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影响探讨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2月第34期   作者: 胡仕洪
[导读] 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
        胡仕洪
        重庆市南川区青少年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管理中心 重庆南川区408400
        【摘要】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小学体育教学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以及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综合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近些年,伴随着现代化教育进程的日益推进,新课改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这也是对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教学要求。对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在教学理念和方法上进行不断创新和优化,充分调动学生的体育学习激情,在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小学体育;综合素养;重要意义;有效途径

        在现代化教育教学体系不断革新的大背景之下,教师的教学任务更加繁重,教师所面临的教学要求也越来越高,新课改明确强调教育工作者在学科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除了要教授学生学科基础知识之外,还需要注重学生在多方面能力素质的培养,帮助学生获得综合性发展。小学五年级阶段学生的思维相对成熟,具备了一定的学习经验,也掌握了一定的知识技能。对此,小学五年级教师在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小学五年级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实际需求,渗透多方面的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人情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个人素养[1]。小学体育教学作为小学教育阶段的重点学科,教师需要对体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创新策略进行深入研究,设计出能够培养和发展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获得全面发展。
1在小学体育教学对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意义
        体育教学对学生进行身体素质锻炼,帮助学生掌握体育运动技能,加强学生终身体育运动意识的重要课程,体育教学的质量对学生的专业素养有着直接性的影响。而专业素养是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体育教学影响着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为学生构建良好的体育教学课堂是小学体育教师的根本教学职责和任务。另外,在小学阶段的众多学科中,体育学科的学习需要学生大脑和身体的共同配合。通过多样化的体育教学活动,有助于健全学生的个人人格素养,对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力具有重要作用。学生良好人格素养和品质的形成在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都具有重要帮助。除此之外,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体快速成长的黄金阶段,小学阶段学生的身体健康是教师和家长关注的重点,在学生的身体健康方面,除了最基本的疫苗防护等医疗健康保障之外,体育锻炼是保证学生身体健康的关键途径,开展良好的体育教学,对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2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
2.1开展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合作是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合作能够更好更快的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对此在综合素养培养视角下的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和能力,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合作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性。例如在篮球相关体育项目的体育运动教学中,教师在向学生讲解完基础篮球知识和篮球运动技巧之后,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篮球比赛[2]。在比赛开始前,教师要结合每位小学生的实际运动能力和体能素质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确保每个小组学生的综合实力相当。在分组后,教师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沟通交流,分配比赛任务,在沟通交流中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默契,探究出更好的比赛对策。为了能够让每个小组形成良好的合作默契和小组凝聚力,在比赛开始之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式的篮球训练。在正式的篮球比赛过程中,每位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全力以赴进行篮球比赛。通过这样的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学生在学习到篮球运动技能的同时还能够提升团结合作能力。
2.2注重良好学习氛围的营造,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当学生具备了良好运动习惯之后,能够在体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获得更大的收获,能够更加有效的促进学生的综合性发展。而良好的体育学习氛围是培养学生良好体育运动习惯的关键,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重良好体育教学氛围的营造。比如小学体育教师可以与学校的校园广播站沟通,让校园广播在课间能够多播放与体育有关的时事热点和新闻,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好的融入到体育氛围中。另外小学体育教师还可以在课堂内外开展丰富多样的体育社团活动,比如足球社团、羽毛球社团、网球社团等,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项目,积极加入在各种体育项目的社团活动中[3]。在同一个体育社团活动中的学生都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因此学生能够针对同一爱好进行积极的沟通和探讨,更加积极自主地参与体育项目锻炼,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在轻松和谐的良好体育教学氛围中,学生能够获得体育水平和综合素养的有效提升。
3结束语
        综上可知,立德树人是素质教育背景下的主要教学目标和教学根本,小学体育教学作为小学教育阶段不可或缺的一门重要学科,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综合性发展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小学体育教师必须要对体育课程的特点和小学生的身心成长特点进行充分了解,在课堂上除了要注重基础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教学之外,还需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注重对学生团结合作能力、个人品行素质等多方面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够有效落实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塑造和提升。
【参考文献】
[1]钱金花.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体育课堂重构[J].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 000(005):89-90.
[2]张叶. 体育核心素养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 体育风尚, 2020, 000(003):130-130.
[3]何菊. 基于发展体育核心素养的小学足球教学实践与思考[J]. 读天下(综合), 2020, 000(005):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