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
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委党校 辽宁锦州 121400
摘要:当前,城市党建的内涵变得越来越丰富,在单位党建的基础上,衍生出了与城市社区组织建设相适应的社区党建,进而发展了城市新社区党建、“两新”组织党建、流动党员的教育与管理,工作手段创新以及农村新社区建设等方面的新内容。农村党建与城市基层党建相对应,具有丰富的经验、方法和成熟的制度。因此与农村党建相比,城市基层党建要在拓展性与创新性有所突破,具有较强的研究和探索价值。
关键词:城市基层党建问题;公共组织理论;对策分析
引言
通过借鉴公共组织理论,研究当下如何推进加强城市党建基层工作,目的是提高党建工作在城市的覆盖率、相关性、有效性以及党的城市基层组织的治理能力和执政能力,加强党的建设在城市的辐射作用,形成一个系统的、大规模的党建模式,为实现党对城市,乃至全局工作的有效领导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1 街道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体制机制设计缺失、系统推进不够的问题
(1)街道体制改革总体进展较慢
目前街道体制改革正在进行,还没有实施到位。因此,街道党工委的协调四方、区域统筹的定位及功能还没有发挥出来,改革决心不够大、行动不够迅速有力,一些地方上级职能部门不愿给街道社区放权,担心改革后影响干部队伍积极性。
(2)问责机制不健全
街道党建联盟虽经常一同参与街道组织的各项活动和学习,积极性很高配合的也很好,但受多重因素影响,能为百姓提供的服务仍有限,上级问责停留在街道和社区,针对其他不同领域党建工作开展不力,问责机制需要加强顶层设计。
(3)城市基层党建促社会治理研究不够透
社区党委班子力量还需增强,社会微小问题治理还不够深入,在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还没有实质性突破。调研发现,社区干部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甚至个别社区党委的书记、专职副书记对于城市基层党建的认识还停留在在职党员进社区、与企事业单位联建等老思想上。虽然搭建了区域化党建联盟平台,不断壮大组织覆盖队伍,但没有很好地将党建工作与街道各项重点工作有机融合,有“抓大放小”的倾向,资源和力量向辖区大单位倾斜较多,对小企业关注不够,基层单元的内生动力激发的不好。
1.2 街道社区党组织政治功能发挥不强
街道责权不对等的问题比较突出,切实有效的制度体系没有真正形成,束缚着街道统筹协调的功能发挥。属地管理难度大,许多机关单位及驻区单位不受街道条块制约,共驻共建意识还不强,重视程度不够,虽然行政属地驻在街道社区,但关系互不隶属,认为城市党建和基层社会治理是街道社区的工作,被动应付。部分企业有行管部门进行管理和指导工作,属地管理多是行政执法、安全生产等内容,开展党建活动时,存在“各自为政、各抓各的”和“门难进、人难找”的现象。部分单位甚至有“单向索取”的现象,仅仅在发展党员和年底党组织、党组织书记评优评选活动中表现积极。
1.3 基层基础保障薄弱
街道、社区的党建人才严重不足且存在不稳定性。街道专职党建工作人员仅3人,并且实际上每个人都身兼数职。虽然社区人财物总体保障水平有了较大提升,但人财物的分配上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比较突出。社区工作“机关化”严重,在访谈中,很多社区干部都“诉苦”现在社区负责非常多的事务性工作,疲于应对,除去网格长和网格员,日常在社区报各类材料、填写各类报表的人员不超过5个人,开展党组织活动时常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当前,社区骨干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特别是社区书记人难选、人难留,设立了专职社区副书记但也分身乏术,能力素质亟待提升,总体上还难以适应新时代城市基层治理创新的要求。
2 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的建议
2.1 强化基层党组织领导,着力推进四级联动
