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方法探究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2月第34期   作者:仇志营
[导读] 现阶段,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依然有很多老师在运用题海战术和灌输式进行教学
        仇志营
        山东省平原县第一中学 山东德州 253100
        摘 要:现阶段,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依然有很多老师在运用题海战术和灌输式进行教学,同时不具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且具体教学课堂上与学生互动不充分,导致教学效果不佳的情况一直存在,这样将很难提升学生的理性思维。想要在教学中将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理性思维提升,使他们能够更好的对相关生物问题进行解决,必须合理的对他们的理性思维进行培养。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现状;理性思维;培养策略

        近年来,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推进,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越来越明显,运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越来越难以达到当前生物学科教学的需求。对高中生物老师来讲,必须有效的对学生的理性思维进行培养,使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得以养成,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他们后期学习夯实基础。下文会以目前生物教学现状以及培养理性思维必要性为出发点,深入探究如何使学生生物理性思维得以养成的策略。
        1 高中生物教学的现状
        1.1 对新课程理念认识不足,教学方法落后
    新课改在不断推行且逐渐深入,老师必须按照新课改的各项要求,对自身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同时应该对自己的角色展开重新定位,由传统的课堂主导者转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充分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展现出来。可是,就目前来看,大部分的生物老师都没有正确认识新课程改革,在日常教学中依然运用之前的灌输式教学,没有充分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长此以往,并不能够将学生学习主动性提升,更不用说提升学生对生物课堂的兴趣,最终影响高中生物教学整体教学质量。
        1.2 对生物教学内容把握不准确
    对各高中生物老师来讲,具体展开教学之前他们都需要将教材内容“吃透”,可是,实际情况却不尽然人意,还是有大部分老师不能精确的掌握相关教学要求与内容。除此之外,当前新课改持续深入,大多老师都觉得生物内容较为抽象,不具备很强的可操作性,所以,与新课改要求相符的辅助教材难以选择,这样一来,教材的深度和广度老师都难以把握。
        1.3 生物教学条件匮乏
    对高中生物学科来讲,开展教学的基础就是实验,想要对学生的学习内容进行巩固,同样离不开实验的辅助,因此,教学期间老师必须注重相关实验教学。可是,很多学校并没有充足的基础设置,难以满足实验要求,这种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生物教学效率的提升,同时影响了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
        2 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必要性
    对理性思维来讲,它是人类思维发展中一种比较高级的思维。生物学科归属理科范畴,且生物学科内容有很强的抽象性,因此,提升学生的理性思维是十分重要的,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也离不开一个良好的理性思维。在高中生物教学期间,老师注重学生思维的养成,能够实现培养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同时可以让他们把握更多的生物学习方法,使他们遇到问题过程中能够有效的展开思考和解决,最终形成良好的理性思维。高中生物与初中有所不同,仅仅对知识、规律、概念进行记忆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是基于这些对学生的理性思维进行培养,使他们养成一个探究意识。在生物学科方面,它的发展以及进步并不是凭空想象得来的,都有严格的事实依据,都通过了不断的分析、归纳、总结等。
        3 高中生物教学培养理性思维的策略
        3.1 转变教学方式
    具体展开生物教学期间,老师需要有效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积极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对多媒体设备进行有效的运用,增强课堂趣味性。在课堂上,老师能够运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放映与教学相关的音频、视频、图片等,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同时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对课件进行准备的时候,老师必须重视课件质量,注重内容准确性,还应该重视内容的趣味性,从而使学生能够主动的融入到课堂,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应该得到重视,通过多媒体模拟实训,学生并不能亲自实践,想要确保学生更好的理解,制作课件过程中需要联系好生活实际、多媒体技术以及基础知识,这样才能够便于学生理解,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对教学进行合理的设计,能够在此期间对学生的理性思维进行锻炼,从而促使他们全面发展。
        2.2 明确理性思维基础
    对理性思维来讲,必须基于事实证据,因此,老师在讲解期间,一定要注重语言运用的精确性,以此更好的剖析事物本质。具体展开教学期间,老师讲解的所有知识都应该基于事实,这样才能够促使学生运用理性思维进行探究活动和生物学习。下面将基因这一节作为例子,对该章节进行学习时,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因素众多,很难实现指定要求。例如,针对基因表达载体应用同一种限制酶的切割质粒与含目的DNA这一概念的措施,老师能够进行有效的引导,使学生思考过程中运用理性思维,实现理性思维锻炼的目的。除此之外,老师能够组织学生展开有效的思维辩证,让他们按照题目要求,合理的探究和分析相关知识。经过此种训练,能够有效对学生的理性思维的运用能力进行提升,同时还能够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提升,最终有效的提升学习效果。
        2.3 加强学生探究精神
        对生物教学来说,极为重要的就是实践性知识点,经常会展开相关的实践探究活动。具体展开生物教学过程中,在基础知识教学期间,老师需要合理的插入实验内容。在理论教学中插入实验不单是教学要求,通过实验探究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将实验探究活动穿插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能够在实验原理、方法、目的等的介绍为入手点来进行,然后让学生按照相关基础知识,对实验方案展开设计。老师应该鼓励学生构建多样化的实验方式,然后找出最合理的一种,这样能够对理性思维进行有效提升。例如,展开质壁分离实验时,蔗糖溶液浓度应该得到充分的注重,学生通过实践能够得出,要是溶液浓度较高,就会致使细胞失水过多死亡,质壁分离将难以进行;要是溶液浓度较低,就会致使实验效果不佳,难以实现实验研究要求。
        2.4 注重系统性思维
    实践探究教学完成后,老师可以更深的认识理性思维对学生学习的关键作用。对生物实验来讲,各种实验类型都具有不同的影响因素,产生的实验现象也不确定。所以来说,具体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对学生的理性思维进行引导,使他们能够认真思考对实验造成影响的相关因素,同时在老师的引导中了解解决方案。对老师来讲,一定要重视思维模式的训练,对实验探究来讲,系统性思维是极为重要的。同时它又归属于理性思维,因此,老师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系统性思维。例如,教学解析物质之间反应影响因素的过程中,个别现象主次区分是重难点,在此期间,老师能够引导学生在思考期间运用系统化思维方式,基于知识整体入手,仔细分析与整合个别因素,将主次划分明确好。分析问题时运用系统化思维,可控性因素学生能够精确掌握,而且还能够将实践和理论结合起来,有效将生物学习质量提升。
        4 结束语
        高中生物教学中理性思维的培养极为重要。学生具备理性思维,能够更好的学习生物知识,同时把握各个章节间的联系,有效提升学习效率。因此,实际教学期间,生物老师必须积极转变教学理念,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同时,教师应该重视以事实为依据,积极把实验探究活动引入教学活动中,更好的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庞四喜 . 基于理性思维培养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J].中学生物教学,2019(01):32-34.
        [2] 刘文奇 . 高中生物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尝试[J].中学生物学,2019(05):79-80.
        [3] 严家声 . 高中生物教学中对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04):115-116.
         [4]张悦容. 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方法探讨[J]. 读与写(上,下旬), 2018, 015(022):161.
         [5]陈明. 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方法[J]. 中华少年, 201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