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游佳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锦绣幼儿园
【摘 要】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后,学校延期开学,每个小家庭响应国家号召居家隔离。居家期间,幼儿的社会交往和各方面发展受限,幼儿园调查分析幼儿需求,从定位价值、拟定目标与内容、加强审议、拓宽实施路径、动态科学评价几方面来构建与实施主题活动,促进了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家长教育指导能力及教师专业素养提升。
【关键词】新冠疫情;幼儿园;主题活动;实施
疫情爆发以来,幼儿长期处于居家状态,生活环境较为局限,缺乏正常的社会交往,缺乏开展各类活动的条件,身心健康发展不利受限。面对幼儿的成长需求,家庭的教育指导需求,幼儿园以主题活动为抓手,开展各类丰富有意义的活动,促进其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一)四个基于,厘清主题价值
1.基于疫情,变“疫”为“育”
对于幼儿,疫情是一次真实的生活经历,在尊重幼儿充分表达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和孩子在疫情背景下开展感知生命、自我保护,健康生活习惯等等的主题活动,将“疫情”变为教育的“契机”。
2.基于儿童,身心和谐发展
通过主题活动开展帮助幼儿建立规律的一日作息;提供丰富的游戏、运动、生活资源,为家长提供育儿指导,从而促进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
3.基于家长,提升育儿指导能力
通过开展开展主题活动帮助家长树立科学育儿的观念,为家长与幼儿开展活动提供资源,为家长的育儿实践提供专业指导。
(二)统筹兼顾,建构主题活动
1.一“横”一“纵”,审议主题
一“横”从主题实施过程出发,包括用主题前审议和主题后审议;一“纵”从审议主体出发,建立四级审议制度。
(1)横向审议,推动主题实施
前审议针对幼儿兴趣需求、疫情现状、家长育儿需求以及教师专业成长检验该主题开展的必要性、科学性。后审议针对教师在主题实施后对幼儿进行观察-反思-调整。
(2)纵向审议,把控主题质量
教师-年级组长-保教主任-园长,所有教学人员都参与到主题审议中,建立四级审议制度。四级审议的路径可自上而下、也可自下而上、也可同时进行,对主题内容、形式、实施、评价进行全面、动态监测。
2.链接指南,拟定目标
通过识别幼儿经验、链接指导、制定目标三部曲来完成主题目标及具体活动目标的拟定。
年级组教师通过线上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式识别幼儿在疫情背景下的真实需求及真问题。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不同年龄段的发展目标,通过教研,对幼儿的经验进行分类整理,梳理出三个年龄阶段幼儿在主题活动中的发展目标,构建了主题活动目标体系。
3.层层推进,建构内容
(1)做好内容“攻略”
教师链接《指南》,通过梳理幼儿核心经验:通过主题活动幼儿可发展价值;必备经历:主题活动中幼儿要做些什么;重要资源:开展主题活动可利用的资源及主题目标等,对主题内容的建构做足攻略。
(2)规划内容“行程图”
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方式,基于幼儿的经验水平,在课程整合理念下,以预设和生成结合的方式逐渐丰富主题内容“行程图”。以问题探究推进主题开展。在主题活动内容的生成中,教师根据活动推进情况,追随幼儿捕捉幼儿兴趣点,不断对活动内容进行调整、优化,进一步完善主题活动内容体系。
三、找准路径,实施主题活动
结合教师居家办公、幼儿活动场地变为家庭等疫情背景下的现状,在考虑师资队伍、家长需求、幼儿发展的基础上梳理出主题活动 “二四五”实施路径,即二次研讨、四个准备、五个方法。
