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第2期(上)   作者: 陈日相
[导读] 作为初中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人文素养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行的背景下得到了社会的广泛重视和关注,

        陈日相
        瑞安市陶山镇碧山小学  325000
        摘要:作为初中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人文素养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行的背景下得到了社会的广泛重视和关注,而历史和人文素养有密切关系。新课改背景卜,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要坚持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在落实基础知识教育工作的同时要渗透人文素养培育理念,给学生创造优质的历史课堂,促进学生历史素养全面提升。
        关键词: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素养;培养策略
        我国正处于教育改革的关键时期,在现阶段的初中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综合品质,让学生能够通过有效的历史学习,加强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培养。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要求在加强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同时,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具体生动的史实,加强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历史课堂当中,综合历史的矛盾纠纷,激发学生了解和探索历史的愿望。而在现阶段的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活动中,由于教师对课堂性质和课堂基本理念缺乏正确认识,在历史教学活动中很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难以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难以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和人文素养。在历史教学活动中,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的教学方式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使得教师和学生的激情减退,出现倦怠心理。教师教的辛苦、吃力,学生学的无事可做、昏昏欲睡。
        一、新课改下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
        历史学科有着独特的育人功能和价值,加强历史知识的学习,结合相应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帮助学生作出是非善恶的评价。而在历史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借助历史学科的特哇,全面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帮助学生形成崇尚的科学精神,形成务实创新的科学态度。
        1、落实新课程目标的需要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应坚持以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为宗旨。所以,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是对新课程标准的积极响应,这是落实新课程目标的需要。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对人才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要想适应当前社会、实现自我价值,学生不仅要有优异的历史成绩,还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人文素养。只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才能创造良好的未来。所以,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3、提升历史教学效果的需要
        新课改背景下,衡量历史教学实效性的指标具有多元化特点,不仅只有学生历史成绩这项指标,还包括学生人文素养。换言之,对学生进行历史教育,并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获得优异的历史成绩,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通过历史坚持正确的、科学的思想导向,客观、全面认识人类社会历史的问题。川所以,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人文素养进行培养,是提升历史教学实效性的需要。


        二、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策略
        1、将教学知识与生活进行紧密的联系
        历史与社会学科的学习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将教学与生活进行联系时,可以引起学生对生活的感悟‘”。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避免进行照木宣科的教学,这样会导致学生对历史与社会的学习产生厌恶感。
        例如,在“传媒的行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学生常用的微博展开教学,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可以将学习的知识与现实生活进行联系,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教学过程中巧用问题情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课堂氛围的营造,一个比较沉闷的课堂教学环境,学生的学习效率很难得到提高,教师要改变仅仅通过对教材的讲解来教学的方式,要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进行积极互动,灵活地运用课堂提问的技巧。
        例如,在“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社会经济的繁荣”中,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播放动画片《郑义门》的主题曲《家训》,导入今天要讲的课题,关于农耕文明的内容,接着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与探讨,找出有关农业繁荣的具体内容,农业技术进步的原因是什么,以及农业进步对社会的发展有什么重大意义。教师再利用多媒体展不资木主义生产关系的重点内容,并向学生提问,哪些行业的发展是手工艺繁荣的体现?明清时期手工业繁荣体现在哪些方面?学生可以对资木主义的生产特点产生初步的理解,并掌握学习的重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探索学习的兴趣,引发学生对历史与社会的思考,从而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以及人文精神的培养。
        3、联系古今史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学习历史可以使学生从中获得人生的启迪与智慧,学生不仅可以对过去的史实进行思考,还可以对未来社会的发展进行展望,学生可以从已经过去的历史事件中吸取教训和宝贵的经验。一些已经过去的历史事件和逝去的历史人物对当今的社会依旧存在着影响,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历史与现代进行联系,让学生了解历史学习的真正意义。
        例如,学生在学习“新文化运动”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近代北京的社会状况进行了解,在当时的北京,各类思想混杂,给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带来了困难,虽然新文化运动的成果在当时并不算显著,但是对我国的思想解放和发展仍然具有重大的作用。同时,结合现代社会与文化交流活动,让学生明白,虽然我国的文化交流越来越繁荣,但是要想进一步发展,还需要更先进的思想作为指导,同时让学生明白,过去国家的文化交流是比较封闭的,如今的文化交流更加开放,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同时在文化方面有很多突出的地方,吸引其他国家的人进行学习,这是值得学生自豪的地方。将过去的历史与当下的社会事件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让学生了解历史学习的意义,从而发挥历史教学德育的作用。
        三、结语
        总之,人文素养体现了一个学生的道德品质、个人修养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学生未来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秉承以生为本的原则,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教学方法不断进行改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加强培养学生学科素养和人文素养,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忠好.初中历史与社会教育之人文性探析[J].新课程·中旬,2017,(8):113.
[2]王靖其.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加强人文素养的研究[J].新课程·中旬,2017,(3):2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