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红
贵州省贵阳市第七中学 , 550001
摘要:作文水平是学生语言能力的直观表达,在提升中学生写作水平的过程中,自评与互评是立足于语言综合能力而采取的措施,具有提升学生写作水平与作文教学效率的作用。因此,本文从中学生作文自评与互评的应用价值出发,探讨当前教师在学生作文自评互评中应采取的策略与注重的要点,旨在提升中学生的写作水平,促进其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中学作文;自评互评;作文写作
引言:自评与互评是认清自我,辨识他人的最佳手段,自评与互评广泛运用于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作文教学中,自评与互评可以让学生认清自身的写作水平,明白文笔的不足与优势,并学习他人写作亮点。《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中学生的写作培养目标,“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作文自评互评能够让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评价中来,进而体现民主与平等的思想,因此,必须加强教师在初中语文作文课堂教学中的自评互评引导,提升学生的自评互评能力。
一、自评与互评在中学生作文中的应用价值
(一)自评在中学生作文中的应用价值
自评是指自我评价,是一种出于客观现实对个体活动的公正评价,在教学活动中,自评是一种立足“生本”思想的教学方法,可以在效提升学生的主动学习性。中学生自评活动在作文教学中的开展,具有以下的重要意义:一方面有助于学生的能力定位,帮助学生脚踏实地的提升写作水平。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便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很多学生都不敢表达自我,尤其是成绩相对落后生,无法准确定位自己。而通过自评,不仅可以厘清作文中的写作亮点,利用换位思考的优势,让学生找到自己的优势,重树自信心,还能提升学生的文字表达与口语表达能力,综合提升语言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发现问题,提高解决问题,提升写作能力的主动性。写作历来都是语文学习中的难点,学生往往都是被动写作,更有甚者产生抵触心理,而在作文教学中开展自评,则可以通过活动转换,让学生更自主地接近写作,从而逐渐形成热爱写作的习惯。
(二)互评在中学生作文中的应用价值
互评是指互相评价,是两人或两人以上进行的随机评价活动,在教学活动中,互评是学生在教师给定的评分规模下进行的主观评价,是融入集体的一种有效途径。中学生作文互评是两人及以上共同参与的评价形式,公平性高于自评,因此,互评在中学生作文中的应用价值表现在:一是可以提升自我,在作文互评中,通过发现别人的写作错误或不足之处来引以为戒,或者看清他人作文亮点来弥补自身,取长补短,无论是哪种情况,都能有效提升自己的作文写作能力。二是在互评交流中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表达能力。作文本身便是文字凝聚与情感抒发的载体,以作文为主体的互评,能让学生之间树立起主动交流的意识,并在沟通中形成良好的写作氛围,并将之延续到其它课堂教学中。三是可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互评的结果会呈现在作文中,再经由老师查看批语,形成集学生个体、同学与教师于一体的作文评价,提高教师在学生评价中的客观性,进而使师生关系更加密切。
二、中学生作文自评互评策略
(一)重视学生自评互评引导
在中学生作文教学中,重视学生自评互评的引导是指在评价活动前的准备,同时也是开展作文自评互评的基础。一是加强自评互评的方法技巧指导,例如才会学生宏观上把握作文的亮点、重点、缺点与创新点,赏析作文中的优美词句、优质段落与写作结构,判断作文表达的思想情感与价值内涵等,总之让学生知道如何客观的去评价一篇作文。
二是完善作文的评价标准,衡量作文好坏的标准无外分数制与等级制,或者将两种结合起来:优秀为 90~100分,作文表现为层次分明、用词准确、语句优美,契合写作主题等;良好为 80~89 分,文章表现为用词考究,要点明确,写作自然与表达合理等;及格为60~79分,作文表现为结构完整、要点明确,没有大的错误,字数达标;较差为 60分以下,文章表现为句子不通、字数不够、要点不全、内容不明、错字连篇等。通过制定大致的评价标准,为学生作文自评与互评提供参考借鉴。三是给予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反思与分析,根据作文写作字数与内容,放宽自评与互评的时限,同时组成互评小组。
