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特殊儿童同行,我想对你说……》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2月第34期   作者:方少平
[导读] 在我国,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特殊儿童往往很难和正常孩子一样,接受普通教育
        方少平
        广州市南沙区第一幼儿园 511400
        摘要:在我国,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特殊儿童往往很难和正常孩子一样,接受普通教育。社会关注程度不够、常人的异样眼光、师资力量的薄弱等,都成为了他们接受普通教育或是过正常生活的阻力。特殊儿童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国家、社会、家庭和学校多方面的合力。
        关键词:特殊儿童、融合教育
        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幼儿园教师,在我从事幼儿园教育工作的第五年,我遇到了教育生涯中的第一名特殊儿童(自闭症儿童)。直到2020年,在幼儿园上级的安排下,我又接受了第二名特殊儿童(唐氏综合征儿童)。从此,我就和特殊儿童有了密不可分的联系。在与这两名特殊儿童生活、学习中,我看到了以前我的教学生涯中从没看到的一面,了解了更多关于特殊教育方面的难题,也一直在努力学习探索关于特殊教育的方法。特殊儿童的教育和帮助,不仅仅是教师的责任,也是国家、社会、家庭、学校的责任,今天,我在这里,有很多话向对你们说……
首先,我向对国家说,请给与特殊儿童多一点资助。经济是影响特殊儿童教育和康复的重要因素,有些父母甚至要放弃自己的工作来照顾教育孩子,他们要比普通的家庭付出更多的金钱和时间。因此,我觉得国家应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大对特殊儿童家庭的扶持,尤其是低收入特殊儿童家庭,切实改善特殊儿童家庭的经济条件。
        除了经济投入外,国家应当多建立服务于特殊儿童的各类机构,或者在已有的机构中增设特殊儿童服务内容。这些机构可以为特殊儿童家庭提供专业的知识技能培训,也可以为特殊儿童提供免费的教育和康复,缓解特殊儿童家庭的心理压力。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残疾儿童康复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法规政策措施,实施了一系列残疾儿童康复项目,残疾儿童康复状况得到显著改善。2018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意见》,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康复服务”的重要部署,改善残疾儿童康复状况、促进残疾儿童全面发展、减轻残疾儿童家庭负担,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根据《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国务院决定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
        其次,我向对社会说,请给与特殊儿童多一点关爱。在社会中,我经常能看到特殊儿童受歧视的现象,特殊儿童被拒绝、被排斥、被孤立和歧视现象在学校和校外都时常发生。究其原因,我觉得有以下几方面:第一,社会对于特殊儿童的认识普遍较低,导致人们对特殊儿童的非理性恐惧,认为特殊儿童具有“危险性”或“攻击性”,因此拒特殊儿童及其家庭于千里之外。第二,社会对于特殊儿童的宣传教育少,这是造成大众对特殊儿童的不了解的重要原因,正是因为不了解,才转慢慢加深了社会对特殊儿童的歧视。第三,特殊儿童家庭的自我封闭,有部分特殊儿童家庭觉得自己的孩子跟普通人不一样,心里或多或少都有些自卑,导致他们不愿和外界沟通交流,害怕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孩子。


        再次,我向对特殊儿童家庭说,请给与特殊儿童多一点耐心和信心。我国学者对残疾儿童家长心理总结为正向和负向两个方面。正向的态度表现为对残疾儿童有较正确的认识,能接受孩子的缺陷障碍,并尽力帮助孩子克服障碍,发展潜能;负向的态度表现为对残疾儿童有着不正确的认识,拒绝承认孩子的缺陷障碍,或看到孩子的缺陷障碍,认为孩子一无是处。    
        有些特殊儿童的家长有着较好的文化水平和修养,能正视孩子的缺陷障碍,他们在忍受了社会对特殊儿童的偏见后,慢慢接受孩子残障这一事实,开始考虑孩子的今后发展,并积极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同时,家长本身也不断学习有关专业知识,积极参与孩子的教育训练活动,为孩子的教育成长做好详细规划。然而大部分家长并不是那么理智,他们不能承受孩子的缺陷障碍,在心理上一直拒绝承认孩子的缺陷障碍,忌讳说孩子的缺陷障碍,对孩子的成长发展抱着消极绝望的态度,认为再怎么努力也不能改变现状,没有丝毫发展的希望。
        在这里,我觉得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度过心理上的危机时期;同时掌握护理、教育、训练、辅导特殊儿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技巧。家长要有耐心和信心,在充分了解自己孩子之后,保持乐观的心态,对孩子多一点赏识教育。上帝在关上一扇门的时候,总是为人们开启一扇窗,甚至很多扇窗。我们看到世界上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霍金、张海迪、海伦·凯勒、贝多芬......他们之所以能够为自己开启一条成功的道路,是因为他们(更多是他们的父母)接受自己的现状,接受“门已经关上了”这个事实,然后在探索中,从窗户找到了光明。大量的孩子对自己的不接纳,往往是来自于父母对他们的不接纳,因为孩子是透过父母对自己的定义来评估自己的价值的。
        最后,我向对学校说,请给与特殊儿童多一点接纳。目前,我国的融合教育发展水平不高,发展速度缓慢,发展教育不均衡,大多数学校里没有完善的特殊教育方面的教具,图书等设施。但我觉得这不应该成为学校拒绝特殊儿童的理由,第一,融合教育对于轻度的特殊儿童作用很大。在普通学校里,特殊儿童不仅可以向老师学习,也可以向同伴学习,可以在正常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下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第二,融合教育能为特殊学校分担部分任务,我国目前的特殊教育教师数量还不能完全满足特殊儿童受教育的需求,特殊教育形式逐渐向融合教育形式转变是非常必要的,所以,普通学校一定要树立融合教育的意识,在能力范围内多接纳比较轻度的特殊儿童入学,同时也要加强教师的特殊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学习,大力支持学校的融合教育。
        在与特殊儿童相处的路上,我刚刚踏出了第一步;在融合教育的路上,我刚刚踏出了第一步;在特殊教育事业的路上,我也是刚刚踏出了第一步。但我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这小小的一步,会激励着身边的人,让他们对特殊教育有更深的理解,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加入特殊教育的事业中,为特殊教育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W. L. 休厄德?William L. Heward.特殊儿童:特殊教育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special education[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2]赵敏,林梦菊.融合教育理念下特殊儿童的差异教育[J].教育科学论坛,2021(02).
[3]唐丹.特殊儿童家庭性教育现状及启示[J].绥化学院学报,2021,41(01).
[4]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意见[Z].2018-07-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