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亚静
山西省长治市潞州区王庄第一小学 046000
摘要:为了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让学生们爱上英语学习、获得英语自信。小学英语教师在开展英语教学活动时就要创新教学方法,要从激励层面辅助教学开展。积分激励法便是满足这一教学要求的教学产物,将其应用在小学英语课堂具有别样作用。文章也将从积分激励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价值入手,探析如何利用积分激励法优化英语教学,实现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提升。
关键词:积分激励法;小学生;英语兴趣;培养对策
积分二字实际上并不陌生,甚至随处可见。冲话费、购物、抽奖等都有积分的身影,它是一种常见的商业促销手段。参透积分的促销辅助价值,将其应用到小学英语教学工作中,能够将积分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对提高小学英语课堂的英语教学效率,发展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有着积极作用。
那么如何利用积分激励法,真正实现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优化,发展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呢?
一、积分激励法在小学英语课堂的应用价值
首先,积分激励法能够让教学变得更加轻松。实践检验,积分激励法的出现让小学英语课堂摆脱了过去的功利化教学色彩,分数与结果不在是僵硬衡量学生英语学习的唯一标准,不同的积分累计关注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能够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让课堂变得更加轻松;
其次,积分激励变化了课堂的教学形式,提高了教学效率。它能够通过竞赛、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学生不再是英语课堂上的被动知识接收人,而成为了英语课堂上知识学习的主动参与者,学生所获取的学习体验将是丰富的、具体的,英语课堂的教学模式也将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创新。
二、积分激励法在小学英语课堂的应用对策
为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发挥积分激励法教学作用,教师可以做好如下工作:
1、设定积分累计标准,规范英语学习行动
落实积分制在小学英语课堂上,首先必须明确什么能积分?积分的标准是什么,这是应用积分激励法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为了优化英语教学,教师的积分累计标准应当完全贴合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利用积分约束、规范学生的英语学习活动,具体如下:
(1)课堂积极回答问题,+1分;
(2)课堂主动提出问题,+2分;
(3)课堂书写最佳学员,+1分;
(4)...
上述的标准必须分条罗列,这样能够让学生明白作出怎样的举措可以加分,避免怎样的举措才不会扣分,从而从积分累计标准规范学生的英语学习活动。
2、建立积分累计名册,及时记录积分变动
这里所说的积分累计名册实际上也是积分档案,需要教师和学生及时地记录积分的变动情况,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积分。
教师要每节课结束后对一节课进行回顾,对学生们的学习情况进行记录,按照累计标准进行学生积分的更新。同时为了保证积分的透明化,小学英语教师可以在班级内建立“积分墙”,每天进行积分的更新。这样学生们也能够直观的看到自己的积分累计状况,且透明化展示之下学生的积极性更容易被调动。
3、设计积分累计游戏,激发课堂学习兴趣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在游戏中学生们不仅能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更能够发展自身的英语学习兴趣。教师可以设计积分累计游戏,将其作为小学英语课堂的“调味包”,适当地为学生们进行积分增分提供机会。
如在学习“Color”时,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们进行“摸色”游戏,当老师喊到一个颜色的口令,如“Green”,学生必须在三秒之内找到绿色,三秒一到,没有找到就要淘汰。最后成功的游戏获胜者,可以获取积分+3。这样的趣味游戏定期开展,能够活跃整个英语课堂的氛围,更能够利用积分激励法,提升学生英语课堂学习兴趣。
4、建立积分反馈机制,提升英语课堂质量
积分激励法作为一种新式教学方法在小学英语课堂上的应用需要长期的实践检验,势必会发现问题。这要求小学英语教师必须及时观察积分激励法的应用成效,当出现不合理的状况要及时的做出调整,这样能够保证该教法作用的发挥。
同时,小学英语教师也要及时听取学生的意见,从学生的角度进行积分激励法的优化,这样能够建立积分反馈机制,保证积分激励法在小学英语课堂的长效应用。
5、进行积分抽奖鼓励,提升学生学习自信
每月度教师要进行一次积分总结,对于积分靠前的学生,可以采取奖励或者抽奖趣味游戏,这样能够为一个月的积分激励做收尾,从而达到激励的效果,提升学生的自信和兴趣。
当然,每月度在进行积分总结后,所有积分也应当清零。这样能够让学生们在下个月获得新的学习开始,也能够给学生英语学习以动力,让学生们以更积极、主动、阳光的姿态投入到新一轮的英语学习活动中。
结束语:
正如上述所说,积分激励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积分的“引导”之下,学生的兴趣不仅能够被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体验也极大丰富。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应当认识积分激励法的教学价值,在教学实践中落实上述举措,将积分激励法的功能发挥到极致,这样才能够以积分激励法为支撑,推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创新,实现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有效培养。
参考文献:
[1]李玉华.激励机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摭探[J].中国农村教育,2019(04):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