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震宇
开化县第三初级中学 浙江 衢州 324302
摘 要:问题化教学的概念就是以问题来当做核心来进行教学的模式。运用这种教学模式,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在进行初中科学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感觉科学这门学科存在着较强的抽象性,从而认为科学这门学科学习太枯燥,难度太大。而如果去运用问题化教学教学模式,则可以带领学生思考,促进学生理科思维的形成。
关键词:问题化教学;初中科学;运用
随着新课程的开展与实施,问题化教学作为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被广泛添加在教学实践中,它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革除传统教育工作存在的弊病,还可以激起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动力,存在着很多方面的优点,对教学工作成果的收获和教学效率的提升都有着很大的帮助。科学是重要的一门学科,在初中科学的教学活动中应用问题教学法一方面能够加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另一方面还可以从根本上强调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并探索学习中的困难性问题,引导其主动参与科学课堂教学,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科学学习效率。
1 初中科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教学模式运用的必要性
1.1 培养学生自主思维能力的关键
科学这门学科相对于初中的其他文化学科具有一定的难度,它是一门具有抽象性逻辑性的学科。所以,初中生觉得科学这门学科比较难懂。而如果想学好科学这门学科,学生必须要拥有一定的自主思维能力,对以往具有一定灌输性和死板性的学习状态进行改变,进一步提升自身学习效率。那么怎样才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呢?笔者认为:在进行教学过程当中,科学教师去应用问题化教学法,去精心的设计问题,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以及同学之间的讨论。让学生以往存在着一定被动性的学习状态进行改变,让学生在课堂上具有一定的主体地位,从而对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进行提升。
1.2 促进初中科学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在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之下,很多教师都运用了具有一定灌输性的教学方式,从而限制了学生的能力以及思维的成长,这并不利于长久的去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在初中科学的教学过程当中去运用问题导学法,有利于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第一,在问题导学的教学模式之下,学生在进行科学学习时,自身的思维相对于以往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这对于传统学生被动学习状态来说却有着很强的突破性;第二,在教学过程中运用问题化教学法,可以进一步加强教师对学生课堂主题地位的关注度。比如在进行问题设计时,教师首先会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具有针对性的去设计科学问题。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在科学问题中增添一定的趣味性因素,来促进学生进行思考。总而言之,在进行初中科学的教学过程当中去运用问题导学法,有利于降低应试教育给科学教学带来的限制,进一步推动科学教学改革创新。
1.3 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课堂表达能力
在传统的初中科学教学活动中学生因为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自身的表达能力不能够更好地被开发和展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体验感比较薄弱,课堂参与性也不高。而教师通过问题教学的方法开展教学活动,能够有效地加强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互相之间的沟通,培养学生的课堂表达能力,对提升学生的课堂体验感和参与度都十分有帮助。
1.4 有助于促进学生构建正确的思维模式
学生在对一些科学问题进行思考和研究的时候,自身的判断能力、思维模式都会因为不同的知识层次而出现差异,最终研究的结果也会受到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问题教学法能够很大程度上增添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在互动学习中增强学生对科学问题的把握和理解,有助于促进学生构建正确的思维模式。
2 初中科学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运用的有效性对策
2.1 提出问题,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先提出问题是在进行问题导学法的运用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进行预习过程中就提出问题,从而可以对学生的预习成果进行检验,在这个过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举个例子,当教师在进行“物体的沉与浮”这一课的预习任务布置时,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来提出相关问题:阿基米德定律中的主要内容是哪些?对浮力大小产生影响的因素是哪些?浮力产生的条件是哪些?运用这些问题,让学生在进行预习的过程中积极对问题进行探讨,运用这种问题前置的方式,促进学生自主思维能力的提升,以及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
2.2 导入问题
在初中科学教学的过程时进行问题导入是一个关键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选择具有多样性的导入方式,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对科学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带着问题进行教学内容导入,可以促使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带着问题来进入到学习的状态。笔者在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一般情况下会设计一些具有趣味性的悬念性的问题,促进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并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教学成果。我们依旧以“物体的浮与沉”这一课为例,笔者首先去设计的一个问题情景:“将一个鸡蛋放进盛水的杯子里,然后向杯子里撒盐,鸡蛋就会慢慢的浮向水面;而另外一个也装有液体的杯子里,鸡蛋浮于液体的表面,往液体里面加盐,鸡蛋却沉了下去。”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提问:“两个杯子里面加的都是盐,但是为什么产生现象却不同呢?”去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教师这时就可以引入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想要知道为什么,学习了物体的浮与沉,大家就会知道。”运用这种具有悬念性的问题来进行课堂教学导入,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进行科学学习的学习兴趣。
2.3 注重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情景
在运用问题教学法进行科学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这一重点,可以通过创设一些与教学内容息息相关的问题情景,帮助学生认识、理解并掌握科学知识,在创设问题情景时需要以实际的科学内容为教学基础,将知识内容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相结合,适当增加一些生活元素,并寻找到一个合理的、正确的切入点进行问题教学,当然在这过程中还不能缺少一定的趣味要素,有趣的教学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可以高效地增强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提升教学效率。
2.4 注重培养学生主动提问问题的能力
运用问题教学开展的科学课堂上,可以由教师提出教学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解决,虽说这是比较常见的问题教学手段。要想有效地大幅度提升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方法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课堂问题性水平较高,学生能够在探索科学知识中收获丰富的成果。比如在学习汽化、液化、凝固这一内容时,试着让学生去分析除了这三种情况,水在一定的环境下,还有没有其他的形态,留给学生时间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并找出自己不太理解的地方,随后进行学生提问、教师回答的环节,教师在回答学生问题的时候要注意情绪和语言的表达,切勿因为学生提出问题过于简单而随意应付,对于一些较好的问题教师也要适当的进行表扬,通过这样的问题教学,不仅加强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还培养了学生主动提问问题的能力。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篇文章对初中科学教学中运用科学导学教学模式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如何去运用问题教学法的相关策略。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动之下,在初中科学教学过程中去运用问题导学法,可以对以往具有一定灌输性,死板性的教学方式进行改变和创新。在加强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同时,还可以提升初中科学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磊.问题教学法在中学科学中的实践探析[J].新课程(中),2016(03):23.
[2]李正印.问题教学法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尝试[J].科学角,2012(12):67-68.
作者简介:杨震宇(1986.02-),男,汉,浙江省衢州市,一级教师,本科,单位:开化县第三初级中学,研究方向:问题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