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的案例研究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下)2期   作者:张强
[导读] 在新课程理念下,我国的教学改革也在不断的发展,

        张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天杭实验学校   843000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下,我国的教学改革也在不断的发展,在改革中,有效教学也成为了教学的重点,在学生学生全面发展的条件下,找到适应教学方面的有效性提出了新的研究方案,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在实际情况下,帮助学生有效的学习,在教学活动中,进一步探索出让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避免教学中一些低效率教学行为的出现。根据自己教学经验,探讨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的研究。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物理;有效教学
        引言:初中物理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是最难学习的一个课程,在思维性,推理性有着很难理解的层次,在整个物理学习中,初中物理也是学习物理知识的基础,物理基础的建立是十分重要的,在刚接触到物理知识是,会感到一些迷茫,这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提高学生对学习物理方法,教学质量,学习效率的研究更加重要。
1、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物理知识兴趣不高
        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态度决定着一切,没有学习的乐趣,对待物理知识也是没有积极性的,在学习中要让孩子感受到物理知识的趣味性,俗话说兴趣是学习中最好的老师,兴趣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如何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渴望性,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不要盲目的,单一的进行输送式教育,教师一直在不断的教授新知识,跟学生没有有效的探讨和互动,自己一个人在讲课,学生也就只能听着,对待问题的出现变成了只有老师一个人在解决,学生也是不断地失去对学习的热情,老师盲目的教学方式,既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在影响自己的教学质量。
        2学生没有正确学习习惯
        在上课之前的准备阶段,学生没有做到课前的预习功课,缺少了对学习物理的知识的主要方式,在课前学习新的知识点时,大多数的学生对课前预习的重视程度不足,在老师讲课的同时,难以跟上老师讲解知识点节奏,再后续的学习中变得困难,这对学习的理解造成了不利因素。在另一个方面,学生在课堂上专注力不足,时常会出现让人没法学习的状况出现。在学习的过程中,被动地接受知识,造成思想开小差,没有办法全身心去理解知识,这样长期下去必然影响教学效果。
        3教师的指导性不足
        由于初中物理知识的复杂性,在学习物理时自己的研究方式是困难的,在学习前,没有过物理方面知识的理解,想要学习好物理知识,老师在其中应当发挥自己的特点,引导学生去了解物理的基本知识,做好基础部分,在学生的思维能力方面做好铺垫,学生的逻辑性变强的同时,接触物理知识教学的情况就会变得简单易懂。

在教学方面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引导,对于学生长期发展有一定的利益,老师这样切实的处理问题,对学生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2、新课程理念教学的有效性
        1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学习中。老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想法,教师不要总以自己为中心,忽视学生的存在,在与学生交流时,带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的提出问题能力,课堂上的教学方式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吸收,不要让学生死记硬背的去理解知识点,这样错误的方法多学习以后的物理知识十分的不利,学习的学习热情也会大大降低。在课堂中老师要考虑学生对知识吸收的能力,结合自身的教育特点,保证学生与老师交流能力提升,学生主观学习的积极性。
        2生活中物理知识的体现
        在初中物理的阶段,有很多的物理知识在生活中体现,在初中生对待事物的好奇心下,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在学习物理知识思维涣散的时间中,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根据教师自己的经验,在物理知识中找到一些生活的经验的案例,例如,在声音的传播中,老师在提问学生的时候:为什么我们在说话的时候,喉咙会出现震动的现象,当我们不说话的同时,一点震动感都没有,这是什么原理呢?学生们在听到这样儿的问题时,一定会进行现在试验,摸着自己的喉咙进行讲话,学生的好奇心会使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在学生不了解物理知识前,利用生活中发生的物理想象进行具体讲解,老师讲解到:声音的传播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在物体振动的频率上,有的振动的快,发出的音调就搞,振动的慢,发出的音调就低,频率是决定声音的音调。
        根据前面的案例,老师可以将生活的小知识与物理课堂上的教授的知识点相融合,这样的提问方式,学生们会积极配合,在学生积极思考的同时,教师再引导到物理知识点中,帮助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更加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
        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日常表现,老师应该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相对应的鼓励,在学生内心得到满足感,进一步提升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在一些接受知识点比较慢的学生中,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帮助学生建立对待学习的上进心,学习热情的提升帮助学生认清不足之处,进行有针对性性的学习方式,提高对知识的趣味性。
结束语:在教学案例中分析是学习物理的重要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对于知识的好奇心,对待知识的渴望欲,使学生对待物理知识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应用有着极大的改变,物理教学案例中分析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着很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旭娟.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物理有效教学案例研究[J]. 新校园(上旬刊), 2015(3期):75-75.
        [2]武建丽.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物理有效教学案例研究[J]. 新一代:理论版, 2018, 000(017):P.141-1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