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探讨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35期   作者:陈飞跃
[导读] 在高中,化学这门课程具备较强的实践性,学科中蕴含的核心素养比较丰富。
        陈飞跃
        福建省仙游县第二中学  
        摘要:在高中,化学这门课程具备较强的实践性,学科中蕴含的核心素养比较丰富。在化学教学实践当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以及综合能力的提升,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但是就目前的形势来说,化学教学情况并不理想,无法适应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要求。教育需要以培养学生素养为目标,探究高中课堂的研究策略。高中阶段的学生仍处于青少年时期,虽然已经具备了认识问题和分辨是非的能力,但是学习习惯仍未养成。高中化学学科注重实验,但是受教学压力的影响,很多教师在课堂中对实验问题不闻不问,只是单纯地讲授教材的知识,重理论轻实践,造成很多学生在化学考试中虽然能取得优异的分数,但却很难在实际的应用中实施。现针对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学科教育对策。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引言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使教学重点发生转变,由单纯的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向学科核心素养方向发展。就目前高中实际化学教学情况而言,由于受应试教育的严重影响,教师仍然将成绩作为主要教学目标而忽略学生化学学科素养的培育,导致学生实际化学学习能力难以提升。同时,核心素养作为当前人才发展的必备素质,能够有效实现学生化学学习能力的提升。因此,将学科核心素养与实际化学教学结合起来具有必要性。
        1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1课堂教学模式陈旧
        新课标提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在重视给学生传授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给学生渗入情感、德育教育,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可目前有部分教师在教学中未能及时更新课程教学模式,始终采用过去落后陈旧的教学模式,倾向于只为学生传授理论知识,未充分重视化学实验教学,导致课堂氛围变得非常沉闷,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更不利于构建高效课堂。
        1.2学生与教师交流互动不足
        学生和教师互动不足是目前化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不仅可以使学生拉近与教师的距离,还可以令教师了解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的不足。通过交流互动,丰富课堂气氛。高中学生本来学习压力就很大,各个学科的学习都很紧张,整体教学氛围比较压抑。如果学生和教师没有形成有效的互动,不利于活跃课堂气氛,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当前化学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以教师为中心进行课堂教学,教师将化学反应中的原理、结果详细地告诉学生,学生进行记忆和理解便可。在这个教育过程中,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较少,甚至没有互动。一般情况下学生在教师的提问下进行发言,和教师没有交流的机会,致使学生对整个化学课堂没有参与热情,课堂体验不佳,不能深层次地理解化学知识,只是被动地跟随教师的步骤机械地学习,也不能发挥主动性进行创新,真正解决化学问题,整个化学教学课堂效率低下。
        1.3不重视高中化学
        教育部门和学校内会普遍存在一种问题,那就是不能高度重视高中化学学科教学,或者是对高中化学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区。有部分管理者认为,化学改革毫无用处,学生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教学模式下学习已经足够,无需再投入大把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改革,因此在进行化学教学改革过程中,投入了非常有限的资金。教育部门和学校的不重视,造成对高中化学投入资金不足,严重阻碍了化学教学改革的进程。


        2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如何推进高中化学教学
        2.1创新教学方法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化学教师要对化学科目中的精髓进行深入挖掘,寻找化学科目的普遍性规律,从而使高中生认识到化学对自己的成长意义以及在生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在平时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建立适合自己情况的知识结构,在宏观层面对化学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加以把握。教师要改变原来的教学方法,利用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教师可以以讲授为基础,同时结合其他新颖的方法,让整个化学课堂变得趣味盎然。教师还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探究和理解能力。例如,在高中化学教材当中,教师引导学生对于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进行学习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带领学生认识实际生活当中常见的金属化合物,以及这些金属材料在各个领域中的用途。或者教师在课堂上拿出生锈的铁质物品,让学生进行观察,使他们更好地形成一定的化学思维,并对发生这些现象的化学原理有更加深入的认识与理解,让化学知识联系学生实际生活,促进学生化学思维的形成。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体验化学内容的乐趣。
        2.2知识整合,注重化学推理
        为实现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培育,教师需要将知识整合起来,帮助学生了解化学知识脉络。但在实际学习过程中,知识整合并非简单归纳总结,而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思维活动对知识进行重构,利用自身思维方式进行知识加工与整合,从而加深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与把握。例如,在进行《碱金属元素》知识教学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主画出碱金属原子结构示意图,从而推进学生对碱金属元素原子结构相似性、递变性与差异性的了解,更好地把握住其原子电子层结构以及特点,最终在知识归纳中推理出碱元素钠钾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同时在学生进行推理归纳的过程中,教师应当进行及时引导,使其真正领会该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提升知识整合的有效性,实现学生化学推理能力的提升。
        2.3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兴趣和能力
        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是教学情境。问题作为学生探究学习的前提,创设情境可以给学生顺利展开探究活动搭建起桥梁,所以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按照教学目标和内容,利用提出、验证假说的方式来创设问题情境或者通过精心设计问题来创设问题情境,从而良好地培养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比如,教师在讲解“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出发,利用充足的时间来精心讲解教学内容,之后提出“金属及其化合物间互相转化的关系是什么呢?”的问题,创设出情境,之后让学生展开自主探究学习。在展开自主学习中,学生可以按照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盐的主要线索展开自主学习,经过自主探究制定出合适的学习线路,学生展开详细的比较学习,从而良好地掌握化学知识点。通过启发性问题来创设情境,让学生展开自主探索,通过利用已经存在的知识,按照所给线索对知识进行梳理与整合,建立起系统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形成和发展学生学习能力,从而良好地培养出学生的核心素养。
        2.4重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提高
        新课改非常重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提高,教师进行高中化学教学的时候,除了需要将理论知识讲解给学生,还需要给学生更多探究和思考的机会,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激发其主观能动性,这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并且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开展高中化学教学,教师将新课程教学理念贯彻其中,有规划地开展化学教学。同时,教师应从问题出发,激发学生探究意识,同时利用科学实践,带领其更好地理解化学理论,避免出现学生眼高手低的情况。最终通过合理教学方法,真正将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构建起自身知识基础,并将探究精神融入日常学习中,实现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
参考文献
[1]马菊梅.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探讨[J].教育界:教师培训,2019(3):120.
[2]周业虹.浅谈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J].中国考试,2017(2):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