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启荣
江西省万载中学 江西 万载 336100
摘要:高中阶段是学生思想观念和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的学生生理发育愈渐成熟而心理发展却相对落后,所以高中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思想观念和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语文课程中蕴含丰富的知识和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这是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也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需要。本文针对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探讨分析。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高中生;语文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是语文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也是新时期高中语文教学工作的重要教育内容之一,语言的发展和思维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学生能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活动中想象力的运用,对基本语言现象和文学形象的辨析、比较和归纳,可以有理有据,条理清晰的将自己的发现和观点表达出来,在通过各种语言形式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准确、生动、有逻辑性的表达自己的认知,还可以运用批判性思维对语言作品进行审视,通过对其中语言现象和文学现象的探究,形成自己对语文的认识和思维。
一、利用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思维发展的主要途径就是让学生产生思维冲突,当学生自身已有的认知与新知识存在冲突的时候,学生就会活跃思维进行积极的探索,在这样的不断的调整和完善中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高中语文教学中认知冲突的引发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新知识与生活经验的认知冲突、已掌握知识与新知识的认知冲突、学生之间不同的观点激发的认知冲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材内容充分利用这三个容易产生认知冲突的点来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的兴趣和欲望,以此来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升[1]。比如:在学习《师说》这篇文章的时候,学生在确定文章论点的时候,最提出不同的意见,“传道授业解惑”“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学者必有师”这三句话是学生常会认为是论点的句子,这时候就出现了学生主体间观点不同的矛盾,教师就要把握住机会,将三个观点的学生分成三组进行讨论和辩论,学生通过结合文章中的内容寻找论据,最后得出正确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而学生在讨论和探索中就会产生思维的碰撞,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能让学生在参与讨论的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和审视,认识到自己想法和观点的片面,进而实现知识的高质量学习。
二、利用自主合作教学,促进学生思维发散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句话是说别人的言行举止,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学生学习中最忌讳故步自封,要以一颗自省、好学的心不断的丰富充实自己。在培养思维能力的过程中也是如此,一个学生的思维发散与进步空间是有限的,但是多个学生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就可以实现思维的发散、拓展与碰撞。这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利用自主合作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2]。比如:在学习《拿来主义》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通过学习小组之间的自主合作来讨论、研究这篇文章的艺术特色,学生在对文章反复的阅读和研究中会发现鲁迅先生的这篇文章用了很多形象的比喻,用比喻来论证抽象的道理,很容易理解。而且鲁迅先生的杂文总是可以一针见血的指出事物的本质,并尖锐的提出问题。这两点学生会在学生小组不断的分析中总结出来,学生的思维也在这个过程实现提升,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自主合作教学中教师不可置身事外,要及时给予学生引导和指点,就像很多学生不会发现《拿来主义》中鲁迅先生在谈论文化以外的政治和社会问题时用词都是比较含蓄的,教师要做好辅导者的身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最大程度的提升思维能力。
三、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学生对知识产生疑问和质疑是其思维活动开始的表现,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句话也充分论证了质疑的重要性,只有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才能更好的实现学生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培养,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教师就需要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质疑,然后通过问题的提出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3]。比如:在学习《鸿门宴》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结合文章中的两个主要问题设疑,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能否安然逃离宴席?让学生以解决这两个主线问题为目标来对文章进行解读,以此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而实现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提升。
结束语
高中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语言文化知识,教师结合教材内容积极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有效利用学生的认知冲突,结合自主合作教学,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提升,然后在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对教学知识大胆质疑,以实现学生批判思维的养成,进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的提升,助力学生日后更好的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祖玲玲, 徐丽. 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 新课程(教师版), 2019, (5):176-176.
[2]熊永富. 浅议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培养策略[J]. 东西南北:教育, 2020(1):125-125.
[3]易慧. 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培养策略[J]. 中华辞赋, 2019, (5):8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