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军
吴江盛泽中学 江苏省 苏州市 215228
摘要:在高考语文作文中,虽然每个地区的作文题目不同,但题目的设计理念都是一样的,那就是从人们身边的生活出发,反映社会生活、道德人心、以及关注人们的成长过程。在这种高考作文题目的模式下,可以看出每年各地都会出现很多优秀的作文,但与此同时,也有很多学生存在作文题目看不懂、作文字数写不够的现象,从而导致学生在高考作文中,作文间的分数可以拉开很大的距离。但由于并未有针对高考作文学习的课程或者门类,使得高中作文分类参差不齐,各种违反作文任务要求、脱离高中生写作实际的作文常常出现。而提倡的“生态化”高中作文也越来越偏离原本的概念,本文就作文教学中生态意识培养策略来进行探讨。
关键词: 高中作文 生态意识 实践
引言:在高中作文教学中实施生态作文教学是提高学生作文写作水平的方法之一。一节有教学质量的作文课应该可以帮助学生理清作文思路,找出学生出现读不懂题目的原因,提高学生们对于文字的积累与运用能力。但在当今的教学环境下,有些学校根本没有设立作文课程,即便设立了作文课程,部分高中教师也只是粗略的讲一讲自己对于作文题目的理解以及写作方向。不利于提升学生生态作文创作意识,不会注重培养学生自身对于题目的理解,久而久之,学生还是无法掌握写作的诀窍,教师只是关注对作文题目的分析讲解,从而忽略了应该让学生们讲出自己对于作文题目的理解与认知。所以致使学生在听教师讲解时,将教师对于作文题目的理解带入写作中,当离开教师,面对一个新题目时,依旧没有写作的思路。
一、生态意识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高中作文教学的“生态”写作指的是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没有受到他人的影响,也不会受他人的指导被迫修改作文思路,学生可以通过在日常生活中对周围事物的观察,或者对某件事件的有感而发,使用精准的语言将自身的情感进行表现。然而当今高中作文的教学模式不利于生态化作文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着问题。
1.可利用的素材不够
高中语文教师在开展作文教学过程中,所选取的教学内容一般都是来源于各种教材当中,但是这些内容并不一定适合学生们对于作文的需求。高中阶段学生们每天的学习任务量都很重,繁重的课业使学生们没有精力和能力去参加其余的活动,每天都是相同的学习环境,致使学生们头脑中的灵感很少,可供选择的作文素材不多;还有一方面的原因是,教师本人对于作文的重视程度不高,很多高中教师会认为作文写得优秀与否,完全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写作功底,教师缺乏对作文教学的创新意识,作文教学太过于形式化,“生态”意识在学生的写作过程中得不到发展,导致学生对作文更加不感兴趣甚至是排斥写作文,所以开展适合学生自身的生态作文教学环境对于提高学生作文写作水平是十分有必要的。
2.对作文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深
高中阶段对于学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阶段,高中语文教师在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训练时,学生从看到题目、思考题目、产生作文思路再到最后的完成整篇作文,这个过程是需要很多时间的。
部分高中教师为了省出时间让学生们学习别的内容,就会缩短学生写作的时间,减少写作的篇幅,长期以来,学生写作“生态”意识欠缺,作文写作水平还是依旧得不到提升。产生这样现象的原因就是教师对作文教学的重视程度不高,力度不够大。同时忽略了学生在语文高考中,作文是最容易拉开分值的题目。有些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还存在过于重视作文教学的多样性,会向学生讲解各种作文类知识,导致知识点很分散,学生无法明确哪些是重点,从而造成“竹篮打水一场空”的现象。
3.教师对于作文的指导力度不强
在高中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也会把相应的时间留给学生们完成作文,可是在学生完成作文之后,没有及时的对学生作文情况进行评价与指导,所以导致学生每次写完作文后,能力得不到任何提升。有些学生在进行写作时,教师过于干涉学生的写作思路,导致学生根本不知道到底要怎么完成“生态”作文写作内容;还有些教师过于放任学生,认为学生如果不主动提出问提,对于作文就可以不需要进行讲解。这些情况的发生都来自于教师对于学生作文的指导力度不够强,作文成绩的提高不是短时间之内就可以完成的事情,这个过程是需要学生的不断积累以及教师及时的指导才可以完成的。长期以来,对于学生作文的指导力度不够,就会形成学生更加厌恶写作,从而造成写作成绩持续下滑。
二、高中作文生态意识培养实施策略
1.确定合适的教学内容
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教材中会提供作文的内容以及要求,但却没有提供在教学过程中具体的实施方案,这就需要高中语文教师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能力,制定出适合学生当下阶段的作文教学内容,不要偏离学生可接受的范围,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从而进一步确定教学内容。
例如在讲解作文的开头该怎么写时,教师可以直接给出三种常见的写作方法:第一种叫“直接引入法”,意思就是在作文的开头不加任何修饰,直接引入主题;第二种叫“设置悬念法”,在作文的开头,给读者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第三种叫“引用名言法”,在作文的开头引用和作文中心思想相符合的名言名句,既论证了作文的中心思想,又为作文增添了几分文采。
2.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
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要注意生态作文的素材不仅来自课本教材之中,还可以来自于视频、报纸杂志中,更主要是来源于生活之中,而这些素材来源更具有真实性与可用性;学习的形式也可以从单一化转为多元化,比如小组之间进行合作、师生间相互沟通交流等形式,在开展生态作文教学过程中,场地不仅局限在教室,可以在操场、活动基地等一些方便学生产生写作灵感的场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生态作文写作习惯的养成,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作文生态意识的培养要求学生们在进行写作时,必须要立足于生活,写作灵感起源于生活,基于这样的要求,学生写出的作文才更具有真实性和生动性,教师在学生写作过程中也不要扼杀学生们的写作灵感,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建立在学生写作之上。适合学生在“生态”视野下完成高中作文的教学方法还有许多,这需要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发现与研究,进而提高学生们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柴俊秀. 浅谈高中生态作文课堂教学的建构[D].华中师范大学,2012.
[2]韦伟. 社会热点新闻课程资源融入高中作文教学实践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
[3]刘燕. 原生态写作教学实践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7.
[4]郝梓均. 高中作文教学生态群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