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所勇
滨州市沾化区泊头镇实验学校256809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当前教育领域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在发生着变化。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指导了当前教学实践的改革方向,初中生物教学实践的组织也要积极探究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式方法。认识自然、了解自然作为生物学习的核心,教师在课堂的教学组织中,既要合理的安排教学实践过程,同时也要通过新课改背景下教学理念的应用,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更新。本文主要探究了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学的实践策略,以期通过教学方法的提出改善教学模式并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生物;教学思考;
引言:
初中生物教学实践的组织,既要培养学生的技术知识理解能力,同时也要通过理论加实践的教学模式来改进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综合素质。学生对于单一学科知识的学习并不仅仅意味着理论知识的记忆,同时也要通过知识的获取与认识事物经验的获得来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具体的社会实践。从具体的课堂设计与课堂组织而言,在当前的初中生物教学中,以核心素养为方向的课堂实践组织可以以下几种具体的方式来保障教学组织质量,提高教学效率。
一、培养观察能力
教师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要注重对于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通过学生对于生物各个方面的观察,动物习性的了解,植物生长规律的把握既使其可以更加形象直观的理解具体的理论化生物知识,同时也能通过观察上的差异分析来明确不同生物的不同特质,构建生物学习的知识体系。
动物学习虽然是以自然为对象,但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涉及到了不同的生物种类,也涉及到不同的生物发展变化情况。种子植物、蕨类植物、动植物类别、昆虫种类等具体的学习内容都有着直观具体的学习对象,而教师在对于学生观察能力进行培养的过程中,首先要通过对于文本的分析来明确该节课学习的重难点内容,在把握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的知识展示方式提高课堂组织的质量。
在具体的生物种种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手段的应用,以图片、视频的直观展示来使学生构建出具体的生物形象。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可以在学生对图片细致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差异化的把握来了解不同动植物之间的特征差异。以“昆虫的学习”为例,教师在引导学生对于昆虫特征进行把握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在对大量昆虫标本进行观察的基础上概括出昆虫的特征。而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把握昆虫的特性,教师可以通过蜘蛛与昆虫标本之间的对比来帮助学生发现蜘蛛与昆虫之间的差异,既打破学生所认可的蜘蛛属于昆虫的固有认知,同时也激发学生对于生物学习与探究的兴趣。
二、锻炼动手能力
生物学习不仅仅只涉及到理论、概念化知识的理解,也有实验操作的部分。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操作过程,使学生更加直观清晰的认识到生物的发展与演变。生物的结构并不能通过肉眼直观的感受,在实验中,学生可以通过设备的辅助更加清晰的认识生物体的基本细胞构成。学生在微观世界所形成认知世界的方法也能促进学生科学态度的养成因素。
作为教师,在对学生核心素养进行培养的过程中要重视对于学生动手能力的锻炼,使学生在个体实践操作的基础上对于知识技形成更加直观的理解,也从微观的角度促进学生科学学习态度的形成,帮助学生以生物的思维方式来更好的认知世界。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所采用的实验教学方法通常是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形式。而在该过程中,学生对于生物实验的被动操作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与科学探究意识,因此教师在生物实验时要注重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直接的动手操作以及步骤的明确和规程的遵守,以实践时的主体参与来明确生物实验的重要意义。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也能通过对于操作细节的记录与动手的实践,更好的明确整体的实验操作过程。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不断的尝试、不断的探究能树立起学生生物学习的成就感,培养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三、加强师生互动
核心素养学科教学目标的提出强调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而传统生物教学模式下,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形式使得学生只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并不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形成。在核心素养要求下生物课堂教学的实践要主动通过轻松愉悦课堂教学氛围的构建,激发学生对于课堂实践的参与主动性。良好的师生互动作为学生参与课堂的基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主动的创设师生间沟通交流的环境,提问教学可以通过课堂教学环境下师生沟通的建立,来活跃课堂氛围,而教师与学生肢体上的沟通也能使学生更加专注的进行知识的学习。
在具体的师生互动过程中,教师既可以通过语言肢体的行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过程中生动幽默的语言来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学生对于课堂的主动性以及参与性要在教学设计中对于学生主体地位进行突出,而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时则要注重教学组织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活动,以课堂上互动机会的提供、互动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更好的参与课堂的生物学习。
四、结束语
生物教学主要是通过对于生物知识的学习来了解自然、认知自然,更好的掌握自然发展过程中的生物规律。在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中,生物在各个阶段所产生的变化也是生物教学的重点,初中生物教师在进行人才培养时,生物课堂教学实践的组织要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方向,既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事物,同时也培养学生良好的生物学习习惯,促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好的利用生物知识解决具体的生物问题。
参考文献
[1]杨弘.新课改下初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探索[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000(004):P.37-37.
[2]申衡立.生物核心素养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培养分析[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000(004):241.
[3]夏娴.基于初中生物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研究[J].高考,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