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艳
黑龙江省铁力市王杨中心学校 黑龙江 铁力 152500
“老师,我们组曹卫鹏的作业没有交,到现在还没写完呢!”第二小组的组长来交作业本,每次都是这样的汇报。曹卫鹏是我们班后这学期转来的学生,学生成绩很不理想,特别是语文,课文都读不下来,认识的字极少。每次写作业都很吃力,基本上就是不写作业,这样的学生在班级里活得很卑微,长时间就产生了自卑的心了,在班级和同学也不要说话,看到老师总是怯怯的走开,课堂上从不举手,加上写字慢,写得又难看。一想到这些,就让人头疼。和家长沟通,家长不但不配合,还极其不讲理,根本无法沟通。
开学的第一单元的作文,是写自己经历过的一件事。曹卫鹏就写了这样的一篇作文《转学》
我是一名来自虎林农村的学生,由于妈妈改嫁到铁力市王杨乡东风村,我只能随妈妈转入铁力市王杨乡中心学校上学。我原来的学校只有6名学生,老师除了上数学和语文之外,其他的课都不上,老师也从来不检查作业。我的学习成绩很不好,数学语文英语三科加起来都不到六十分。而我新到的这个班级,虽然也是农村学校,但是各个方面都很优秀。每天上学有校车接送,还有食堂和宿舍,课堂上也按课程表进行。最让我吃惊的是这个班的成绩特别好很好。我根本跟不上班级里学生的学习节奏,每天老师留作业或练习,我都不能完成,或者说我多数都不会,来这里上学,我压力山大。时间长了,班长就找我的家长。妈妈却说班长看不上我,欺负我是个外来的学生;老师也对我不好,也看不上我,说是她们难为我。其实我心里最清楚,并不是她们难为我,而是我真的不会做,完不成作业。我的老师很负责任,建立个微信群,有事就和家长沟通。妈妈却在微信里把老师给骂了,引起了其他家长的不满。妈妈的话让班长都很生气,更让我在班级里很难和同学相处。他们认为我妈太护短。我妈妈和叔叔更过分的是去教育局把我的班主任告了一状。哎,我都没脸面对老师和学生了,
其实妈妈对我的要求就是,我能吃饱、睡好就行,至于学习怎么样从不管的,我认为这样的生活就挺好的了,不像在爸爸那吃不好穿不暖,整天看不见爸爸。有时我也想好好学习,可我啥都不会,到六年级了才想学习,真的来不及了。我很苦恼,怎么才能和同学好好相处,怎样才能提高成绩 ?我期待学生和老师的帮助。
看了这篇作文,虽然错字连篇,但很让我受感动。没想到他幼小的心灵承受了这么多的事情,我很惭愧。
其实我们班级没有这样的学生,学习不好,家长还不配合,不敢说他,更不敢深管。只能等待孩子自己适应班级的情况,让班级的孩子感染他,和班级的孩子共同进步。还没来得及做这些呢?曹卫鹏就写了这样的作文。班级的学生是我从一年级带上来的,学习能力和文化水平都很高,班级里没有数语外三科加起来才60分的学生,一科成绩就超80分。班级里我采用的是学生自己管理班级以及学习的有关事情,只有大事我才参与。忽略了后转学来的曹为鹏。工作的失误让曹伟朋的学习生活感到困惑,也包含了曹卫鹏的期待和希望。
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是我的工作作风。我及时和班委召开会议,把这篇作文让大家欣赏了一下。我一直在观察孩子们的表情,不出所料,每个人的面目表情都很沉重,并没有一个人发表不堪的言论,他们知道一个道理,一个都不能少。抓住学生的心理,让他们想办法把问题解决了。不能小看孩子们,更不能小看农村的孩子,他们特别优秀,想出了各种办法帮助曹卫鹏。首先采用一帮一的方法,把学习优秀的孩子和曹卫鹏同桌,在有精力的情况下,多关注。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当小老师,主动给他讲课。我就把班级的学生组成学习帮扶小组,尽可能的帮助曹卫鹏,让他和全班同学一块前行。
其实我们班级没有这样的学生,学习不好,家长还不配合,不敢说他,更不敢深管。只能等待孩子自己适应班级的情况,让班级的孩子感染他,和班级的孩子共同进步。
是啊,等待也是一种美丽。她培养你的耐性;它也消融了家长和学生对你的偏见。我将继续等待学困生一点一滴的转变,等待他们在未知的时间里给我带来的那份惊喜。
孩子就像一粒种子,都有各种不同的发芽期。孩子犹如一朵朵花苞,都有不同的花期。因为有各种不同,所以才会有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我们才会在一年四季都欣赏到五彩缤纷的花朵。静下心来,用心用爱等待孩子慢慢成长。因为等待之后我们会看到默默的牵牛、小小的米兰,还有那高贵的牡丹。但是,无论怎样的花朵,都芬芳了我们的心田。其实,再顽劣的孩子也有优点,关键是我们能否看到这些优点,正像周弘教授说的那样,对于孩子的缺点,我们总是拿着放大镜去看,当然会激起他们的反感。如果我们能耐心地了解他,倾听他的心声,把简单粗暴的批评,苦口婆心的说教变成欣赏他,激励他,感染他,急之所急,想之所想,真正地弄懂他,用爱教育,一定可以转变他。“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已作为我的座右铭。为了我所热爱的教育事业,也为了我心中的那份爱,不断激励我在人生的道路上艰苦跋涉,用热血和汗水去浇灌一茬茬幼苗、一簇簇花蕾,用爱心去托起明天的太阳。有爱才有理解,有爱才有和谐,有爱才有希望!让爱永驻孩子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