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元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
摘要: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当前,人类社会生产实践与互联网技术密切相关,所有行业都会受到网络技术的影响并做出相应的更改。教育也不例外。在新形势下合理有效地利用互联网技术改革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和不足,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内容的不足。本文从政治教育改革的必要性,政治教育改革的优越性,思想形态和政治教育改革的新方向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互联网视角;思政教育改革;改革新方向
1高校的思想观念和政治教育改革的需要
当前的网络社会,网络技术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互联网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且网络技术的使用已成为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各个行业和领域都无法避开互联网技术的影响。因此,适应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是当今社会的必然趋势。
因此,与互联网技术创新相适应的教育领域的改革也是不可避免的。互联网技术对当前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至关重要。
此外,时代社会实践的发展,学术和教育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对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
现代社会生活受到科学技术变革的深刻影响,尤其是在这个可以通过互联网学习的时代,传统的思想课程逐渐暴露出其弊端。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1.1教育信息资源的局限与延误。
当前,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通过课堂和教科书向学生传达思想政治知识,而信息和资源的媒介主要是通过教室和纸质教科书传递知识和资源的单一媒介。之所以存在一定的延迟,是因为学生可以从中获得信息的信息源仅是教师和教科书,而教科书的内容总是有一定的延迟性,并没有最新的时事新闻以及没有就政治新闻的发生所进行讨论。
1.2教学效果较差。
目前,各高职院校的主要教学方法是利用教师制作讲义或课件来教授课堂知识,学生只能通过教师的课件讲义和教科书的内容获得新知识。另外,思想政治课程本身的内容包含大量的理论和概念内容,难以彻底理解这些复杂的思想观念,甚至产生相反的效果,因此学生只能用文字来理解和学习思想政治观念,这很难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进而影响最终的学习效果。在互联网时代,人们有许多不同的方式来获取新知识。抽象概念可以通过视觉文本,图片和图像来可视化,而无聊的知识可以通过简单,清晰和有趣的方式表达。但是,目前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只能通过单一的文本内容来理解抽象思想和政治观念,在教学方法上相对较差。
1.3课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参与度不高。
教育的目的是在各个方面提高学生的素养,但是在当前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占主导地位,学生被动地从教师那里获得信息。教师将教科书的知识及其理解讲述给学生,而学生则是被动地接受它。在课堂上教师是指导角色,而学生是主要参与者,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参与性,提高他们的参与程度,这就降低了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热情。
2互联网视角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优势
在当前的互联网时代以及在利用互联网技术促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下,存在无可比拟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2.1课程资源和信息来源更加广泛和及时。
如上所述,当前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程具有教育信息资源滞后和局限性,因此,对现行思想政治课程进行重组可以有效解决教育落后性和局限性这个问题。
互联网技术具有广泛性和及时性的特点,借助互联网技术改革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课程,有可能使教育信息和资源的来源多样化,可以使学生获得最新和最全面的知识,以使课程内容保持最新。
2.2教学方法不断完善。
互联网技术的多样性和表达方式的多样性可以解决课程教学的逆向教学法。老师的讲座和学生学习使用的语言过于复杂,抽象的思想政治概念很难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概念,理论知识占据了大部分课程,这使得学生的学习困难。思想政治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概念性很高的课程,可以借助互联网动画,音频和视频技术来实现抽象概念的可视化和深刻知识的可视化。
2.3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强调主导地位
互联网时代是便捷而广泛的交流时代。每个人都是互联网的参与者,也是社交生活的参与者。互联网技术可以加强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参与,同时强调学生在教育中的关键作用。使用互联网技术来改变思想政治课程可能更适合当前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互联网是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工具。思想政治课积极整合互联网技术,利用互联网传播思想政治教育知识。还可以组织有关活动,并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讨论,以使学生能够通过互联网获得更多相关的知识和教育,从而大大增强了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领导地位,突出了学生的主导地位。
2.4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作用和教育作用
互联网技术带来了丰富的知识和信息资源,但带来了多种思想文化内容,而使用网络技术的大学生自然会遇到多种思想文化。更重要的是,为了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区分上乘文化以及拒绝不良的思想文化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通过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并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的多样性,多功能性和创新性,对思想政治课程本身进行创新和改革,使课程充满现代气息和实践价值,发挥思想政治的价值导向和教育功能作用。
3互联网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新方向
在互联网时代,利用网络技术改革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并且将发挥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中心作用,并实现教育的现实意义。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主要在两个方向进行:
3.1教育观念创新。
社会实践决定了思想文化发展的方向。中国的社会实践在不断发展,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不可避免地要基于社会现实的发展。因此,需要创新教育观念,实现教育概念创新,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应是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生存和发展状况,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要求和中国特色的理论创新,并在此基础上帮助现代青年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因此,在这个充满变化与开放的时代,在一个更加自由,更广泛的社会中,高校应树立民主,开放,创新,包容的教育理念,以创新,开放,包容,民主的态度发展思想政治教育。
3.2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创新。
使用互联网技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社交热点和新闻事件的创新,以进行课堂教育和讨论,并在真实事件和动态视频中使社交生活更加生动直观。利用微博,论坛,微信公众号等,传达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组织相关讨论,鼓励大学生有效地参加思想政治课程,结合社会现实进行思考,加深和增进理解,能够有效培育“四有”公民。
4结论
本文主要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必要性,从互联网角度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优越性以及新的教育改革方向等方面讨论了高校的思想观念和互联网上政治教育改革的必然性。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发展的要求。在互联网时代,运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解决了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最终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了价值中心作用,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培养了高素质的人才,实现了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余贵贤,金华.关于“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改革的多元思考[J].才智,2018(6):99.
[2]谢海燕.“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改革的思考[J].现代职业教育,2019(4).
[3]张帅.“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改革的多元思考[J].好家长,2018(31):246.
[4]陶银鹦.“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改革的多元思考[J].文存阅刊,2018(15).
[5]李东浩.关于“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改革的多元思考[J].现代职业教育,2018(29).
[6]樊玲.关于“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改革的多元思考[J].时代教育,2018(13).
[7]刘海.关于“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改革的多元思考[J].文存阅刊,2018(17):42.
李文元,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现从事学生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