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树强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教师发展中心,广东 清远 511500
摘要:现代文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的方式得到了极大的创新与改进,利用多媒体以及微课等信息技术,能够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拓展初中学生的知识面。本文分析了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的作用,提出了信息技术应用在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中的策略,以便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作用;现代文阅读;初中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初中语文教师要在扎实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等方面加以强化,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阅读和思考的机会。借助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为现代文阅读增添更多的趣味性,激发初中学生对现代文阅读的兴趣。
一、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突出作用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初中语文现代文教学的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师生之间也可以通过课堂交流或者线上交流的方式,随时帮助学生化解语文学习中出现的困境,进而加强初中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首先,信息技术的作用体现在其具有丰富的教学资源,能够延伸学生的知识面,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使得语文阅读的范围更加广阔。同时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可以创新出更为丰富的的现代文阅读教学模式,学生的能动性会更强,也可以展示出初中学生的个性和特征。其次,信息技术推动了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进程,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目标,教师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秉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这样才能够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并且信息技术还可以为学生营造出轻松与活跃的阅读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视频的展示帮助学生形象化与直观化的理解阅读内容,形成清晰的阅读思路,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开展多元化的语文现代文阅读奠定基础。信息技术在初中现代文阅读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极大的增强阅读教学的水平,也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加以培养和提升。
二、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深度整合的策略
(一)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增强计算机运用能力
教师是语文教学的引导者,教师的专业水平以及职业素养会在很大的程度上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产生影响,因此在信息技术的发展下,教师要对自身的计算机使用能力进行加强,充分的认识到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通过结合现代文阅读的内容以及初中学生的兴趣爱好等,为学生搭建出适合的教学方案,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现代文的情感表达、语言应用、作者创作的背景、文章的架构等,这样才能提升初中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其次,教师要不断的学习计算机技术,对多媒体、微课等教学平台要有全面的掌握,为学生开发出更多的现代文阅读教学功能。比如:在《邓稼先》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先使用计算机技术为学生搜集关于邓稼先的资料,科研事迹以及成果等;或者使用多媒体展示与邓稼先相关的影视资料的片段、图片或者小视频等;让学生对邓稼先能够有初步的认识,然后引导学生深入到文章的阅读中,分析文章的整体架构和写作的思路,并对人物的描写方式以及写作特征等加以分析。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掌握更多的现代文阅读技能和方法。
(二)教师要把信息技术渗透到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的多个方面
首先,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营造出开放的阅读环境,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和思考。比如:在学习《苏州园林》一文时,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歌曲《高山流水》或者一些古典的音乐,并展示苏州园林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随着舒缓的音乐观察苏州园林的建筑风格、样式以及蕴含的文化、美学等;同时在多媒体教学课件中,需要引领学生进入课文阅读时,从作者采用的写作手法、写作顺序出发,让学生感受“小桥流水”、“亭台楼阁”这些江南水乡的特色,了解其建筑的布局和景物之间的结合。再通过细致的“门窗雕刻”图案讲述中国传统文化中雕刻技艺的高超和传承,了解美学和建筑的有机结合。或者教师将阅读学习的主导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举例谈谈自己旅游过的具有江南特色的建筑景点,再整理出关于苏州园林的经典故事让学生加深印象;延伸出中国建筑的地域特色,江南园林景观的主要元素,并分析匠师们因地制宜的建筑风格。信息技术营造出阅读氛围,使得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更强,激发了学生对现代文阅读的兴趣。
其次,教师还应该将信息技术与现代文的阅读活动有机结合。
