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同义
山东省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 山东 滨州 256607
摘要: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小学认识到了科学教学的重要意,对学生核心素养着重培养,让学生形成良好学习认识和综合素养。小学科学教学的时候,让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能力,加强学生主动分析科学知识的能力和水平,让学生在今后学习中拥有一定基础。但是,当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存在一定不足和问题,应该引起教师关注和重视,制定出合理高效课堂构建举措,给予学生核心素养的指引,引发学生全家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背景;小学科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研究
前言:科学技术发展的领域下,让我国社会经济取得一定进步。小学教学时期逐渐加强对科学教学的认识,主要是注重科学教学的质量,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核心素养。教师更新教学观念,转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将核心素养作为重要教学背景下,让学生获得深刻学习感悟的同时,也接受教师良好科学教学指引。结合教师教学手段不够新颖等问题,教师让学生拥有深度学习空间,打造利于学生发展的科学教学体系,实现学生学习进步和成长。
一、小学科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存在了一定的问题和不足,这是需要引起教师关注和重视的。1.学生科学学习兴趣不高,很多小学生面对科学知识学习的时候,经常是无精打采,缺乏对科学知识探究的欲望和积极性。这成为了教师科学教学中的头疼地方,要引导学生形成准确的认识和理解,加强思想教育。2.教师进行科学教学的时候,所运用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以科学知识生硬灌输为主,让学生失去了科学学习的能力。而且,科学学习氛围不够浓厚,并不能给予学生良好知识学习体验,这让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升受到了极大的阻碍和影响[1]。3.科学知识探究过程中,并没有把理论知识和科学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师生之间缺乏密切互动交流机会,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时候,就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发展。
总之,结合现阶段小学科学教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教师需要做出教学改进和升级,以生动合理的教学场景和模式打造,实现学生科学知识学习进步。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科学高效课堂构建的策略
(一)构建科学的问题学习模式,培养科学习惯
教师对学生科学素养进行配光,加强学生问题学习观念的指导,提升学生科学学习质量。
教师构建合理的问题学习情境,让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知识探究欲望,养成良好科学知识学习习惯,面对知识学习拥有不同的见解和认识。
比如,教师实际进行“我们关心天气”教学的时候,为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都见过什么天气?”学生在发表自己意见之后,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技术呈现真实的情景,播放不同天气的视频和图片。然后,教师引出课题,让学生分析天气变化对动物和植物所产生的影响,加强学生科学观念,让学生养成良好科学习惯,提升学习效果[2]。
(二)结合生活开展教学,形成科学方法和能力
生活教学模式的开展,是让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升科学能力的关键方向。教师在科学教学的时候,从实际生活知识入手,让学生发现生活,并认真观察生活。学生面对实际生活中蕴含的科学知识,也会形成独到的见解。学生自主分析问题的过程中,也会提升想象力和创新力,在针对“物质的变化”教学时候,教师让学生观察实际生活。从“冰融化了”这个生活现象入手,让学生分析“冰融化的条件是什么?”学生通过感悟生活,并联系学习内容、加上自己对生活的经验积累,总结出相应的答案。这让学生掌握了科学知识,也会认识到科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意义,提升了科学能力和实际效果。
(三)制定合理教学情境,树立科学态度和精神
教师以生动教学情境打造,会让学生感悟大自然的美好,并认识到生命的可贵之处。教师针对“蚕的生命周期”教学内容适合,为了让学生树立科学态度和精神,就可以为学生展现出生动的视频,播放蚕脱皮的内容,学生感悟生命的美好,也会树立科学的态度。然后,教师对学生学习评价合理构建,让学生找出自己合理的学习路径,形成较强科学探究精神[3]。教师对教学情境稳定打造,并结合具体教学评价,让学生拥有较强的科学素养,实现学习发展,拥有自我进步的机会。
结论:综合以上分析,教师对小学科学教学课堂进行合理打造,以符合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主。激活学生科学知识学习积极性,拥有真切的科学知识学习体验。以全方位的带领学生学习进步为主,实现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研究。教师作为科学知识学习的带头人,要把握学生学习状态,给予学生良好感悟的同时,实现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因此,希望在本文的详细分析和论述,为小学科学教师开展高效课堂教学提供参考和依据。
参考文献:
[1]张潇娟.谈核心素养视域下如何构建小学科学高效课堂[J].才智,2020(18):57.
[2]李刚.核心素养下小学科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2):259.
[3]苏惠镳.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科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