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课本,以课堂小练笔架构读写桥梁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2月第34期   作者:肖巧玉
[导读] 课程改革倡导教师在教学中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肖巧玉
        河南省三门峡市阳光小学  河南三门峡  472000
        摘要:课程改革倡导教师在教学中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课堂小练笔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随机让学生写一些小片断、小段落,小学语文教材中安排了许多小练笔。课本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课程资源,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立足课本,以课堂小练笔架构读写桥梁,促进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本;课堂小练笔;读写结合
引言:
        小学语文教材中安排了许多小练笔,课堂小练笔具有篇幅小、形式灵活的特点,有效落实课堂练习不但能够让语文课堂更加灵动和亮丽,还能够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时立足课本,因文而宜,以课堂小练笔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多角度、全面思考问题,通过读写结合训练促进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提升。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小练笔的作用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写作教学要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愿意表达、乐于动笔。课堂小练笔具有形式灵活、素材来源广等优点,能够将读与写有机结合起来,在丰富学生语言和素材积累拓展写作内容的同时深化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立足课本,抓住课本中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边想边思考,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情感,用自己的语言整理文章的内容,通过多种形式进行练习,如续写、仿写等。课本编者在编排小练笔时,充分体现了练笔的层次性及练笔的衔接与过渡,全面落实课程标准中规定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感受课文中语言表达的精妙。课本中的文章文质兼美,安排的小练笔更是蕴含着编者的独特意图,通过让学生练习掌握抒发情意的方法。小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具有自己独特而丰富的思想,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小练笔的训练时,要准确把握练笔时机,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写”出精彩。
二、立足课本,以课堂小练笔架构读写桥梁的策略
1、充实课本留白练习
        中国人向来欣赏含蓄美,山水画中讲究留白,音乐讲究“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而精彩的文章也经常“留白”给读者留出想象的空间。小学语文课文中有些地方留有空白,而这些留白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极好的训练机会。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充分挖掘文章中的言而未尽之处,立足课本找准训练点,让学生以课文为依托,充分发挥想象进行课堂练习,这样不但能够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还能够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教师在引导学生对课本留白处进行补白时,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感受文本中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让他们在读中悟、在悟中写,通过补白使文章更加丰满。如在进行《桥》这篇课文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山洪暴发的视频,通过想象补白当时村民看到洪水暴发时的内心感受。接下来让学生细细品读课文,领悟“桥”的内涵。让学生思考如果自己面对老汉,会有什么话对老汉说,把最想说的话补充完整。再如,在进行《那个星期天》这篇文章的教学时,教师让学生认真品读文章,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想象一下“整个上午我就跟在母亲腿底下:去吗?去吧,走吧,怎么还不走呀?走吧……我就这样念念叨叨地追在母亲的腿底下,看她做完一件事又去做一件事。”当时的情景,并将其补白,从而让文章更加丰富。
2、在结尾处合理延伸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些文章的结尾处给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感觉,这就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教师在教学时不要将自己的理解强灌输给学生,不能限制学生的想象,要善于引导他们顺着故事的发展方向对文本进行合理的想象和延伸。如在进行《穷人》这篇文章的教学时,文章的结尾,渔夫说“……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而桑娜不动,渔夫感觉不解时,作者写道“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文章写到这儿戛然而止,而读者会急于想知道,渔夫会是什么样的表现,桑娜和渔夫会怎样对话?渔夫一家今后的命运如何?教师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对文章进行合理延伸,从而达到练笔的目的。
3、巧借插图练笔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许多文章都配有鲜明而生动的插图,课文中的插图会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起到补助文字之所不及的。插图是语文课本中的重要的有机组成,是根据需要编入的,称得上课本的“第二语言”。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借助插图,引导学生结合前后片段的内容认真观察细微之处,写下自己的想象。如在进行《狼牙山五壮士》的教学时,学生通过阅读会对五位壮士高大的形象产生敬佩之情。但是文章中并没有对五位壮士的外貌形象进行描述,但是文章中作者特地配了一幅插图。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结合导读,让学生试着描写五位壮士的神态、动作等。
4、通过仿写内化迁移
        模仿是学生的天性和本能,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就是让学生通过例子的学习学会举一反三,从而让他们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反复“含英咀嚼”,并进行仿写练习,通过仿写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促进他们写作能力的提升。语文课文都是精心挑选出来的,它们的构段方法和语言表达各有千秋,都可以作为学生学习的蓝本。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对各类文章的构段及表达方法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规律,并对他们进行多种形式的练笔训练。教师可以给学生选择与他们生活联系密切的课文内容,找出课文中与学生生活相似的内容,让学生仿照课文的表达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学生不但有话可说有事可写,还会在写作中感受到快乐,实现由读到写的迁移。如《骑鹅旅行记》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充分想象,如果是自己骑着鹅旅行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让学生按照课文进行仿写,在学生写完后并对其仿写进行交流和评议,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目的。
5、于情深处练笔
        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中的字字句句都流动着作者的“情”,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给学生创设一个有益的启示,或者激发学生灵感、唤起学生写作冲动的情境,从而达到课堂练笔的目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善于抓住文章中情感交融的练笔好时机,给学生精心设计写作话题,从而促进他们读写能力的提升。如在进行《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文章中的重点词句,让学生深深体会其中蕴含的感情,并让学生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再如在进行《那个星期天》这篇文章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抓住学生朗读重点句子时感受到作者看到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时的感受进行练习,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作者当时的感受,从而达到练笔的目的。
结语:
        小学语文教学中巧妙安排课堂练笔,不但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还能够提高阅读教学中写的密度,让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都得到提高。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立足课本,根据课文的特点,精心设计课堂小练笔,进行细致、针对性强的指导,突破习作教学中的重难点,为学生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戴苑玉.浅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抓好练笔点、提升习作力[J].考试周刊,2018,(27):38.
[2]赵阳春.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随文练笔初探[J].新课程研究(下旬),2018,(11):65-66.
[3]李永青.小学语文课堂"练笔"之我见[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37):39.
[4]李 科 ,郭迎华.用好小练笔?成就大文章——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拓展练笔的高效性[J].求知导刊,2018,(34):60-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