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德育教学与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分析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2月第34期   作者:尹新利
[导读] 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尹新利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杨柳雪镇中心学校  山东 滨州256655
        【摘要】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和宝贵的中华传统文化。在德育教育中历史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素质教育深入推广和新课改理念不断落实的大环境下,教学中更加注重对于学生智育、德育、美育等多方面的教学,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加强德育教学的渗透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弘扬和继承传统文化,培养符合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人才都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对于初中历史德育教学与学生价值观的培养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初中历史;德育教学;学生;价值观

0.引言
        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教学的任务不仅仅是对于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传授,而是需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综合发展。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目标,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建立和正确的价值观念形成是一切教学活动展开的基础。德育教学不仅仅是班主任或思想品德教师单一所需要负责的任务,而是需要通过各个任课老师的共同努力,通过在智育教学中的渗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正确价值观念的树立,以此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德育教学效果。
1.现阶段初中历史德育教学与学生价值观培养的问题和意义
        在当前的历史教学中,许多教育工作者对于德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高,忽视了德育教育的意义和积极作用。受到传统历史教学模式根深蒂固的影响,加上应试教育大环境下,初中历史教师教学活动的展开主要以加强学生历史知识点的记忆和应试技巧为主,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和进度,在课堂中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生一味的被动学习,对于历史内容背后的思想观念没能进行深刻的理解。部分教师还存在对于德育教学的理解不够深入的情况,在教学中将德育教学和历史教学生硬的结合在一起,使得历史课的说教意味极重,学生对于历史学习和德育教学同时出现了抵触心理。这主要是由于历史教学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教师无法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到德育的切入点,片面机械的传输起到了反作用[1]。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从历史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中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个人素养和思想道德品质关系到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通过历史中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来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国家观念,发展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站在辩证的角度看待历史事件,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让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健康人格去迎接生活和学习中面临的挑战。


2.初中历史德育教学与学生价值观培养的有效途径
2.1加强历史教师德育教学观念
        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其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对于学生起到这直观的影响。因此要实现德育教学的渗透和学生价值观的培养,提高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必要的条件。教师要及时革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充分认识德育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积极作用,通过言传身教、发挥榜样作用的方式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初中历史教师要做到严格要求自身,开阔自身的视野,不仅要做到历史教学的专业性,同时要将德育教育和教学有机的进行融合,紧跟时代的潮流,响应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号召,积极发挥学生教学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作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及丰富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自主的参与到历史和德育学习中[2]。
2.2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内容
   历史教科书是经过众多教育专家和专业的历史教育工作者精心设计的,其中包含的内容除了丰富的历史知识还有对于学生德育教学的内容。教师在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过程中,无论是历史知识的讲解和德育教学的渗透都要立足与教材中的内容。教师自身需要熟悉教材中的内容,在唯物史观的引导下,借助中华历史中优秀的传统文化,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例如,在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古代日本》这节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谈谈对日本的感受以及第一印象,同时教师可以展示日本古代的部分建筑,跟学生讲解古代日本是如何模仿唐朝的各类文化的。让学生了解大化改新的历史背景,除了国内尖锐的社会矛盾还包括对于中国隋唐先进制度的效仿,同时可以谈一谈东亚儒家文化圈对于现阶段日本、韩国的影响。让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对于世界影响力的范围之广和影响之深远。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调动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以此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
2.3开展历史活动进行德育教育渗透
        历史教学不能只局限于单一的课堂教学,需要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帮助学生养成唯物史观和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因此教师要积极设计历史实践活动,让学生举办辩论会、故事会、或者历史讲座等。例如在学习完九年级下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教师可以以此作为辩论,让学生讨论这场战争在历史角度下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准备充足的辩论材料来论证是哪方面的影响更大。让学生能够客观的认识到历史事件发生后所带来的的影响。同时要让学生结合史料证实自身辩据的正确性。最后教师在以战争的危害性作为德育的切入点,实现辩论会意义的升华,让活动不再局限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还包含着对于学生价值观念的影响[3]。
3.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需要革新自身的教学理念,深挖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引导学生在历史的角度去分析和理解,形成辩证看待事物的能力,同时以史育德,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参考文献】
[1]田芝萍. 浅谈初中历史德育教学与学生价值观的培养[J]. 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 2018, 000(007):P.64-64.
[2]罗永浩. 初中德育教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策略[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9, 000(004):P.117-117.
[3]何亚琼. 浅析初中历史课堂德育教学的方法和策略[J]. 读与写(上,下旬), 2018, 015(031):2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