字、背书、订正作业、督促同伴遵守纪律等。合作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小组之间的每一个成员相互帮助,取长补短,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为夺取“最佳合作小组”共同努力。这样,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合作,通过与他人交流思想,加强了与他人的合作,提高了人际交往技能。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我们要用爱铸造学生的人格!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们要以欣赏的眼光、鼓励的话语对待自己的学生,使他们产生一种内驱力。从而自觉地激励自我,发展自我,在老师们的赏识教育中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
    [2]王明.浅谈小组合作[J].班主任之友,2015,(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