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芹
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石阡中学 贵州省铜仁市 554300
摘要: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关键,是学生整体能力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需要学生通过学习化学理论和处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等方面养成的思维方式和实践能力,这体现了现在的学生应该根据化学的思维角度去认识和理解客观事物,结合我国现在社会制度以及发展需求,核心素养不但注重化学学科的理论教学,而且也更加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这是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以及步入社会后的必要技能。
关键词: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提升
一、何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2014年,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首次提出了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当具备的、可以适应于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相对于其他学科,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最大不同在于其不是知识的积累,而是在个人主观意识的培养下,逐渐促使其形成正确、高效化的思考方式。根据新课改的相关理念可以得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含五个方面,即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其中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在立足于多层次的角度上,进行性质的多样化认识,并将其进行正确的分类,以使得其能够在认识物质组成、性质、结构与其变化的过程中,将物质进行元素、原子以及分子的层次分辨。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则是从实践方面进行创新激发。科学探究则是进行化学现象观察、解释与验证结论的过程,其主要是在系列化学过程的实施下,让学生能够发挥出个人的化学见解。其特点主要体现在:1、能够揭露化学学科的本质;2、能够表现化学学科的问题;3、能够梳理化学学科的思维。
二、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策略
1、加强基础知识学习,提升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化学课堂上,教师需要贯彻立德树人理念,予以学生化学基础知识培养更高重视,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将知识灵活的应用在生活问题与学习问题的处理。对此教学中教师有这样几个注意的点。首先应加强物质种类、物理性质一类的知识学习。理解了基础知识与通用知识以后,才能建造属于学生自己的知识大楼。打下牢固的基础才能理解事物的内部和外部有何分别,提升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和处理能力。其次应重视学生信息分析、信息处理、化学计算、化学实验、化学语言能力培养,提升学生知识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从而适应社会发展与变化。最后应重视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培养,学生需要具备将知识应用在解释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譬如应用新制银氨溶液和醛的反应制镜。
2、借助化学历史教育,提升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教师在实践课堂当中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化学家的先进事迹,并且提升学生对于化学历史发展进程的了解程度,从而提高学生的化学知识探究能力,使学生借助化学历史树立科学的化学学习理念。由于化学历史在发展过程当中曲折又具有丰富性,所以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使学生在学习和探究当中形成正确的价值,理念和学习思路,所以教师需要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思维,让学生在学习当中产生一定的共鸣,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化学学习思想,使学生的心灵能够得到有效的启发,并且在潜移默化当中提升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探究能力。譬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氯气”,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了解氯气在发展过程当中,被发现和确认的整体流程和相关故事,向学生讲解化学家在研究氯气时的故事,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
使学生通过故事来对氯气产生一定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氯气的相关性质,才能提高学生的知识点理解能力,促进学生树立科学的化学学习观念。
3、结合知识推理和思考,提升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在培养学生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过程中,要结合化学知识中的概念和基本原理进行正确的推理和思考,并不断从其中建立正确的学习思维习惯,完善思维体系养成。譬如,在化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有很多的实验要操作,通过实验的过程,学生需要将各种学过的有用的知识进行汇集,结合实验的目的进行问题的思考和知识的推理,并最终通过实验来获得各种具有规律性的正确认识。譬如在进行化学知识“离子反应”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初中化学中开展的“物质导电性实验”的内容,让学生从分析电解质的概念,电解质的构成等知识中总结电解质的使用规律。并进一步从各种物质中快速的找到电解质物质的构成,然后利用化学反应的过程,得出电离方程式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内容。并使用正确的化学符号来对电离方程式进行表示。结合这些化学反应的过程,教师可以让学生对不同的化学物质之间的离子反应进行思考,可以根据硫酸、氢氧化钠、硫酸钠的电离方程式,进而推理和思考得出酸、碱、盐的不同性质,培养学生更好的核心素养。又譬如,在化学知识“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初中阶段学生已经掌握的金属知识,来进行“碱金属”的思考,并对其中主要的碱金属锂、钠、钾等物质进行深入的思考,对纳金属的具体使用进行深入的学习,掌握钠元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熟练了解钠元素和氧气之间的反应,可以通过实验来了解在不同的温度下钠氧反应的变化。通过利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更好的展开新知识的学习,并掌握推演和思考的技巧,实现核心素养的提升。
4、实验创新过程,提升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化学实验是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创新意识得以提高的良好途径。实验是创新之本。实验是验证、探索、发现新东西最重要最可靠的手段,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必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实验能力。上好实验课,是培养学生操作能力的中心环节。首先要注重验证性实验,我们可以通过验证性实验培养学生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掌握实验的基本方法。再安排一些探索性实验,借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材上探索性实验很多,在教学中也可将一些验证性实验改成探索性实验。做探索性实验的关键问题是实验设计。在教学中要加强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要放开手脚,让学生独立设计实验。对于难度大、探索性较强的实验,教师可进行必要的指导或与学生共同设计。对于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如果有新思想、新方法、新举措,应认真审查,只要没有意外情况(不安全因素等)都可以让学生进行试验,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勇于探索,勇于实践。通过学生自己动脑设计、自己动手操作、自己分析总结实验结论,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培养了创新精神。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同时又能通过观察、探索、改进实验,挖掘化学反应的实质,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铺平道路,提供感性材料。所以,对于一些条件允许的实验,尽量让学生自己亲自动手操作。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了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了化学成绩,也为今后学习化学、化工知识,从事化学研究或化工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云娟.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途径微探.教育学文摘.2019
[2]李敏.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途径微探.中国教师.2020
[3]高润海.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途径微探中国教师.2020
[4]陈培强.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创新意识培养.知识-力量.2019
[5]王秀娜.高中化学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思路.中小学教育.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