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朝萍
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东海中心小学 福建省 莆田市351162
摘要:SOLO分类法是用以测量和分类不同学科之间的学习成果的一种复杂模型。这种方法可以同于分析不同学科之间的概念,掌握学生学习情况;还可以有效的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建立清晰的评价标准,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进教学方式,大量研究表明深层次学习和SOLO分类法的关联性相关。对此本文以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为例就SOLO分类法进行思考。
关键词:SOLO分类法;道德与法治;小学阶段;教学思考
小学道德与法治的研究范围是当下的课程标准,课程内容,教学过程及方法,教学评价。在这样的大框架下,基于SOLO分类法,讨论小学道德与法治从教师如何教转变为学生如何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巧妙的结合案例分析,问卷调查,课堂测试以及家校合作的形式,基于SOLO分类法,对当前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方式进行反思,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本文对此进行了讨论。
一、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这一学科理解存在偏差, 一些学生对此不重视。于SOLO分类理论将学生的结构分成五个层次,即前结构,单结构,多结构,关联结构以及抽象水平,小学阶段的学生多处于单结构,多结构层次,即对知识有一定了解,但浮于表面,对知识缺乏深入理解,面对这种局面教师可以适当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教师在进行《我们不乱扔》的内容讲解时,教师可以询问学生:环境对于我们的意义是什么?结合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教师根据学生的问题反馈情况进行学生观念的培养,同时融合SOLO分类理论,将学生的层次进行划分,教师还可以适当进行知识分析,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重点的讲解,并尝试进行知识点的拓展,不仅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联想能力,逐渐使学生由单结构层次逐渐转变为关联结构层次,教师在教学时还可以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学习榜样,为接下来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创造一定的便利,教师还可以讲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鼓励学生进行发言,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素养。
二、结合实际案例,培养法治意识
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意识到若想基于SOLO分类理论将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向融合就需要教师及时对学生进行直观的教学培养,在进行小学道德与法治作品评价中教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还可以结合实际的案例进行简单的教学,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为接下来的教学创造便利条件。
对于小学生而言,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在其次,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注意培养学生道德意识是主要的目标,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抽象理解能力相对欠缺,教师对此可以结合实际的生活案例进行简单的分析,比如教师讲述2005年的南京彭宇案,以及孙晓果案,教师还可以讲解张玉环案,创设教学情境,鼓励学生进行相关的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在教学时逐渐使学生由多结构,逐渐转变为抽象水平,将SOLO分类理论完美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相融合,教师还可以告知学生《未成年人保护法》对于青少年的价值,还应该树立以此犯罪是污染了清澈的水流,但是不公正的司法是污染了水源,通过相关的案例,确立学生法律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
三、进行问卷调查,改进教学策略
SOLO分类理论是一个点、线、面的立体评价系统,能够便于教师直观的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动机等。同时在SOLO分类理论的影响下,教师也应该意识到教学策略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可以基于学生的需求对教学方法进行完善,为节约教学时间,教师可以适当结合问卷调查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采用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素养。
在进行基于SOLO分类法的小学道德与法治作品评价中,教师还应该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当前我们处于信息2.0时代,教师可以适当进行数据分析,可以进行调查问卷的发放,比如询问学生学习小学道德与法治的价值,在学习中的困难,对于SOLO分类理论的理解,对教师的教学方法的建议,教师可以进行数据的分析汇总,逐渐进行教学策略的改进,在教学时教师还可以设置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教师还可以融合信息技术,采用智慧教室教学的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选择适合自己的主题,节约教学实践,教师及时将知识重点进行讲解,学生在课上努力积极发言,教师在教学时也发表自己的看法,逐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构建平等和谐的教学课堂,为接下来的SOLO分类法的小学道德与法治中使用提供便利前提。
四、实行课堂测试,巩固学生成果
在进行的小学道德与法治作品评价中教师还应该注意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结合当前的教学目标、制定评价标准、设计课后作业,采用家校合作的机制对学生进行监督,同时教师还应该及时进行课上交流,采纳学生的意见,并及时融合SOLO分类理论,将学生的学习水平逐渐从单结构,多结构转变为关联结构以及抽象水平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教师还可以适当进行知识分析,在课上对学生进行教学,随后进行吧课堂检测,听写,并设置教学活动,让学生进行简单的思考和辩论。教师也应该积极参与其中,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构建平等和谐的教学课堂。教师还可以适当和学生的家长进行沟通,对学生进行家庭监督,在一定程度上结合课堂测试,分析学生的不足之处,同时利用SOLO分类理论鼓励学生将知识进行巩固和迁移,逐渐从单结构,多结构水平转变为关联结构以及抽象水平。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素养,教师还应该为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及时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保证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基于SOLO分类理论,小学阶段的学生目前处于单点结构和多点结构的层次,教学方式应以问题引导为主干,以一个或多个素材为线索,对其进行概括,分析学生的不足之处。教师为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可以结合案例分析,问卷调查,课堂测试以及家校合作的形式,讨论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日后的教学创造便利。
参考文献:
[1]蒋爱玲. 基于SOLO分类法进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践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9.
[2]张咪. 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深度学习评价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9.
[3]张淼.SOLO分类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8(08):43-45.
本文系2019年度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立项课题“基于solo分类法的小学道德与法治作品评价实践的研究” (课题编号:MJYKT2019-173)阶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