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中的“双赢”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2月第34期   作者:杨莉
[导读] “深度学习”就是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
        杨莉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22小学,830000
        “深度学习”就是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深度教学过程来源于教师的活动设计,以及通过高思维含量的连续性追问,使学习过程呈梯度上升趋势,促使学生的思维逐步向纵深推进。教师成为学习活动的见证者、引导者和参与者,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把教师讲,教师问,学生听,学生答的时间有计划的“还”给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如何合理运用学习材料,发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活动,引发学生的“深度学习”呢?在“倍”的认识这节课中,我进行了尝试。
       
        只听一个声音从我身后冒出来:“2倍多1。”我心理顿时一喜,没想到他们会这样想。我赶紧回过头给了这个孩子一个笑脸,说:“你好棒!”我这样又画了另外一个  时,学生们兴奋地用更大声音喊:“2倍多2。”我跟着学生们一起兴奋起来,那么会不会有人说3倍少1呢?于是我停下来,放慢语速问大家:“还可以怎么说?”教室安静了几秒钟后,一个学生唰的一下举手站了起来说:“老师,我知道了,是3倍少1。”我激动极了,真的没想到他们会有这样认识,这并不是我预设的结果,他们可以去发现!可以去创新!我抑制住激动的心情说:“同学们,你们想得真好,你们真了不起。 今天我们先来解决  是  的几倍的问题,2倍多1,3倍少1暂时不解决,先存入问题银行。
         通过“倍”的认识教学环节,我再度从新“认识”了我自己和我的学生。从中我感悟到,在课堂中,有时不用语言的激励,一个动作,一个停顿,给学生时间和空间去思考,倾听他们的回答,及时调整问题,他们就会有2倍多2,还有3倍少1等新知识点的生成,这是我无法预设到的。在知识生成的过程中,我看到了他们在主动、积极地思考,在创新,他们的潜能是无穷的。在今后的备课中,我要充分的利用学生的资源进行教学,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这不正是双赢吗!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地看,聆听学生的发言,感受学生的所思随机调整教学设计,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的学习,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促使新知识点的自我生成。如“倍”这部分知识,下位的螺旋面是乘除法,“倍”这个面中除三量关系外,还有几倍多几(少几),上位螺旋面是①分数、②方程。知识的深度广度,可以依据课标和教科书,但这不是金科玉律,根据“用教材教,不是教教材”的理念,研究小学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研究学生怎样建构自身的认知结构,以学生为本,探索拓展的深度和广度,带领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参与有意义的数学学习过程,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逐渐成为既具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又有合作精神的学习者。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