一是城市基层党建既是系统建设,也是整体建设,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主要负责同志的重视和参与是至关重要的。城市范围内的各个区域、各个行业都涉及到基层党建,各级党组织要充分发挥统筹领导作用,通过组织这条纽带把所有单位紧密联系起来,通过资源信息共享把大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通过服务群众把服务合力凝聚起来。二是发挥街道党组织核心作用。现阶段街道党组织力量过于分散,过多精力都用于“鸡毛蒜皮”的小事,反而对本区域全局的重要工作、重点问题、重大事项落实不到位,街道统筹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对此,街道党组织应该通过完善党组织决策机制、与区直机关现场办公、督促检查工作等方式,统筹各方力量抓好重大事项落实。
2.2 资源整合共享,实现上下联动
要努力推动社区、企业、单位互相联动,从各自独立到荣辱与共,要在融合中共赢,在共赢中发展。街道社区首先需要联结的是体制内力量,绝大多数的单位、行业党建基础好,能够有效贯彻市区党委的意志,最容易达成共识,也最有条件共同行动,街道社区、单位、企业党建互联互动,实际上构成城市基层党建的主要框架,有了这一条,城市基层党建的基本面就有了,服务群众的“供给侧”就有了保证。增强共驻共建意识,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积极探索互联互动的实现途径。
一要坚持政治引领。省市区委要出台相关文件,凝聚街道、社区与辖区各单位思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打破体制壁垒,规范有序的推进城乡互建、区域共建、地企联建、楼院同建。
二要加强组织连接。加大街道、社区、企业、驻街单位人才互换培养力度,大力培养多功能型党建业务专干。探索推进街道、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制,要鼓励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如辖区派出所、上级机关单位的党组织书记等)担任街道和社区兼职委员,坚持长期召开企事业单位与街道社区联席工作会,确保党组织属地共建制度落地开花。
三要增进互利共赢。要积极促进辖区内街道办事处,社区和其他党组织之间的双赢合作,签订党建服务项目,建立供求清单台账,列出双方的需求和资源,取长补短、互相帮助。依托社区服务中心,开放平台创建,整合辖区内共建单位的资源,提供互助式服务,实现党建与发展共赢。
四要加强党员教育。要转变党组织观念,增强群众意识,引导党员进行自我管理,完善社会参与机制,完善党领导的民主协商机制,党群组织要常常与群众紧密联系,组织群众活动多参与各项活动,掌握党员思想动态。
2.3 推进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新兴领域中有许多新媒体行业、互联网行业,从业人员大多是年轻人思想前卫、生活方式新潮,要通过“线上+线下”的各项党组织活动,把党建工作渗透到业务工作中。街道社区要与市场监管、民政、教育、司法等相关职能部门建立信息动态沟通机制,共同开展党建活动,增强党组织在青年人中的凝聚力。
2.4 强化硬件支撑,完善服务功能
加强社区公共服务用房建设和升级改造,强化硬件支撑,与旧城改造、城市建设管理、城市亮化工程等通盘考虑,与绿化美化、健身路径、可视化党建、停车场所等周边环境打造同步推进。从走访调研的结果来看,党建抓的好的社区,一般社区办公面积都比较大,为党建工作开展及形象展示提供空间保障。街道作为建设改造提升的主体,要履职尽责、积极而为、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统筹规划、整体推进。
3 结束语
城市基层党建与每个人的衣食住行、医疗教育、生活环境都息息相关,要推动整个城市基层党建系统顺利运转,实现党建引领城市治理,市、县(区)、街道、社区这四级党组织必须实现贯通,要紧密联动起来。同时能够深刻的感到,城市治理不仅仅是政府的事,也是驻区单位、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社区居民的事,在上级的高度重视和指导下,各单位各部门每个“零件”密切相互配合,发挥特色优势,服务回报社会发展,这个大型“机器”才能真正运转,解决居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切实关系到每个人的利益。
参考文献:
[1]宋敬业.深化城市基层党建的五个着力点[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7(10):43.
[2]杨媛.推进城市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J].美丽中国,201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