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爱华
四川省大英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邮编629300
摘要:教师专业共同体是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协同共进的表现,也是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作为中职语文教学共同体的发展,要形成对于传统语文教学单一化的突破,利用教学团队的协同力量,做好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共同促进,掌握新方法、创造新思维,实现中职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中职语文;愿景牵引;教学共同体
一、实践研究的重要意义
(一)传统教研形式无法满足于教师专业化发展需求
作为传统中职语文教学工作内容,侧重于对教材、教学方法以及学生成绩的研究,过分强调教师个人在教学中的能力施展而未充分考虑教师整体能力发挥,由此而形成教师共同愿景的缺乏、教学科研活动的表面化、教学主体的单一化等现实问题。这就需要进行多学科综合性的教学教研教改工作,集群体智慧和思维,做到“语文+其他学科+实践”的模式,使语文学科的教学方法,与学生学法得以改进,使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得以提高,实现中职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
(二)中职语文教学的形势需要融合不同学科
作为信息技术时代发展的今天,知识融合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学科发展趋势,并且是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中职语文教学所包含的其他科目元素内容较多,诸如法律、哲学、历史等,单一教学模式无法做到融合性知识的教授,只有通过集思广益、发散思维,才能做到学科互通、彼此借鉴。[1]
(三)“互联网+教育”需要中职语文教学方法的复合性提高
伴随着“互联网+教育”的广泛推行,中职语文教育方法的复合性也亟须提高。作为传统粉笔加黑板的简单授课模式,已经逐步无法适应信息时代技术对于中职语文教学方法改进的水准,需要通过互联网不断整合信息资源搭建教学方法的复合性构架。作为每一位授课教师,也应当在改革的进程中不断进行自我素养的提升,从而形成教学方法的水平与能力的提高,为学生在中职语文学习过程中做好引路人、铺路人和奠基人。例如,通过豆瓣、天涯等信息量较为丰富的网站,获取课程体系所需要的优秀文章,由授课教师作为学习的引领,帮助学生分析文章所构建的体系、描述的内容、写作手法的归纳,增加课外阅读量的同时也能够获取较为广泛的语文学习内容。
二、教学共同体构建原则
(一)加强合作共享
作为教学共同体最大的特点,就是要通过合作共享机制,形成教学内容信息化、教学手段多样的互通合作,构建起相互借鉴、相互启发、相互支持的共同体形式。
(二)创建激励评价机制
有了激励的评价机制,才会有更多的成绩在教学共同体的促进与成长中展现出来。无论是教师职称认定还是人才培养,也无论是科研立项还是绩效考核,都应当在激励评价机制方面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能够让每一位教学共同体成员感受到合作共赢、共同奋进所带来的受益。[2]
例如,通过互联网的形式,由学生和教师进行评教活动,侧重于对教师师德师风以及授课水平的认定。以此作为教师年终实践教学奖励机制参考的依据。此外,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形式进行科研课题选择的网络信息资源收集,以钉钉、腾讯会议形式开展科研探讨,形成科研团队,攻克科研难题。
(三)加强学科互通
在中职语文教学共同体的改革发展中,要积极吸取不同学科背景人才对于语文教学的建议和意见,构建起学科互通的中职语文教学共同体的“智库”,是学科交叉的真正效应落实到共同体的发展和改革过程中。例如,以学科互通作为内容,构建互联网融合机制,加强学科信息内容共享机制,利用“智库”系统、刊物查询系统,将学科互通所需要的相关信息内容进行类别化区分,为学科互通提供便利而有效的共享机制。
三、中职语文教学共同体的实践策略
(一)理念价值观——合作、共享、成长
作为中职语文教学共同体的构件,应当在充分尊重每一名成员个性特点的基础,充分发挥个人特长与优势,形成“合作、共享、成长”的发展理念价值观。通过共同构建目标,是每一名成员的思想情感、观念意识能够统一到共同体构建与发展的目标与价值观当中,形成教学任务的使命感、负重感,产生共同体应有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在理念价值观的正确引领下,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展现出勠力同心、全力以赴的精神气势。[3]
(二)利用好“互联网+”技术手段,全面拓展网络环境下的教育资源
“互联网+”作为信息时代技术在社会各行业的广泛推广已经成为趋势。作为中职语文教案教学共同的发展,也需要对“互联网+”技术予以广泛采用和深度探析。“互联网+”成为语文教学全新的意识观念与方式,诸如“微课”、“翻转课堂”、“慕课”等形式的出现,为中职语文教学共同体的教学方法诸如新的生机和活力。新时代的学生在获取知识的手段和途径方面,更具有信息化特征,诸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多种终端载体已经成为教育信息资源唾手可得的便利条件。但作为缺点也较为明显,例如碎片化学习时间、难以辨别莨莠的信息资源等,也为“互联网+”发展环境下学生学习效率与成果性构成挑战。因此,利用“互联网+”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工作开展中,应当建立起完善的保障机制,促进学生对于优秀语文资源的深入和广泛的学习。例如,通过建设文学作品线上资源库、建设优秀语文教学资源库、构建学生学习云平台等形式,有效帮助学生进行良性化、价值观化的教育。
(三)坚持以科研为支撑,形成教研相结合,助力中职语文教学共同体专业化发展
作为学校,科研是不可回避的发展与攻坚的事实。作为中职学校教师,也应当在以课堂教学为主战场的同时,打好科研攻坚之战,形成以理论促进发展、以实践指导理论的相互作用。作为中职语文教学共同体,不仅要在教学方式方法的研究中心形成团队协作,更应当在科研工作中构成协同力量。以科研课题的研究与实际运用,增进教学共同体的合作意识,在实践中开展改革创新,有效助力中职语文教学共同体更加专业化发展。
四、总结
充分利用教学共同体的积极效应与作用,对于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性意义。基于愿景牵引下的中职语文教学,也应当注重对于教学共同体的研究、发展、创新与实际落实,为中职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培养以及人才塑造构建起科学化、严谨化机制。
参考文献:
[1]卢军.高中语文集体备课的困境与超越[J].课程研究,2015(10)
[2]朱连云.学习型教研组创建实务[J].中小学管理2014(11)
[3]丁钢.教师的专业领导教师团队计划[J].教育发展研究,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