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组合作在班级管理中绽放——我的班级管理案例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下)2期   作者:张玲
[导读] 从教以来,我经常中途接班,基本上每隔两至三年就要面临管理一个新的班级。

        张玲
        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外国语实验小学(东湖校区)湖北,宜昌 443000
一、案例背景
        从教以来,我经常中途接班,基本上每隔两至三年就要面临管理一个新的班级。如何能使自己与学生、家长在最短的时间内相互接纳,相处融洽,有条不紊地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高质高效地开展并落实系列活动,得心应手地处理纷繁复杂的日常管理事务,我深感仅凭一腔教育热忱远远不够,必须凭借智慧不断地探索,制定一套有实际操作性的班级管理策略。

二、案例陈述
        接新班往往是老师最害怕的事儿:教室里一片嘈杂,桌椅没有对齐,有人随意下位。桌下横七竖八地躺着几个手提袋,之前打扫干净教室,地面上已趴着几团卫生纸。
        每当这时候,我会冷静地走上讲台,打开白板:“请大家根据我出示的表格,按座位坐好。”孩子们狐疑地配合我坐到了指定的位置,“刚才大家换座位耗时过长,希望大家以后能够增强时间管理能力,高质高效地完成各项任务。”我顿了顿,接着说:“今后我班将采用小组合作的班级管理方法,希望大家按照我的提示先熟悉日常管理的方法,再慢慢配合我一步步地做好,当然中途大家对小组合作管理有什么好的建议和看法,尽管提出来,我会调整得更合理些。我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班一定会变得更加优秀!”台下兴奋地响起了掌声。就这样,我带着孩子们披荆斩棘,将小组合作管理方法不断地调整完善,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
        又是一年开学季,我不紧不慢地地走向教室,还未到门口,我就听到组长小孜一本正经的声音:“小哲,你迅速统计小组生活情况。小宇,你去讲台领书!小纤,你和我检查作业。……”我默默地看着孩子们忙碌的身影,脑海中又浮现出半年前报名的情景,嘴角不由自主地露出欣慰的笑容……

三、案例分析
1、接班精细分组,开学积极渗透
        初接班时,我会及时拿到学籍登记表,和以前的班主任、家委会联系,有必要也会和家长一对一沟通,在开学前尽量摸清孩子的学习水平、家庭情况、性格爱好、优点缺点等,做好较为全面深入的记录,再用铅笔做四人小组合作安排表,会考虑性别搭配、学习水平、实践能力,在不断地涂涂改改中完成初稿。秋季开学之前,我会在每个孩子的课桌上贴上姓名标签,安排组长和副组长各和一个组员坐。报名当天提供十个小组名称,这十个小组名称既风格一致,又各具特色,并将一直沿用到小学毕业,让小组文化持续发展。现场由组长上台抽签领取小组名称,然后在白板上公布小组安排表。
        解释到位后,便由组长分工,每组安排一人领取书本和作业本,一人监督写好姓名班级,一人收假期作业,组长则负责弄清本组组员的生日及特长。早、中、晚就餐各几人。午休几人,在几号寝室,什么位置。坐校车几人,分别坐几号线,在哪站上下车,将信息填写在组员基本信息表里。并牢记本组组员姓名简称,以便在今后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
        虽然报名时有家长填写了各项信息总表,但要求组长亲自摸底组员情况,既能让组员之间相互了解,又增强了组长的领导力,更容易将信息牢记于心,使日后的常规工作更加顺手。若情况有误,再对着总表核对调整即可。


        
2、坚持小组合作,常规管理有效
(1)调换座位
        每星期更换座位,若第一小组是值周小组,则四人横排坐最后,便于关注全班同学上课情况。坐最靠近前门的四人小组就是第二组,在换位时会首先起身,抬桌子从教室前门出去,从教室后门进来,坐到第一组的位置,其余小组再按S型路线逐步轮换,这样既让各小组尽量缩短移动距离,又避免了课桌大面积堵塞,耽误时间,做到安全又有效率。基本上能保证2分钟以内换好座位。与此同时,四人小组内部可由组长根据组员一周表现,进行四人座位调整。
(2)收发作业
        每天以小组形式收发作业,四人作业收齐后分类放到教室后面的条桌上,每组作业依次正反罗列,再有课代表抱至办公室。批改时我以四人小组为版块记忆人名,在每小组作业本封面上编写上小组序号,马上就可以知道是谁没有交或拖交了作业。老师改完作业,也按组分发下去。
(3)发课间餐
    每当大课间喝酸奶,由各小组派一人到教室后面拿酸奶,小组内有几人喝就拿几瓶,若当时小组里有人不在,就帮他放到抽屉里。这样就避免有人没有喝还要慢慢地催问,或者将剩下的酸奶都堆在教室的桌柜上。营养委员也可及时地还酸奶桶,不用等到一节课下才还。
(4)午餐管理
     每当午餐时间一到,全班起立,保持安静,靠教室前门最近的小组先走,后面的小组鱼贯而出,保持单队匀速靠右行,下到一楼后在宽阔的地方稍微调整队形后,继续朝食堂方向行进。打到餐后按小组制定地点坐好,一般是两两对坐,便于组长管理。
(5)清洁卫生
        可按小组顺序,安排一小组同学值周,填写班务日志,打扫一星期清洁卫生,每天做清洁时计时,并检查清洁质量,若有一处质量不合格则加20秒,一周下来取平均值做好记载。十个小组都做完一轮后,耗时短的前两组可免扫一周,耗时长的后两组则各多扫一周。半学期后,全班的打扫清洁都有加速。
(6)活动分配
        外小活动丰富,除了全班参与的大型活动外,经常要选一些同学参加常规活动,如“小博士讲堂”要选8名左右同学参加,可每次安排两小组同学;轮到我班国旗下讲话时,可由各组积极申报,我轮流安排,保持每组都有机会。学生和家长都觉得比较公平,避免了班主任有偏心之嫌。

3、依托学校德育,积极评优评先
        由于好习惯养成章在全校的推广,我就规定排名在第一名的小组,四名同学均可得到一枚。但下周总得分要超过本周得分,才有资格进入前三名,再次得奖,这样可避免前三名总是集中在几组身上,才能让其他小组看到希望,努力争取。

四、案例反思
    工作学习,唯有目逾篱墙,始得春光。治班策略,贵在坚持实践,方见成效。从事班主任工作多年,我不断运用发展而实用的教育观念,调整自己的工作思路,逐渐摸索出一套以小组合作为表现形式的班级管理办法,力求让小组合作渗透到班级管理的方方面面,细化到学生在校的每一个学习生活环节。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促进了组内外竞争,培养了大批班干部的管理能力,使班级凝聚力猛增。还让我能够从繁琐的班级事务中解放出来,避免了牢骚满腹的孤军奋战,真正成为一个从容优雅的班级良性运作引导者。我很享受这种快乐,在今后的班级管理中,我会努力让小组合作一如既往,精彩绽放。

作者简介:张玲(1979.12—),女,汉族,湖北宜昌人,本科学历,一级教师,
主要从事小学班主任管理及语文教学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