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班幼儿围棋兴趣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35期   作者:段碧英
[导读] 围棋,是一门具有科学和艺术价值的传统体育项目
        段碧英
        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幼儿园   
        【摘要】围棋,是一门具有科学和艺术价值的传统体育项目,从小学围棋不仅能培养孩子心静能力和认真的学习态度, 还可以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记忆力,完善和提高孩子的判断能力和大局观念。常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班幼儿学围棋,培养孩子对围棋的兴趣是关键。
        【关键词】年龄特点   围棋兴趣
        一、了解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中班是幼儿三年学前教育中承上启下的阶段,也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行为的有意性增加了,集中精力从事某种活动的时间为25分钟左右。《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活动中进行的。”面对内涵丰富的围棋知识,教师首先要明确的就是幼儿园的围棋教学是一种素质教育,是一种启蒙教学,绝对不是培养专业棋手,培养孩子的兴趣、开发孩子的智力、陶冶孩子的情操应放在围棋教学的首要地位。
        二、语言生动形象,不拘小节。
        围棋中专用的术语很多,都是根据子与子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取的名字。大孩子学习时多半要求语言要准确,但中班小朋友的理解能力有限,死记困难,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把语言说得生动,名字取得形象一些,以帮助孩子理解含义。如:在学习围棋基本术语中的“气”时,笔者根据它的线间模样取名为“鼻子”,然后用以下的方法给孩子解释“气”的意思和重要性。
                                         
        如图:黑棋周围相邻的点叫“鼻子”,两点之间的短线是“鼻梁”,有“鼻梁”的“鼻子”是“真鼻子”,没有“鼻梁”的是“假鼻子”。“真鼻子”会呼吸、喘气,所以我们也可以把“真鼻子”叫做“气”。能喘气的棋子才是活棋,“鼻子”越多,这颗棋子的本领越大。
        通过这样的教学,孩子不疲劳,心情也因为这些可爱的名字而愉悦,虽然他们更喜欢把“气”称作“鼻子”,语言的表述不太严谨,但他们能理解“鼻子”的重要性,在下棋过程中知道要保护好“鼻子”才能胜利。教学已经达到了“活棋”的目的,老师又何必与孩子为术语名称而较真,压制他们的兴趣,因小失大呢?
        三、巧用故事和游戏来阐述围棋内容及规则。
        孩子喜爱听故事,特别是童话故事,幼儿教师正好可以发挥特长,把抽象深奥的围棋知识通过夸张的情节、拟人化的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如“虎口”教学中,笔者创编的故事《森林里的大老虎》:
        在森林里,有一只大老虎生病了。它病得很严重,连路都走不动,眼看就快要饿死了,怎么办呢?大老虎想啊想,终于想出了个好办法。

它躲在草丛中间,张开大嘴巴,只露出三颗牙齿,一动也不动。有只小鸟看见了,感觉很好奇,不知道这是老虎的三颗牙,就飞了进去。这下可糟了,老虎“啊呜”一口把嘴巴闭上,小鸟就出不来了。
        笔者在讲故事时,刻意突出了“中间”“三颗牙”这两个重点词,引出第一种“虎口”——棋盘中间的“虎口”,因为它的特点就是:在棋盘中间由三颗同色的棋子围着一个空的交叉点。

        如图:笔者一边讲故事一边演示,用三颗白棋做“虎牙”,一颗黑棋做“小鸟”。“小鸟”落入“虎口”后,白棋在下方点上下一颗棋,黑棋就被吃了。之后强调过去学过的知识“提子”,引导幼儿遵守规则,不得反悔。
        四、合理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来激发孩子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已在教学的各个领域内迅猛地开展,围棋教学也不例外。教师喜欢在第一个环节运用多媒体来播放动画片、课件等,利用课件的便捷、生动来调到孩子的学习兴趣,但也要注意使用时内容、频率是否恰当。
        如:在教学“连接与切断”时,棋校老师选用了一段小动物们团结一致对付敌人的视频作为引导,想让大家体会“连接的力量”。视频中的小动物们形象活泼可爱,背景音乐欢快,可是没有讲解说明,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很难领会老师其中的用意,即使看完后,教师做了一些讲解,但孩子们的兴趣点还停留在视频的热闹中,注意力难以集中,引导的效果不佳。
        其实在引导时,并不是花哨的东西才才能起到激发兴趣的作用。笔者所在园所教师教学同一个内容时,只选用了两张图片。第一张:一群白羊整齐地排着队,没有一点空隙,当大黑狼来了想要攻击到羊群中间是没有它的位置的,这就是“连接”;第二张:白羊在排列队形时不注意留了一点空隙,大黑狼看见有机可乘,就从空隙处进入了羊群队伍,把羊群分成了两半以便攻击,这就是“切断”。图片简单明了具有很强的对比性,孩子容易听懂,兴趣自然也就提高了。
        又如:棋校为了提高幼儿学棋的兴趣,特意制作了一款新颖的围棋软件在班里推行。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不用传统的大棋盘,直接在电脑上操作,其中的音乐、动画人物、图标都成功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兴趣一下子就浓厚了。软件的运用真的对激发孩子兴趣有效吗?通过实践和观察,在连续使用几次后,孩子们习惯了这些固定不变的模式,之前的兴趣渐渐变淡了。而且长期使用,教师的操作是方便了,站位却也被固定了,孩子更渴望的是老师和他们近距离的互动。优秀的传统方法与现代化教学应相互渗透,共同发展。
        对于中班的幼儿学围棋,不但要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也要在学习中找到快乐,不能让孩子感觉到学围棋是一种负担。学棋的过程有时是枯燥无味的,只有培养好孩子的学棋兴趣,他们才能坚持,才能思考。这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老师精心呵护。
        【参考文献】
[1] 幼儿园围棋教学的特点[D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1b805b0100dj32.html. 2009-07-19
[2]马晓春主编. 马晓春少儿围棋教程入门[M].天津出版传媒集团.2015
 [3]漳州教育信息网. 新课改中幼儿教师角色的转变
[DB/OL].http://c.360webcache.com/c?m=84a33f7c41e3a4c85e1dbe2010b6dfe1&q=. 2011-2-24
[4] 曹爱欢.《指南》引领下中班角色游戏中教师的自我定位
[DB/OL].http://c.360webcache.com/c?m=442b721e86fbfe8e6a20f7017db15339&q=.2014-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