(一)二次研讨,确定主题实施方案
园级研讨研讨确定主题活动的实施方式,拟定实施方案;年级组研讨梳理活动主题、活动目标、活动内容以及活动形式。并责任落实到人,完成资源准备、主题计划,年级周计划、班级周计划及每日“育儿指导”方案。
(二)四个准备,支持主题活动
1.组建项目小组
教师根据自身特长及优势选择申报,管理组进行统筹安排,成立了“1+3”项目组:“1”即公共组,面向全园;“3”即三个年级组,面向本年龄段。
2.建立电子资源库
项目小组将活动的内容制作成电子资源后再推送给幼儿。制作时从内容性质及幼儿年龄特点选择呈现形式。项目组提前一周制作好各类资源,汇总上传到电子资源库。
3.班级筛选资源
教师根据班级主题开展情况,结合幼儿的兴趣点,从电子资源库筛选适合班级幼儿的活动的资源素材,收集好资源后,再进行统筹整合后制定班级周计划。
4.建筑“云”沟通
教师对不同的网络平台的优劣势进行分析,再结合活动的类型选择最适宜的平台或软件。从而提高主题活动实施的有效性和家园共育效果。
(三)五个方法,实施主题活动
1.定时分段推送资源
各班提前一晚在班级QQ群发布每日指导方案,家长通过阅读阅览每日活动内容及育儿指导建议、准备材料等,与幼儿共同做好第二天活动的准备。
2.师幼每日“云端”互动
各班每日分享育儿指导方案和活动资源,教师对幼儿主题活动中反馈的信息(视频、音频、作品等)进行及时的交流指导;每天固定时间通过班级QQ群进行家园连线。
3.幼儿集体分享日
分享日立足幼儿,将主动权交给幼儿:幼儿确定分享内容、担任线上主持人,体验班级“小主人”。
4.评选“金牌家庭”
根据家庭的活动参与度、活动完成度、家园互动积极性等表现评选出金牌家庭,并为其颁发电子奖状,激励幼儿参与到主题活动的探索中。
四、动态多元,评价主题活动
幼儿园课程评价的过程是对课程建设进行正确导向,促进课程园本化的过程。塔弗宾的CIPP评价过程与主题活动的实施过程高度吻合,以CIPP评价模式对主题活动实施过程进行全方位、动态的评价。
(一)背景评价:明确课程目标
背景评价是在主题设计阶段针对主题需要、探究问题、可获得的资源进行背景评价。以“顽皮一夏”主题活动活动为例:气温升高,夏季气候特征逐渐显露,越来越多的夏季信息出现在幼儿的生活中,开展以时令季节为主题的活动符合幼儿的经验。其次,发现幼儿在这个主题的兴趣点。通过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发现幼儿更多关注在食物、服装、游戏等方面,对于夏天到来造成的影响、变化关注较少,从而得知幼儿还需加深对夏天的认识。
(二)输入评价:建构适宜课程
输入性评价是对各种方案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中班组在“顽皮一夏”主题活动中,为丰富和填充主题活动目标、内容,通过调查问卷梳理了幼儿的经验:更多关注在食物、服装、游戏等方面,对于夏天到来造成的影响、变化关注较少,针对幼儿的经验构有侧重点的构建课程内容。
(三)过程评价:优化课程建构
通过教师对幼儿活动的评价与反思、幼儿语录实录集、幼儿的活动视频、家长的反馈,主要采用观察法和作品分析法。例如将幼儿在活动开展前期的作品和后期的作品进行对比分析,作品在丰富性、复杂性等方面有所进步,那么目标达成度较好。
(四)结果评价:检测课程目标达成度
主题活动结束后,通过四种方式来检测主题活动的实施效果,一是家长满意度调查,包含五个维度:参与程度、教育指导能力、对主题活动的满意度、亲子关系、幼儿发展。二是主题活动的目标达成度。三是幼儿的发展,包含幼儿的活动视频、美术作品、运动技能、语言表达等。四是教师的成长,包含课程故事、教研能力、文案撰写、资源制作等。
参考文献:
[1]马秀珍. 幼儿园主题活动有效开发实施[J]华夏教师2020.08.03
[2]杨金勇 . 疫情期间在线教学实践与经验[J]中国电化教育2020.04
[3]裴文云. 疫情期间基于家长需求的幼儿园“物联网+”家园共育模式核心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20.04
[4]《幼儿园工作规程》,2016.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