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伟素 苏妍 柳军法
石家庄市第十五中学
摘要: 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当今的家庭教育缺失、社会教育的不接轨,导致许多问题都推向了学校教育解决,除担当必要的学校教育职责外兼顾其他的教育,使得当今的学校像是托儿所,育儿园,教师类似于保姆,既要考虑升学率,又要改变学生的行为习惯,这就给当今的教育提出了课题。但是,学校教育不是万能的,基础教育的高中阶段,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期,缺乏必要的惩戒,学生出现许多不应该出现的问题,使得许多学校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强化心理疏导,正确引导学生,改变坏毛病,就能挖掘其潜能,激励其前行。
关键词:潜能 心理疏导 挖掘
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育的高峰时期,遇到事情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较大,不能正视、分析,不能预测后果,说明学生的心理具有不确定性;又因为家庭教育及其环境影响差异许多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自理能力欠缺,遇到问题不能正确对待;独生子女的因素影响,不能与老师同学交流沟通,心理封闭自我意识较强,偏激情绪较大,甚至有些学生连自己的家住在哪里都不知道等诸多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暴露出来,如果能够正确的进行心理疏导,就能提高学生的分辨能力,融入集体、社会;挖掘其潜能,促进其发展。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武汉疫情、世界疫情,转眼的20年底、21年初,我们生活的石家庄突然出现疫情,使寄宿制的学校师生不能按照已有的习惯规律来进行学习生活,特殊的形势导致了学生心理焦虑、恐慌,出现了许多未曾出现的问题。
案例:石家庄市疫情期间自行封闭隔离16天的一个晚上,突然有一高一女学生闯进我办公室(选科刚刚分班,新组的班集体,我也不认识该生),跪在地上大声地哭着喊:老师,我要回家。这突如其来的场景,使我当时一惊,大脑反应怎么啦,片刻的思考后让学生起来坐在一张椅子上,先安抚说:别哭,慢慢给我说一下怎么啦,学生仍是哭个不停。我便慢慢的说:身体不舒服?发生什么事情啦?你这样哭能解决问题吗?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能帮助你吗?你能给我说一下为什么突然要回家吗?……这些体贴的问题使同学逐渐平静,止住了哭声,鉴于这种情况我采取了心理疏导加强化教育的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倾听---寻根索源
随着我口气的变化,学生便安静了下来,便试探着问学生:你不认识我怎么找我这里来啦,你认为我能帮你解决问题吗?为什么突然出现这种情况啊?你能不能给我说说原因啊?
原来他们是一个三口之家,家庭条件优越,独生子女,在家备受父母宠爱,自己没有长时间离开过父母,其父亲是一名医生,在这次抗疫中出现在一线,母亲自己在家隔离,在给其母亲通完电话后,受其母亲影响,思想波动心里承受不了压力、焦虑,便一心想回家。
短暂的叙述是我大概了解了基本情况,我进一步的问:除此之外是不是生活费不足啦,带的食品不足、想买的零食没买到、缺少零花钱啦,与同学闹矛盾啦等等系列的小问题。通过倾听学生的表白,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家庭原因想离开学校回家和母亲在一起,寻找心理寄托。找到了根源就能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二、交流---因势利导
随着相互的沟通,我明白了事情的原委,便因势利导,一起交流起来,一边回答他的问题一边分析当前的形势。给他讲小鸟的故事,儿女长大早晚是要离开父母走向社会,开展新生活,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不能总依赖与父母,不然个人如何成长,社会怎么发展,在畅聊中启发引导她解开心结,使其明白,长大后早晚是要脱离父母的庇护,融入社会大家庭的。同时分析河北省、石家庄市、各社区现在都在进行封闭隔离的现实,讲解疫情期间封闭的重要性,说明道理并反问她:你父亲在一线奉献为什么呢?你这样哭泣若你父亲知道了,他能在一线安心工作吗,你想为父亲争光还是抹黑;你回家能进去社区吗,假设能进那也不是同样隔离吗?回家能解决所有问题吗?你现在的身份、任务是什么明白吗?当今形势下如何努力学习,做一个好学生,认真学习将来回报社会,做一个好公民,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将来为社会服务,不断的交流,追问她知道现在如何做吗?一系列的问题交流谈到了她的心里,发现其表情、形态、眼神逐渐正常,恢复平静,这时她又谈到了自己的过去与现在,使我更进一步的了解了这个学生,对她的行为习惯,个人兴趣进行了探讨,为她的将来提出了相应的目标要求。
三、引导---助力前行
随着交流的深入,我知道她选择的是物理、生物、政治组合,便询问了他选班的原因,个人的兴趣爱好,现阶段学习方面的问题等,提醒她如何处理遇到的实际生活问题,如何学习相关的课程,如何面对高中生活,如何提高个人辨别是非的能力,如何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等。提醒她学会适应,因为个体改变环境比较难,应该首先融入环境并适应环境,提高分辨能力,在适应中选取适合自己发展的场景,摒弃不利于发展的因素。要求她首先学会适应,适应的基础上学会调整,调整的基础上学会发展。环境的变化影响人的身心,会导致许多不愉快,也就是不会事事都如自己所愿,因此要根据当时的状况尽快调整自己的状态,变被动为主动,通过师生交流、分享、共勉,使自己尽快达到平常的理智状态;调整的基础上学会发展。作为一个有发展眼光的人应该有长期计划目标、短期实施安排,结合自己的身份确立现实的和发展的目标,不断校正,不断修订,制定措施为之而努力。循序渐进的交流沟通、分析探讨,学生逐渐恢复了精神状态,敞开了心扉,言语多了起来,表示自己会和大多数同学一样,听从安排、遵守纪律、认真学习。
为预防学生出现心理反复,学生临出门时提醒她近日每天到办公室找我一次,通过几天来的生活关怀,给一点水果,说几句话,谈她近日的感受,发现其改变了发型,精神状态良好、学习积极性有所增长,每天很快乐的与同学、老师交流,疫情过后发现该生发生了质的变化,各方面都表现良好。
通过案例可以发现,适当的心理干预,心理疏导能够解开学生许多不解的心结,心与心的交流能够触动人的灵魂深处,对问题不同侧面的分析可以提升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身份的转换可以换位思考,目标的制定与实施可以激励自身的斗志,总之,交流沟通、心理疏导能够不断调整心态,用积极的心理面对生活,影响学生,就能充分发挥教育的潜能,让学生认识到一切都会是美好的,就能正视问题激励其奋斗,促进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