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渗透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2月第34期   作者:伏凯凯
[导读] 在进行高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其主要教学任务和目标就是要充分的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伏凯凯
        阿克苏市第四高级中学  新疆阿克苏  843000

        摘要:在进行高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其主要教学任务和目标就是要充分的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使高中历史教学内容更加的丰富,从而有效培养高中学生具备高度民族精神,自觉地将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那么,如何有效的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高中历史课堂教育当中,是现阶段高中历史教师和高中生必须面对的课题之一。相关教育研究人员提出,高中历史教师要改变过去传统的历史教学观念,建立全新的文化育人理念,并且深度挖掘教材资源从而寻找传统文化的足迹。另外,还要采取情境教学模式,用来渗透传统文化的元素,进一步达到优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目标,使广大高中生具备良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品质,促进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渗透;策略
        引言
众所周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核心的灵魂就是文化,中国共产党自古以来都扮演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角色。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国家教育部门提出,一定要将教育重点放在引导青年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面,与此同时,还要将这一工作始终贯穿在国民教育的整个过程当中。校园是传承民族文化的主要教育场所,而历史学科以其自身非常鲜明的学科特点,从而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所以,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除了要教育高中生掌握扎实的历史知识以外,还要不断的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深入和挖掘,从而增强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厚重感,有效加强高中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一、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一)有效的丰富了高中历史的教学内涵
和初中历史学习的难度相比较,高中历史的教育教学难度有了明显的提高,高中生的学习难度很大,加之又面临着高考的压力,非常容易降低高中生对于高中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所以,现阶段的高中历史教师一定要丰富高中历史教学的内涵,改变历史课堂枯燥乏味的教学现状,充分调动高中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愿意主动地参与到历史课堂当中。另一方面,高中历史教师根据教学的主要内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合理的融入进去,可以使高中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历史的足迹”,不仅丰富了高中历史教学的内涵,而且有效的培养了高中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二)更好的培养了高中生的优秀民族精神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自信。但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经济发展缓慢,大部分人民群众只注重保证基本的生活条件,但是精神世界空虚,从而导致对传统文化产生了质疑,在一定程度上抛弃了传统文化。这种现象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近几年,我国开始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新政策,各种外来文化不断的传入我国,对我国的传统文化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为了有效扶正高中生的民族思想,教师在进行高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三)有利于帮助高中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新形势下,传承传统文化受到各种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限制,从而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所以,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而且还要在进行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充分的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帮助高中生更好的吸收和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使高中学生自觉承担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
        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实施策略
(一)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历史教学理念,树立文化育人新理念
高中历史教师是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其教学观念和文化素养直接决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质量。可是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大部分高中历史教师只关注历史知识的传授,以及讲解考试技巧,反而忽略了文化素养的培养。这种教学观念降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质量,也偏离了现阶段历史高考的核心目标。因此,在今后的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一定要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树立全新的文化育人理念,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高中历史教学始终。
(二)深度挖掘教材资源以寻找传统文化印迹
校园是传承民族文化的主要场所,而历史学科以其自身非常鲜明的学科特点,从而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而且通过不断的总结教学实践,发现高中学生接触和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途径就是学习历史知识。另一方面,课本教材作为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基础,在高中生的历史学习过程中被频繁的使用,为培养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识和传承能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因此,教师在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活动中,一定要深入挖掘高中历史教材资源,灵活使用蕴藏其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从而引导学生共同寻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足迹,进一步提升高中生的历史文化素养以及增强高中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三)创设课堂教学情境以渗透传统文化元素
高中生都面临着高考的压力,学习任务比较沉重,枯燥的课堂教学氛围、单一的教学方法、死记硬背的教学态度很容易导致高中生产生厌学的心理,降低了历史学习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依据高中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创设教学情境,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有效的渗透到具体情境中,从而引导高中生深入探究、体验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历史课程以其丰富的知识内容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可能。因此,广大一线历史教师必须以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传统文化自信为目标,通过各种教学途径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增强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厚重感,强化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使学生自觉承担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神圣使命。
        参考文献:
[1]王永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有效渗透[J].新课程(下),2019(11):71.
[2]巴金兰,樊华惠.优秀地方传统文化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省思[J].新课程(下),2019(02):150.
[3]吕思纳.浅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课堂中渗透的有效策略[J].中学生英语,2019(02):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