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圆”的教学融入数学文化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第2期(上)   作者:白友林
[导读] 在当前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融入数学文化,能够帮助学生激发起学习数学的兴趣

        白友林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富阳镇中心校   
        摘要:在当前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融入数学文化,能够帮助学生激发起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并且对数学的概念、思想、方法等有一个良好的掌握。这就说明,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有着巨大作用。以小学数学“圆”这一部分的教学来说,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融入数学文化,有利于学生更加容易地去思考和掌握这一部分知识的概念、原理以及思想等,从而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去掌握这一部分的内容。基于此,本文将对小学数学“圆”的教学融入数学文化的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文化;教学策略
        引言
        在对学生进行“圆”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融入数学文化,首先应该通过动态呈现的方式,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加容易地理解圆的概念、定义等;其次,通过对比分析的方式,往往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去了解圆的特征,感受“圆”这一部分的数学文化;另外,通过联系实际的方式,往往能够将圆文化与数学文化联系起来,从而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去理解“圆”的相关知识。通过这些方面,往往能够将数学文化巧妙地融入到“圆”这一部分知识的课堂教学中,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这一部分知识点的学习。
        一、动态呈现,掌握基础
        在对小学数学“圆”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对这一部分的内容进行学习,以动态呈现的方式,往往能够将“圆”的基本概念、定义等传达给学生,并且有利于学生对这些基本知识点的掌握以及数学文化的融入。而老师对“圆”进行动态呈现的过程,可以是老师应用一些教学工具进行“圆”的创作过程。在“圆”的创作过程中,学生通过对“圆”的形成进行思考,在经过老师的引导,往往能够帮助学生去发现和掌握“圆”的基本特征,并且对“圆”的基本概念等。因此,通过动态呈现的方法,往往能够促进数学文化的融入,从而促进学生对一些基本数学概念等的掌握[1]。
        例如:在老师对学生进行“圆”这一部分基本概念等的教学过程中,老师通过一些教具进行“圆”的创作,往往能够促进学生对“圆”的基础知识有一个基本的掌握。老师在进行“圆”的创作过程中,老师借助一根线绳、一个粉笔,通过将线绳的一端固定在黑板上,将另一端拉直,通过线绳围绕一固定点旋转360度的方式,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圆”,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固定点就是圆的圆心,线绳的长就是圆的半径。因此,通过这一方式,将圆的创作过程动态地呈现在学生眼前,这样的方式,有利于学生对圆的基本知识有一个基本的掌握,并且有利于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融入。


        二、对比分析,了解特征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数学文化要求学生具有分析数学的能力。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圆”的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对不同的圆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才能够有利于学生对圆的基本特征有一个较好的掌握,并且有利于数学文化的融入。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圆”这一部分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进行数学知识对比分析是非常必要的。对数学知识对比分析,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对数学的感知能力,这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数学的学习,更好地将数学文化融入到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
        例如:老师在对学生进行“圆”面积公式的教学时,为了将数学文化更好地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从而让学生对“圆”的面积公式有一个良好的掌握。因此,老师以多个半径不同的圆进行面积的求解,在求解的过程中,“圆”的面积与半径的平方呈正相关。并且,通过对比圆的面积在数值上的差异比较,发现了两个圆在半径上存在倍数,那么他们在面积上是倍数的平方关系。在学生对数学知识对比分析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对数学知识进行对比思考,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并且有利于数学文化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融入[2]。
        三、联系实际,加强理解
        生活中一些客观存在的东西,往往与数学知识有所联系,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联系这些实物,往往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容易地去理解这些数学知识点,并且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对数学所学知识点进行应用,有利于数学文化的融入。生活中与“圆”相关的东西很多,学生通过联系这些实际存在的东西,对“圆”这一部分的知识进行思考和学习,往往能够帮助学生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并且也有利于学生将所学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例如:生活中与“圆”相关的事物,如天坛,去游览过或看到过的学生都知道天坛的平面图是圆的。因此,学生在进行“圆”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时,通过联系天坛,能够对“圆”有一个较好的认知。并且,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一些基本的圆面积、周长等计算公式,也就能够应用这些公式进行天坛面积、周长等的求解,从而有利于学生对这些知识点有一个较好的巩固[3]。
        结束语
        在小学数学“圆”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数学文化更好地融入,通过动态呈现、对比分析、联系实际等多种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有一个认识、巩固、应用的过程,这能够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点有一个较好的掌握,有利于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融入。
        参考文献
        [1]洪莎莎.探索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融入数学文化的方法[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1):177-178.
        [2]黄美花.浅析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科书中的呈现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20(09):75-76.
        [3]李梅.数学文化渗透在数学课堂的教学策略[J].小学科学(教师版),2020(07):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