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组合作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35期   作者:覃秋润
[导读]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通过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深度的融合运用
        覃秋润   
        南宁市江南区苏圩填新德小学,广西  南宁     530228
        摘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通过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深度的融合运用,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阅读能力、探究能力、合作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发展。具体来讲,教师在落实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会根据学生实际的阅读需要,就合作方式、措施、手段充分优化,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主动性与自觉性,让学生在高效合作、多元合作、自主合作中更好地提升阅读能力。基于此,本文就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的运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组合作;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引言:
        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是和新课改教育理念相适应的现代课堂教学方式之一,与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相比,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凸显学生在语文阅读中的主体地位,进而达到充分激发、调动、提升学生阅读自主性、有效性、科学性、发展性的目的。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践行小组合作学习理念、思想、要求、方法时,应该从小学阶段学生阅读实际出发,对阅读预期与学生需要充分研判,进而设计出更为科学、有效、丰富的合作活动,让学生在彼此协作、相互借鉴、交流研讨中更好参与阅读活动,获得认知提升与发展。
         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通常采用统一性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理论授课,学生只是扮演着聆听者和知识接受者的角色,缺乏自己的独立性思考能力,以至于阅读教学质量迟迟无法提升。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中挖掘自身的学习潜力,在互助合作的基础上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以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探索语文阅读中的无穷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思维,促进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发展。
        (二)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小组合作学习能够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相互学习各自的优势,有利于学生之间构建良好的信任关系,在相互交流和沟通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以此促进整体阅读水平的提升,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发现并攻克阅读中文章主旨、情感内涵等小学生难以理解的重点难点。教师也可以精准掌握学生遇到共同努力解决不了的困难,从而开展更加高效的教学指导。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课堂上,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学生能够参与到相关问题的探索中,能够自主探寻问题的答案,一定程度上能够强化学生在课堂上的存在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避免学生因为阅读的枯燥而神游太空。特别是在阅读一些晦涩难懂的文章时,在小组内以分工合作的方式能够集合学生的力量,对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进行探索学习,在实践学习的过程中利用团队力量,实现学习目标。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科学合理分组,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最大效用
        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应该确保学习小组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教师应该根据阅读教材的实际内容,科学合理地分配各组成员,确保每个小组和小组之间的差距不会太大。每个小组内都有学习能力较强和较弱的人,以便于组内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有序开展,确保小组合作学习的最大效用。

同时,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较大的自主选择权,以便于组内成员能够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所擅长的领域进行学习任务的分配。比如,在讲解《去年的树》时,教师可以采用提问教学的方式进行课堂导入,师:“同学们,大家在生活中会遇到很多树,你们有没有发现今年的树和去年的树有什么不同?”在学生畅所欲言以后,再引导学生通读全文,提出一些问题,如“为什么树已经没有了,小鸟依然对着火苗歌唱?”“你认为树和小鸟之间是怎样的关系?”接着, 让学生针对上述问题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探索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会逐渐认识到课文的真正内涵。
        (二)明确合作分工,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明确又清晰的任务是确保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得以开展的基础与保证。教师在落实合作分工时,应该从基本阅读目标设定出发,设计出与学生实际、阅读内容相契合的阅读任务。为了确保合作小组内每一个成员都可以充分参与至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内,教师在合作目标任务分配时,既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性,又要切实调动每一个成员的合作积极性。例如,在讲解《燕子》这篇文章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掌握相关字词,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这些字词,以便于能够正确应用这些字词进行造句写话作业。为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应该将这一学习任务贯彻落实到学生身上,让学生能够通过看图或者利用相关搜索工具,当学生掌握这些生字词以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字音、字形等多个角度解读词语,在汇报分组学习成果时,学生每人选择几个词语,根据提示进行造句和交流,在交流中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想法,其他学生可以给予补充。在这种小组合作学习中,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三)营造合作情境,激发学生阅读的自主性与创造性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单一性的教学方式容易磨灭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兴趣平平。为此,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正确认识小组合作学习的理念和方法,对以往的教学方式进行革新,以便于能够为学生营造适宜的学习环境,强化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阅读答案的探索中。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将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和实际生活相联结,以便于学生能够在自己熟悉的事物中对学习萌发亲近之感,以此激发学生阅读的自主性与创造性,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比如,在学习《小壁虎借尾巴》时,教师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分组扮演文章内的各个角色,以便于学生能够将自己代入到角色中,感受角色在文中的情感,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在角色扮演以后,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感想,以此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优化评价机制,提升学生合作阅读的发展性
        实现客观评价与感性评价相结合,既可以更好巩固合作阅读成果,又可以全面激发学生合作阅读热情,让学生在合作阅读方式的驱动、助力、引领下投身阅读体验,实现认知迁移。一是构建小组互评模式。针对同一问题、同一活动,在某一小组反馈合作成果时,让其他小组充当评委,对于这一小组所提出的思想、认识、见解等开展评价,进而达到优势互补、取长补短的合作效果,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二是融入客观评价理念。为了提升合作阅读的实效性,教师在合作阅读中不应局限于学生识字、读句、写作等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互动、碰撞思维、学会表达、交际,逐步提升阅读水平。以小组为单位评选出最优参与者,再在小组内评先出最佳合作小组,逐步增强学生的合作自信,让学生在互评、互帮、互学中获得进步、有所提升。
         结语: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学生之间相互小组合作学习知识,是一种高效便捷的学习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转变阅读教学方式,引入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索文章意义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以此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华美霞.合作学习策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华夏教师,2019(33):74.
[2]林秋兰.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冶金管理,2020(17):1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