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语文素养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35期   作者:陈云
[导读] 现阶段,我国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已经逐渐认识到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弊端,并且进行积极地探索与优化
        陈云
        安徽省滁州市实验小学 239000
        摘要:现阶段,我国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已经逐渐认识到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弊端,并且进行积极地探索与优化。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方向应当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提升语文素养为主,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教学内容中蕴含的优良品质的影响。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素养;培养策略
引言
        语文学科素养顾名思义就是在语文方面的修养,主要包含对语言的积累、对语感的培养、对良好审美观形成的促进、对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等几个方面。总而言之,语文学科素养涵盖了语文的听、说、读、写、用五个方面,目的是释放学生的智慧潜力,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而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由儿童期向青春期过渡的关键时刻,求知欲发展得很快,独立意识大大增强,在此阶段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养成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一、语文素养概述
        语文素养不仅体现在语文分数上面,更重要的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语文综合素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语文基本知识和能力、语感和情感感悟、思维和道德素养。下面我们逐一进行分析:首先是语文基本知识和能力。语文素养肯定是要以基本知识和能力为基础的,语文素养的提高需要基础的认字、写作和阅读能力。其次是语感和情感的获取。在拥有了基本的学习能力之后,接下来就要对学生的语感和主旨思想的领悟能力进行培训,教育学生怀着感情朗诵文章的能力,从语句中领汇作者当时情感,让呆板的文字活起来。最后是学习思维和道德素养。语文教学的高级境界是培养学生优秀的学习思维和高尚的道德素养,从而为社会提供优质人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教学的全面性,不可单一地关注学习成绩,要加强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
二、当前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所存在的部分问题
        在教学中,一些小学语文教师不重视相关培训工作的程度,甚至故意忽视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他们对语文考试成绩和学生语文成绩有着狂热的追求,为学生安排了大量的语文习题和练习,过分强调学生背课文的重要性,甚至学生的课后时间都被老师“征用”了。在课堂上,教师和高年级学生之间缺乏相应的交流,学生很难第一时间理解、解决和反馈学习语文过程中的问题。在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困惑和困惑,甚至出现了高分低能的不良现象。有的老师固步自封,难以与时俱进。他们不适当地应用计算机工具、多媒体设备和相关的先进教学理念,过度依赖PPT和讲义,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习方法僵化,缺乏学习语文的动力,甚至害怕和讨厌语文老师。上述问题的存在对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广大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密切关注这些问题,以便更好地解决相应的问题。


三、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语文素养的培养方法
        (一)转变教学方式
        为了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能够真正实现语文素养的培养,教师要改进与转变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确定正确的教学方向,真正实现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教学模式。另外,教师要意识到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性,积极学习先进的教学思想,并且总结每一阶段的教学经验,规避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完备的语文教学体系,系统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无法真正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只能通过被动地学习来获取知识,因此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得不到显著提高,学生也不能通过语文课堂教学学习到其中蕴含的思想品质,更无法提升自身的语文学习能力。教师要真正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高年级语文教学的核心,积极通过教材内容与相关教学资料挖掘文化内涵,扎实学生的文化底蕴,切实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例如:在进行写春联的相关实践活动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入千家万户,寻找相应的春联,探索关于春联的内容。在此过程之中,不仅丰富了课堂的教学内容,还使得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了有效地培养,学生可以按照字数、对仗、平仄等规律进行相关春联的制作和设计。很多学生在此过程中激发了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从而使得教师的核心素养培养策略得以有效渗透,取得了相应的教学成果。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小学时期是学生开阔思维的起点。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唤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起点。在语文教学中,要依据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创设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情境,触发学生的情感,引发学生思考。例如《夏天里的成长》一文,作者选取了绿蔓、竹林、高粱、稻秧、甘蔗等生物的生长情况和水、瀑布、河、铁轨等没有生命的物质生长情况来描写,进而突出“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一中心。其中,有几句俗话“不热不长,不热不大”“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特别有生活情趣及哲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做批注,体会引用俗话的语言之美,体会作者提醒大家“人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的用意之美。。
结束语
        教师要重视高年级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工作,积极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相关的实践策略并分析总结经验,转变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在语文课堂中加强师生互动,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实际和心理状态,因材施教,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使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任务得到有效落实,切实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健.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路径[N].江苏教育报,2019-12-27(004).
[2]颜廷安.基于评价视角的小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策略研究——以大连市2019年语文检测试题为例分析[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9,35(04):45-47.
[3]孙莹.关注学生思维发展,提升语文核心素养[J].教育观察,2018,7(24):51-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