(二)深入学生自评互评过程
深入学生评价过程衔接了作文自评互评引导,是让学生树立作文评价的习惯,养成“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学习态度,进而在评价过程中发现他人写作亮点的必要环节。在中学生作文自评与互评过程中,教师可以加以点拨或干预。一是由于学生本身缺乏专业性的水平,导致对自己或他人作文无法正确认识的问题,因此,针对困惑部分,允许学生向教师反馈,并对其提供帮助。二是在学生作文互评中,还存在公平公正性问题的认识,尤其是主观性情感因素的影响,致命作文自评互评无法达到理想中的效果,因此,可能通过提高互评学生的数量,去掉最高评分与最低评分来规避险隘偏颇的评分。而对于不设分数的作文评价,可以要求划出优美词句,修改错误表达的方式来规范学生的自评互评。三是教师应该在自评互评环节开始前,为班级同学充分做好讲解工作,让学生在互评过程中积极主动向老师及其他同学请教,以客观的心态对学生作文评分,从而提升互评的公正性。
(三)实施学生自评互评鼓励
鼓励是维系学生活动持续进行的重要方法,在中学生作文自评互评过程中,进行一定的精神与物质鼓励尤为必要。在精神鼓励上,通过“你真行”、“评价到位”等来肯定学生自评或互评的结果,让学生打心底接受作文评价的模式;有条件的,还可以给予一定的物质鼓励,如一支笔、一粒糖等。但是应该明白,鼓励只是一种推进学生参与作文评价活动的有效途径,而不能当成是活动开展的目的,让学生清楚自评和互评的目的性和必要性,从内心接受这一做法才是中学生作文自评互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此外,教师实施鼓励需要注重以下两点:一是鼓励学生作出客观的评价,无论是对哪一篇作文,不能片面的只看优点或缺点,要秉持正确的态度对作文做出优劣两个方面的点评,同时注意用词的委婉,尊重他人;二是鼓励学生在能力基础之上对点评的内容进行尝试性的修改,例如采用口头告知或帖小纸条的形式,将作文中修改的内容写下来,如此全面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四)开展学生自评互评总结
对学生作文自评互评的总结是“画龙点睛”的作用,一方面,教师对作文的点评更具权威性,通过对学生自评互评的评语批阅,教师能够敏锐的发现每个学生的写作水平,并能以旁观者的身份对其作文自评内容与互评内容展开更加公正的点评;另一方面,教师的总结还可以起到弥补不足的作用,例如少部分学生之间存在的恶意点评,在经过教师总结后,更加公正的发挥作文评价的作用,激发学生改进不足,充分体验被尊重的感觉。当然,对中学生作文自评与互评的总结需要向学生灌输“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的思想,学生对作文的评价能力与写作能力是一起进步的,点评作文也能提升写作能力,充分展现即循序渐进的长期坚持自评与互评,才能达到写作能力提升的效果。因此,为了培养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思维习惯,通过评价总结设定一定的阶段目标,制定相应计划,从而杜绝一曝十寒的点评模式。
三、结论
综上所述,中学生作文自评互评对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有效帮助学生能力定位与发现问题。因此,在中学生作文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要全过程参与进去,深入学生自评互评过程,重视引导与鼓励,加强对学生自评互评的总结,从而不断优化作文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洪娟娟.浅谈学生自评互评作文六步法[J].散文百家,2019(12):129.
[2]谢丽华.作文教学评价案例分析:学生自评、互评[J].教师,2016(30):36-37.
[3]王晓庄.浅谈学生自评、互评作文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中学),2014(08):212.
[4]刘芳巧.自评互评有利于提高学生作文水平[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3(14):56.
[5]周宇玲.初中作文评改模式初探——“范评—互评—自评—面评”[J].新课程(上),2013(02):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