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会莲
衡东县石湾完小 421431
摘要:作文是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但学生在写作时往往觉得无从下手、不知所措,而有些学生在写作上干脆就是应付。这需要教师在学生写作方面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进而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学语文启蒙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改善对策。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作文指导
1现阶段语文启蒙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1不注重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促使学生们开展写作教学的原动力,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动力,教师要通过使用多种方法,来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尤其是小学生,他们刚刚接触语文写作,如果未能产生兴趣,接下来的学习活动都会受到阻碍。但是纵观现阶段语文教学活动,可以发现,部分教师未能树立相关意识,在开展语文写作活动时,习惯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授课,难以使学生感受到写作的乐趣,孩子们想象能力的增强自然就会变得艰难。
1.2作文指导程式化
写作不是纸上谈兵,要想写好一篇作文,学生不但要对写作感兴趣,还要在平时的生活中积累大量的素材充实写作的内容。小学生初次接触写作,大脑中思绪混乱,有的学生想法很多,但就不知如何下手,也有的处于模仿学习阶段,他们的素材来源于课本、听过的故事、读过的作文书等。因此,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写作时,常常每一个环节都讲得特别细致,从审题到立意,从构思到选材,从内容到表达,有的教师甚至会确定好写作的内容和文章的框架结构。这样程式化的教法有利于学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写作的要领,写出像样的作文,但是这样面面俱到影响了学生的灵性,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导致他们写出来的作文千篇一律。长此以往,无形中会造成学生思维狭隘,想象空间局限,很不利于他们在写作上的突破和发展。
1.3学生阅读储备量不够充足
丰厚的阅读量是开展写作教学的基础,要想全面提升学生的写作效率,切实使其想象能力得以增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并加强对于书中有益内容的整理,这对于提升学生写作质量,发挥想象能力有着助推作用。但是纵观现代小学生的阅读量,可以发现,他们的文学知识储备还不够充足,因而在写作教学时,想象的天窗无法被真正打开,思维总是受到限制,从而导致写作效率大大降低。
2小学语文启蒙作文教学问题的具体改善对策
2.1允许学生自由发挥
学生不喜欢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觉得作文难,不知道怎么写。学生会有这样的想法,主要是教师在平时作文教学中的条条框框太多,也就是太重视写作技巧和写作方法,学生对这些技巧和方法有时候领悟不了,就写不出让教师满意的作文。其实,文章来源于生活,教师要把学生的写作点放在现实生活中,让他们发现生活的美感知生活的好,用自己眼光去认知生活的意义,了解生活的价值。其实写作是主观性很强的能力,即便有明确的评判标准,但是在具体操作上也逃脱不了评判者的主观认识,现实的能动性在阻碍了教师的评判标准,也限制了学生对写作的局限。因此,在写作方面,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发挥空间,在内容和形式上要多给学生一些宽容之心、爱才之责,让学生尽情发挥,鼓励学生敢写作,写出好作品。
2.2创设情境,自由发挥想象
小学生的思想认知还较为浅显,要想使学生切实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作文创作,需要教师发挥自身引导作用,为他们创设良好的氛围,使其置于多样化的情境中,才能够不断增加发挥想象的机会。同时,设立情景的主要目的是将日常琐事以及个人思维进行艺术化的加工,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可以积极参与其中,带领学生共同开展,全面提升师生间的互动效率。
在培养学生想象能力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们分为多个小组,由教师给出故事的特定开头内容,然后让学生们按照故事的开头,来进行组内故事接龙活动,每个成员所讲的故事要能够与上一位同学的故事进行有效连接,整个故事要完整且流畅。在此期间,学生们的思维能力能够得到有效锻炼,想象能力也会不断得到发展提升。
2.3作文与阅读积累相结合
中国有句古话“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通过阅读不仅能够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还能够积累学生的基础知识,特别是词汇和语言的积累,也能够锤炼学生的思维,所以对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来说,通过必要的阅读训练,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也能够对学生作文能力的提升提供强大的助力。
在新颁布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要重视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要重视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学生们的阅读量,并且有具体的建议,那就是阅读量不少于140万字。对于现在的学生们来说,因为受家庭环境特别是父母工作等因素的影响,接触外界的机会不多,阅读就可以成为弥补学生生活积累的重要途径,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更精彩的世界,发现不一样的自己。当然,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也需要积累,特别是精彩的词句、文章的表达形式等。需要教师给学生们强调的是,可以借鉴但不能机械地抄袭或者模仿,这很容易束缚学生的思维;要引导学生善于“求同存异”,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而不是盲从,这样学生也就逐渐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方法与技巧。
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要秉持开卷有益的原则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不仅要利用好教材提供的阅读文本,更要关注学生的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既是学生课内阅读的有效拓展和延伸,还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阅读的需求,非常有益于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所以语文教师应该增加课外信息的摄入量。因为这样做可以让学生去真正地了解世界,又可以培养他们课外阅读的习惯。为了有效地指导学生阅读,提高阅读的实效性,我们教师可以在与学生交流、沟通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列好符合个人实际的读书计划,阅读哪些方面的书,每周读什么、每月读什么,指导学生有效推进;课外阅读一段时间后,可以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做好读书交流活动,鼓励学生们把自己阅读的点滴感受进行交流和分析,学生们在此过程中也会开拓视野,同时也能够取长补短,开拓自身思维。在我上过的一节综合实践课上就充分体现了出来。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师要能够切实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积极制定多样化的引导方案,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精彩顺利,使语文作文教学活动的质量不断得以提升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正一.论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应用方法[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2):76-77.
[2]王斌.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周刊,2021(05):143-144.
[3]唐建国.从个性化角度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J].求知导刊,2021(02):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