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红印
山东省平原县第一中学 山东德州 253100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国民的综合素质教育日益重视。生物学核心素养作为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亟需学校和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加大生物学科教学改革力度。在教学实践中,需要教师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生命观念,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生物;教育;教学方法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国民的综合素质教育日益重视。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对人才的综合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生物学核心素养作为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亟需学校和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加大生物学科教学改革力度,以求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生物学素养的教育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这不管是对学生未来的综合发展,还是生物学学科的深层次进步,都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本文将就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进行深入的探讨。
1、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及其重要意义
高中生物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生命观念。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引导学生对微观和宏观生命活动学习,掌握各种生命活动的规律,理解各生物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之间关系,领悟到生命的奥秘进一步体会到生命的珍贵,建立起系统的生物学知识。教师因势利导,帮助学生树立保护生态系统、保护地球、健康生活、珍惜生命的意识。
第二,理性思维。理性思维是高中生必需具备的核心素养。生物是一门自然科学,需要通过大量的观察、实验等归纳上升到理论水平。在学习科学家探索生物学知识过程中,引导学生建立起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通过理性思考培养自己生物学素养。高中生物的知识内容多而零散,需要学生多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建立起系统的知识体系,才能深刻理解并加以运用。这些都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理性思维。
第三,社会责任。高中生物教材比较重视生态环境、关爱生命等相关知识。通过学习,学生更加理解当前的生态环境现状和生物学发展前景。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和社会使命感。让学生内心产生一种强烈的紧迫感,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负责。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完善自身的过程中需要具备的最关键部分,它对于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在日益重视人文教育和科学素养教育的今天,学生学到的生物学素养可以让他们变得更加理性,更加有担当。在其以后的成长过程和生活历程中,将会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2、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2.1 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实验是高中生物的一项重要内容。生物学体系就是从科学家们一个个经典的实验中建立起来的。让学生去重复这些实验,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学习有丝分裂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培养洋葱根尖,根据所学知识去制作装片,通过观察画出细胞分裂图。教师可以尝试将不同性格的学生分在同一小组,让他们在实验中相互协作,相互督促,体会到共同学习的快乐。对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都会大有裨益。
2.2 培养学生生命观念素养
生命观念是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对于中学生而言,在本学科学习中会更加理解生命的真谛,而学生在具备这个核心素养之后,又会反过来促进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这是一个双向促进的过程。
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生命观念素养呢?
教师应该以课本知识为基础,通过日常教学活动加以潜移默化的渗透。高中生物课本中包含了大量这方面的相关知识,教师注意适时地点拨、启发。然后,要善于发散思维,联系日常生活实践。比如,在学习遗传与进化的内容时,生物有共同的祖先,协同进化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不同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的相互作用构成了我们丰富多彩的生存环境。学生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可以清晰地认识到植物、动物、微生物都是和人类一样具有生命的,和我们的生活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必须保护好环境,善待大自然中的各种生命,人类才能更好的生存发展。
2.3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究精神
兴趣是主动学习的第一动力,促进学生不断进步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探究意识。可以说,思维能力和探究精神是每一位现代公民都必须具备的素养。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精神,是生物学素养的培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教学活动所需要考虑的重点。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把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究精神放在第一位,并以此作为当前教学改革的重心。例如,当学生学习假说-演绎法时,教师不是只把它作为一个枯燥的科学方法,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是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渗透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思维能力,并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利用。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提出合理的假设,然后让学生像孟德尔那样思考,通过现象去分析原因,并设计合理的实验,最后辅以必要的实践活动验证假设,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假设肯定不能是随便提出来的,它是学生通过充分观察、分析和思考之后才能得出。然后实验的设计和操作是非常严谨的,犯了一个小错误就可能全盘皆输。
教师通过让学生独立尝试,自己应用学到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这对于学生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进行了充分严谨的思考,建立了完善的实验计划,然后准备材料、动手实验,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动手能力都会得到很好的锤炼。
2.4 重视学科交叉,实现教学融合
生物学科的一些核心素养在其他某些学科中也是比较重要的素养。为了让学生能够全面掌握生物核心素养,教师需要重视学科之间的交叉,将其他学科中有关生物核心素养的内容搜集过来,让学生进行全面学习。例如,生物学科中社会责任这个核心素养,它在学生的德育教育中占据很大一部分内容,对树立学生良好的品德品行是有非常积极的作用的。在学习环境保护、基因工程等方面的内容时,可以与化学、地理、思想政治等学科内容相结合,让学生根据相关议题,独立思考各学科知识点,展现出其中的联系。更重要的是,结合课本生物学发展史中科学家积极探索、相互协作的相关知识,给学生渗透德育教育中方面的内容,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因此,生物学教师应该重视生物学科中与其他学科交叉的相关内容,帮助学生实现知识融合,有利于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3、结语
综上,生物学的核心素养包含诸多方面的内容,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非常重要。这个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需要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中持续的贯彻渗透。教师不是单纯地灌输知识,而是应该通过给学生创造独立思考、动手实践的机会,来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紧密联系生活中和其他学科中有关生物核心素养的部分内容,启发学生理解生命的真谛,强化学生积极探索的精神。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让学生成为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全能型人才,为国家未来的兴旺发展而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张乐.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例研究[J].高考,2016,(12): 209.
【2】蒋桂林.基于高中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生物学科素养的思考[J].中学生物学,2015,(10):79.
【3】范洁.谈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染色体变异》一课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17,(17)): 94 - 95.
【4】赵芳.高中生物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与评价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