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玉静
辽宁省庄河市第七初级中学 辽宁庄河 116419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是以培养道德品质和个人素养的教学,是以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基础开展的教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进行授课,通过积极开展家校合作来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个人素养。尤其是在初中教学阶段,教师不仅要发挥好自身的引导和教育作用,同时还要积极的和家长一同开展德育教育,从而使学生在家庭和学校这两个主要成长环境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个人素养,为其未来发展和成长奠定基础。
关键词:家校合作;初中班级;德育管理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一举一动都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作为父母还当好孩子的表率,主动和教师一同开展家校合作教育,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特别是对于处在叛逆期强烈时期的初中学生来说,仅仅依靠教师开展德育教育和管理并不能做好对孩子的引导和教育,所以家长的参与是非常有必要的。那么具体该如何开展高效的基于家校合作的初中班级德育管理呢?这不仅是广大初中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也是本文即将论述的主要内容,下面我将根据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对此提出几点观点和建议。
一、现阶段基于家校合作的初中班级德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家长的教学观念传统,很少对孩子进行德育教育
通过对当前基于家校合作的初中班级德育管理现状来分析,家长参与家校合作的意识不足是影响家校合作初中班级德育管理正常开展的主要因素。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所以很多家长依然过度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甚至认为只要考试成绩好就是好学生,考试成绩差的学生就是坏学生,并且对班级的评价往往只看这个班级的考试分数,对学校的评价也只是看这个学校的升学率。在这种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下无形中给学校带来了压力和挑战,很多教师也会因为家长的评价角度而过度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甚至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盲目的进行知识的灌输,明显忽略了德育教育的开展,也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同时在这种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家长只注重孩子的考试成绩,很少对孩子开展德育教育,所以导致学生的个人素养和品德无法提升,影响了学生的综合发展。
(二)教师采用的家校合作方式陈旧,家校合作效率较低
家校合作需要有先进的方法和思想,这样才能为家校合作的开展提供有利条件。但是从目前的家校合作的初中班级德育管理现状来分析,有一些教师在开展家校合作的时候采用的方式陈旧,所以导致家校合作的效率较低。比如有些教师只是通过家长会或者是家访的机会才开展德育教育,才会告诉家长孩子近期的表现以及传授给家长教学方式,显然这种家校合作的方式并不能提高德育管理的效率,因为家长会和家访的频次少,所以导致家长和教师之间的沟通机会较少,影响了家校合作的有效开展。再加上部分家长家校合作意识的缺少,所以很少会主动向教师讨教教育方式,久而久之影响了家校合作的开展和初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基于家校合作的初中班级德育管理的重要性
首先,德育班级管理是以德育教育的基础所开展的班级管理,其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道德品质,从而促进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其次,初中学生正处在良好学习习惯和思维能力养成的关键时期,所以在这一时期开展家校合作德育管理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个人素养,为其未来发展和成长奠定基础。但是想要实现这些教学目的和任务仅仅依靠教师个人是无法实现的,还需要家长积极的参与到教育中,和教师一同开展德育教育,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家庭和学校两个主要生活环境中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和个人素养,为其未来发展和成长奠定基础。
由此可以看出基于家校合作的初中德育班级管理的开展是非常重要的。
三、基于家校合作的初中班级德育管理开展策略
(一)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开展家校合作,拓展家校合作方式
想要开展基于家校合作的初中德育班级管理来提高初中学生道德品质和个人素养的提升首先就需要教师拓展家校合作的方式,这样才能改变传统家校合作模式中沟通不及时的问题,从而促进家校合作效率的提升,为德育班级管理的开展奠定基础。因此,初中教师在开展德育班级管理的时候可以积极的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通过建立QQ群和微信群等及时沟通平台来实现家长和教师的即时通信,从而及时分享孩子的表现,提高家校合作效率。就像我在开展初中班级德育管理的过程中就利用了QQ群或者是微信群和家长进行沟通。首先建立群组,然后将家长拉到群里,再之后询问家长孩子在家的表现,通过家长反馈的问题以及我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德育管理,这样既可以提高教学针对性,同时也可以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更重要的是我还可以利用这类聊天软件传授给家长德育教育方式,从而促进家校合作效率的提升,促进初中班级德育管理效率的提升。
(二)提高家长的个人素养和品德,发挥好对孩子的影响和引导
对于初中时期的学生而言,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最多的人除了家长就是教师,因此家长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孩子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想要在基于家校合作的初中班级德育管理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个人素养首先需要教师注重引导家长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和个人素养,这样才能使家长发挥好对孩子的影响和引导作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因此,在家校合作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家长提高自身的个人修养和品德习惯。就像我在开展家校合作的初中班级德育管理中不仅向家长传授了一些教学方法,同时也告诉家长自己的举动对孩子产生的影响。比如我讲述了我班同学王小二学习他爸爸喝酒,还有一些同学学习抽烟等等,这些都是从家长身上学习到的不良习惯。通过讲述这些内容使家长认识到自己对孩子的影响,从而引导家长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和个人素养,也发挥好自身的引导作用开展德育教育,以此来实现家校合作的初中德育班级管理。
(三)拓展德育教育资源,提高家长和教师的德育教育方式和手段
很多教育素材来自于学生的实际生活,或者可以说德育教育是一门生活化的学科。因此在开展基于家校合作的初中德育班级管理中教师要注重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拓展德育教育资源,并且在拓展教育资源的同时家校合作的方式和手段。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是基于家校合作的初中班级德育管理效率得到提升。就像我在开展家校合作的初中班级德育管理中就注重拓展了教学资源和创新了家校合作的方式。比如我组织学生和家长开展亲子类的实践活动,让家长带着孩子到社区正当志愿者,看哪一位学生获得社区表扬的次数多,并且对表现优秀的同学进行奖励,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调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并且在家长和孩子一同开展的实践活动中学生们参与实践的兴趣可以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在家长的鼓励和引导下积极的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再加上初中学生具有争强好胜的心理,所以在家校合作的德育教育实践活动中有着浓厚的兴趣,大幅度提高了德育教育的效率和质量。
结束语:
总而言之,基于家校合作的初中班级德育管理不仅是新时代教育教学的要求,更是发挥好家长引导作用和教育作用的重要途径。因此,作为教师要积极的开展家校合作,拓展家校合作的方式,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从而开展高效的家校合作,引导初中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为初中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蒋旻玚.家校合作模式下初中班级管理的探究[J].福建茶叶.2020,(9).154-155.
[2] 李俊华.利用家长力量提升班主任德育工作成效刍论[J].成才之路.2018,(23).19.doi:10.3969/j.issn.1008-3561.2018.23.019.
[3] 季敏.基于家校合作的初中德育教育探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5).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