初中语文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固定的课堂中,还需要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开展多元化的阅读活动,让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现代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比如:在《最后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布置预习的作业,让学生借助信息技术搜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创作背景,作者的生平事迹等,然后将搜集的资料进行整合在课堂上分享和展示。或者教师也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阅读小组,分别扮演出文章中对应的人物角色,这样就会构建出直观的现代文阅读思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人物形象,体验作者的情感表达。
第三,在现代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还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并善于利用数据对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能力进行全面的分析,尊重学生在现代文阅读中产生的差异性。帮助学生及时发现阅读中出现的不足和问题,进行全面的加以解决,营造出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学生才会对语文学习更感兴趣。同时教师还应该在互动和交流中,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利用信息技术搜集一些具有趣味性的现代文阅读内容,调动学生的阅读热情。
此外,教师也可以利用微课等教学平台,为学生制作十分钟左右的现代文阅读课件,并在其中拓展阅读的内容和范围,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同时在微课的教学中教师还可以进行在线互动,学生可以将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与教师和其他学生讨论;并且在微课教学中还有课后练习模块,教师也可以对学生的阅读水平进行检测,进而发现学生的阅读问题,这样就可以展开针对性的化解与突破。比如:在阅读《故乡》时,教师就可以采用微课教学课件,让学生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掌握,并设计出对应的阅读课后练习,学生完成之后直接上传到教师平台中;这样就可以突破传统课堂的局限性,学生利用手机或者电脑就可以进行阅读学习。信息技术在初中现代文的阅读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也使得学生对现代文的阅读兴趣更加浓厚,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阅读技巧,因此教师要进一步挖掘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提升现代文阅读教学的效率。
三、案例分析
语文学习需要学生不断的积累和应用,在素质教育下,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要展示出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文章的架构以及内涵。以《社戏》为信息技术应用下,现代文阅读教学作为实践案例,教师可以先利用互联网搜集与鲁迅先生相关的资料,包括生活的时代,创作的特色以及生平事迹等;然后将其制作成为多媒体课件,并进行展示引导学生了解鲁迅先生,这样为展开文章的阅读奠定基础。
然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文章的架构进行梳理,对作者的写作思路进行分析,体会作者的写作情感,并抓住文章的细节描述以及意境营造等。如:“在停船的匆忙中,看见台上有一个黑的长胡子的背上插着四张旗,捏着长枪,和一群赤膊的人正打仗。”“然而我的意思却也并不在乎看翻筋斗。……立刻又出来了一个很老的小生。”这些语句中鲁迅先生将社戏的情景描绘的淋漓尽致,对人物的刻画入木三分,通过细致的动作描写,呈现出了热闹的社戏场景。教师可以结合这些意境的描写展示对应的视频或者图片等,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营造出更加轻松的阅读氛围。同时也可以在多媒体或者微课中呈现出文章的思维导图,让学生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探究,分析文章中的人物形象,梳理出文章的脉络。
其次,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师还应该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的现代文阅读的范围加以延伸和拓展,丰富学生的语文视野和知识面,对学生的文化修养、精神境界等方面进行培养。如:搜集鲁迅先生的其他作品呈现在现代化的教学平台中。如:《朝花夕拾》、《呐喊》、《彷徨》、《孔乙己》、《少年闰土》等,通过对比阅读和分析,学习写作的技巧,掌握现代文的写作方法。这种将自主阅读探究、多媒体以及写作等相结合的方式,极大的转变了以往阅读教学中单一讲述的形式,激发了学生对语文阅读的积极性,展示出阅读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在学生自主阅读和探索中,教师还要加以引导,帮助学生化解阅读的难点,并通过设置阅读任务的方式,掌握学生的阅读水平;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样初中语文阅读的教学质量才会更高。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初中现代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掌握信息技术的优势,通过营造阅读氛围和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并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首先,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对学生在现代文阅读中出现的不足和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心理的特征等,为学生展示出个性化的阅读教学方案。其次,教师还要将信息技术融合到现代文阅读教学的各个层面中,鼓励学生有效预习,积极思考,掌握现代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同时信息技术也可以拓展阅读的范围,丰富学生的语文视野,因此教师要对信息技术加以重视。
参考文献
[1]颜丽玉.基于信息化视野下的初中语文现代文教学模式探究[J].考试周刊,2020(54):41-42.
[2]杜国生.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整合的思考[J].天津教育,2019(33):65.
[3]华晓慧.思考如何在初中现代文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J].课外语文,2020(24):69-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