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多模态教学提高小学英语核心素养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2月第34期   作者:朱祖焕
[导读] 一堂真正意义上的好课需要教师和学生全面互动、参与其中
        朱祖焕
        肇庆市端城小学  
        摘要:一堂真正意义上的好课需要教师和学生全面互动、参与其中。如何让课堂更具价值,更有意义,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我们在近几年来教育应用中格外关注的事情。对于小学英语课堂,我们所把控的是如何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情景对话,感情交流等等。在深入研究关于小学英语多模态教学的过程中所认识到的是,课堂不仅需要依赖书本进行多模态教学体系的构建,更需要让英语知识的探索倾向于现实多模态读写。在多模态教学的具体应用中能够让学生对于小学英语课堂有更深层次的了解,进而增进英语学科素养。
        关键词:多模态,英语,核心素养
        
        一、解读小学英语多模态教学
        针对多模态小学英语课堂的探索,可以从人教版的小学英语课本编写中发现,在课本中很多都是图文并茂相互整合,图像和语言在形式以及语义上进行了合理有效的资源整合,进而构建了一堂课。可以说每一个篇章,每一节课都是一个小故事,通过图文的形式让学生更能够理解。简单地说,所谓的多模态教学就是让学生通过一些情景、语言以及情感的把控,将自身带入到学习环境中,进而更能够理解课堂中所讲解知识的意思。这是提高英语学科素养的有效途径,也是让小学英语课堂更具意义的主要进行模式。想要充分解读小学英语多模态教学模式就需要针对课本进行系统的整合,了解“多模态”的重要含义。其实小学英语教材的语言符号和图像符号的资源整合就是倾向于多模态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教师要注重图像和语言教学中的融合作用,培养学生多模态的识别、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多模态识图能力”,这是我们在小学英语教育中英语多模态教学的重要目的。在我们日常教学中,多媒体教学不断应用于课堂中,而多模态的识图能力能够加深外语学习者针对多媒体的应用能力,进而让“多模态读写能力”得以拓展,让学生充分的了解英语课堂知识,应用英语课堂知识。而如何让学生在小学英语多模态教学中融入到课堂中则是教师需要关注的重点,也是我们在学科研究的关键方向。
        二、深入调研小学英语多模态教学
        进行小学英语多模态教育的研究最主要的是了解课本中的图文关系,这是研究不同符号在多模态话语中语义关系的重点。通过教科书的图文情景分析,教师可以从简单的情景对话入手,从语言和情景中让学生进行自我代入,进而充分理解简单的英语句子的含义。当我们把有关语言单位的逻辑语义嫁接到图文关系上研究的时候,就能发现图文的逻辑语义关系可以分为投射和拓展。投射关系也就是教师经常让学生练习的言辞投射和思想投射。就是通过理解图文来进一步明确语言的意义。而拓展则是通过书本的语义逻辑跳跃到现实中来,进行图文的对比,内容的对比,这是教师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经常进行的多模态教学模式。
        其实,教师在进行课程的整体备课,在进行一堂课的基础演练的过程中就已经应用了多模态教学。教师通过对书本上图文的讲解,在具体的情景下,进行具体的角色演练,让学生明白在当时的语义环境下,作为角色应该表达的情感,应该具有的思维。这是一种把学生带入到情景中的教学模式,也是能够让学生直观了解到课本所讲授的知识,这是促进学生理解的一种教学模式。此时,学生不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主动的行为带入者。他们对于情景的理解,对于语义、情景的把控反而是带入感更强,因此,在课程的设计中,教师要设法将这种带入感增强,设置一些课堂的小互动,让学生在多模态教学中真正意义上的了解到课本的知识,并且通过不同的场景带入来了解更多的英语内容。这是进行多模态小学英语课堂探索的主要途径,也是教师在备课,在多模态教学研究过程中的着力点。选择符合角色定位的建模,选择能够让学生更直观理解的教学语言,情景等等,这些都是能够让多模态教学应用的主要方式,也是能够增进学生对学科了解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深入调研小学英语课堂中多模态教学发展点的时候,教师所需要做的就是在场景对话,在图文并茂的理解上拓展思路,让学生直观明白现实语境,完成整个对话的练习。
        三、小学英语教师应该如何应用多模态教学
        选择可以让学生直观带入的课程环节。在小学英语多模态教学中教师能够让学生从视觉、听觉、触觉等模式进行全面的读写译认识,并且通过在情景中的建模来明白角色带入中的情感把控。

