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下的教师培训模式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2月第34期   作者:莫永壮
[导读] 随着我国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在“互联网+”时代下,针对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与规划
        莫永壮
        广西南宁市教师培训中心  广西南宁  530012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在“互联网+”时代下,针对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与规划,以及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实现教学有效性等问题逐渐成为当前中小学教育管理者所关注的焦点。本文主要结合广西南宁市统筹项目“国培计划(2019)”培训方案探究基于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下的教师培训模式,以推动教育信息化进一步的发展和前进。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模式。
引言:自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信息化事业就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同时也取惊人的历史性成就。党的十九大更是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同时也开启了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新的时代赋予了教育信息化一个新的使命,同时也必然带动着教育信息化正式进入了2.0时代,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必须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变量,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推动教育理念更新、模式变革、体系重构,信息化2.0行动计划成为了顺应智能教育环境下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在2019年,广西南宁市构建并实施了“国培计划”统筹项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者研修项目,针对各区县教育局管理员、各区县 2-3所能力提升工程项目示范校代表以及市直属学校能力提升工程项目示范校代表进行了分批培训,聚焦围绕“政策与文件解读”、“新技术与新模式”、“学校信息化建设规划与组织”、“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创新”、“后续重点工作策略”等多个方面的培训内容展开,通过组织多种教师培训模式完成了培训目标,深化了学校及教师信息化应用的路径,提高了信息技术培训者信息化规划的指导能力、信息化支持下的管理评价能力,以及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创新能力。
一、培训前的集合与热身
在开展国培计划之前,需要对培训团队和培训时间进行一个统筹规划,需要对培训的日期和具体时间等进行协调,同时在培训前完成新人报到、班集体建设等工作。比如在完成广西2019年“国培计划”南宁市统筹项目时,在华东师范大学的开放教育学院举行了开班仪式,传达了“为了教育的理想,为了理想的教育,我们携手出发”的精神理念,同时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者高级研修班(第二期)进行了班级合影留念(如下图),增进了学员之间的情感,同时给每位学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与此同时,为了进行培训前的热身,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还给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管理者研修班印发了“国培计划(2020)”——信息技术培训者团队研修的学员手册,其中包含致学员的一封信、研修日程安排、研修考核评价、专家团队简介以及平台操作指南等内容,让每位学员都能够清晰的了解本次研究的内容,同时结合研究日程安排选择适合自身学习的研修方式,让学员了解研修考核的评价标准和所需达到的水平,以此进一步保障学员的研修效果。通过开展培训前的集合与热身,达到振奋学员信心,明确培训目标的目的。

二、深入解读政策与文件
在完成培训前的热身与班集体建设之后,需要带领学员深入的解读培训政策与文件,可以邀请一些知名的教育学者开展专家讲座,让学员与专家面对面的交流与探讨,学员不仅可以学到直接经验,同时还能够拓宽自身的视野,有助于政策与文件的深入理解。


比如,在实施广西2019 年“国培计划”南宁市统筹项目时,华东师范大学的开放教育学院邀请了本校的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专家朱益明对《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向学员们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其中不仅包含了有关教育现代化的国家背景和国际背景方面的知识,同时朱益明教授还对教育现代化的主要要求进行了详细的解说,并在讲座末尾结合了自身的教育经验阐述了如何做一个优秀的教师,这种专家讲座的培训形式不仅能够面对面的直击培训教师的心灵,同时还能够帮助学员深入的理解教育现代化的教育精神,帮助学员认识到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提高自身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重要性。
三、学习交流信息化经验
理论需要一定的实践结果进行补充,因此,在深入学习和解读完政策与文件之后,需要针对中小学教育管理者展示和分享一些成功的信息化建设案例,引导学员能够感受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过程,帮助学员获得直接和间接的信息化教育经验。
比如,在实施广西2019年“国培计划”南宁市统筹项目时,华东师范大学的开放教育学院邀请了上海市曹杨实验小学的校长张晓文来校进行了主题为“拥抱新技术,探索新变革”的培训和宣讲(如下图),张校长主张成为孩子们健康成长的‘e’乐园”,其中主要列举了实验小学在进行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成功案例,展示了一些新时代、信息化教学设备在教学过程当中的具体应用,直接体现了信息化技术在教学过程当中的作用和价值。这样不仅能够为各位学员提供直观的教学方法,同时还为学员积累的教学经验,有利于信息化教学技术的尽快推行,促进了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实现。
再如,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还邀请了上海市实验学校副校长,上海市实验学校附属东滩学校校长陈兴治来校进行主题为“信息化2.0背景下学校信息化工作的思考与实践”的汇报,让学员们深刻的体会站在教育管理高层角度对于信息化2.0教育理念的认知与理解,更加全面、透彻的理解了教育部推行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重要意义,不仅构建了教育信息化应用模式,同时还建立了全社会参与的推进机制,探索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路子,实现了三大突破,为新时代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明确教师发展新风向
在培训过程中,有些学员虽然了解了当前开展信息化教育的重要性,掌握了信息化教育的途径和方式,但是可能仍然有部分教育工作者不明确教师未来发展和进步提升的方向,针对此情况,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院长闫寒为能力提升工程2.0专家工作组的组长,举办了题为““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新风向 & 能力提升工程2.0要点”解读大会(如下图),同时提出了“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五大体系的提升方向,全面的向教育工作者阐述了教育现代化发展局势下中小学教师发展和改进的新方向。这不仅为全体中小学教师确立了发展的新方向,同时还帮助教师找准了提升的目标,进一步帮助中小学教师高效的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除此之外,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的研发部主任魏非,同时也是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办主要负责人,针对中小学教师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推进过程中出现的疑问进行了系统的解答和建议,也帮助部分中小学教师明确了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途径和方向。

五、组织培训经验总结会
在学习与交流信息化教学经验与知识之后,项目负责人要组织各个学员完成培训总结工作,其中包含学员对此次学习培训的心得与感悟,同时阐述自身在未来发展和提高的方向,对于教育信息化的认知与理解等,让学员在培训总结大会上进行分享,然后举办结业仪式结束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任务。
参考文献
[1] 华东师范大学.“国培计划(2019)”——广西南宁市统筹项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者高级研修班培训简报.
[2] 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广西 2019 年“国培计划”南宁市统筹项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者研修项目培训方案[D].2019,07.
[3] 莫永壮.南宁市教育科学“ 十三五 ”规划课题申请书[D].南宁市教师培训中心,2019,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