也就是在课程的设计上,首先是要以课本的情景对话为一个基础的展开点,让学生在了解课本图文情景的基础上,跳跃到现实的课堂中来。教师要引导学生针对课本的对话进行率先的学习理解,进而通过书本的图文设计课堂的小场景,让图文变成实际的对话情景。这样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对话内容,教师也能够在学生对话环节中,了解学生对于对话内容和语义的掌握程度。其次是要针对书本上的图文情景进行一个现场的还原延伸,也就是通过了解课本图文的基础上去明确现实课堂中所展开的对话究竟是以一个场景,让学生明白语境的不同,体现在不同场景对话的含义。在小学英语多模态教学的过程中主体并非只有老师一个人,在整个课堂的设计环节上,学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设计的多模态教学案例是需要学生来完成并且进行积极的反馈,进而达到多模态教学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的几个关键点:一是在备课中,我们需要明确这堂课的图文究竟表达了什么含义,通过对教材的研究,总结出可以延伸到课堂中的情景对话;总结出疑难点,以及预判学生在图文理解中哪个知识点不太了解,进而设计讲解环节,进行图文的再度剖析,让学生去更好地理解语言表达的意义。二是在设计教学环节的时候,要准备多种环节模式,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判断学生的状态,进而选择不同的环节进行探讨,让学生在课堂代入情景中更符合实际情况。尽管这样做可能教师所需要准备的时间比较多,但是通过不同种类的课堂环节,通过针对课堂实际情况的判断,能够让学生在制定的环节内更深入的了解知识,能够充分地吸收信息,这一点是在课堂设计中比较关键的环节。三是,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的过程中也是需要结合多模态教学。以往老师布置作业大多是进行听读抄写,加深学生对单词,对语句的读写能力。但是在融入多模态教学以后我们可以明确学生在进行课后反思的时候所需要融入的是图文分析。
        四、小学英语多模态教学所起到的效果
        学生在融入课堂的时候往往从课程的开始就以老师为中心。但是在教师设计的多模态课堂中学生会不自觉的在某种情景,某种对话中变成了课堂的主体。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将能够情景教学的形式很好的展现出来。其实多模态信息的认知是需要学生能够将自己进行角色的带入。我们可以明确不同的学生个体对知识的吸收能力有差异性。因此教师在设计多模态互动环节的时候所需要的是立足于全体学生。让学生尽可能的表现自己的优势,进一步融入到课堂学习中来。应用多模态教学能够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更易于教师对学生吸收知识的掌控。教师也通过多模态教学来了解学生不足点,分析如何扭转课堂的局势,这是在未来小学英语课堂中应用的主要授课模式。
        了解关于小学英语多模态教学,可以直观地了解到如何增进学生在课堂的读写运用能力,如何利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加强情景对话的感情融入,如何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点,为未来课程做铺垫,更能够通过多模态课堂教学增进学生学科素养,让学生真正投入到英语课堂中学习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
        参考文献:
        [1]林崇德.未来基础教育的顶层理念是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J].教育家,2015(9):14-18.
        [2]柳夕浪.从“素质”到“核心素养”——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进一步追问[J].教育科学研究,2014(3):5-11.
        [3]钟启泉.核心素养的“核心”在哪里——核心素养研究的构图[N].中国教育报,2015-04-01(7)
        [4].实现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规模经济的策略研究.《中国电化教育》.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6年2期.易凌云.左明章.?
        [5].影响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教师因素分析及启示.?
        《中国电化教育》.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9年10期.张冬玉.?
        [6].新西兰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变革与发展——从1998年《交互教育政策》到2006年《电子学习战略》.《西南大学学报》?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