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燕琼
广东省信宜市池洞东安小学 525300
摘要:数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一个重点任务,就是确保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能够随着其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小学生因为思维模式单一,数学知识理解能力比较弱。加之数学知识的抽象性比较强,所以学生就会感觉数学知识的学习具有很高的难度。在具体的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将生活化的内容引入其中,做到数学理论知识和日常生活实际相结合,这样就便于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数学知识,就能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动力,确保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作者将在文中将研究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作用价值以及具体运用举措,以此来为全面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提供有力的支撑。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研究
在小学数学课程学习中,学生如果是只记忆课本上的知识,不利于拓展和延伸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课程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也是时时能够看到的。因为小学生身心发展正处于关键时刻,思维培养也是处于关键时期。如果数学知识的讲解能够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便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更好地突破课程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有效地缓解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难度,全面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将创造良好的条件。
一、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教学方法的优势
小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相比还是比较缺乏的,对于数学问题的思考也都比较简单。但是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如果将学生日常生活场景引入其中进行讲解,这样就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同时还能更好地引导小学生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小学生学对数学知识的以致用能力。同时,新课程标准也积极提倡,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要充分地利用自身的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进行解读,对一些生活现象运用数学术语来表达,运用数学思维来解决。所以,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将数学知识的讲解和生活化场景实现高度融合,这是执行新课程教学标准的要求,也是更好地实现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举措。此外,小学时期是对学生数学意识培养,推动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将学生日常所见的事物和数学知识讲解融合在一起,学生通过日常生活的形象化的观察和思考,将会显著地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
二、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具体方法
第一,通过构建生活化的课程教学情境来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小学生来说,通常对于新鲜事物比较喜欢,通常也是从周边的事物来开始探索。
所以,要想将学生对数学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就要将学生的日常生活注重融入到数学课程知识学习中,就要以生活化的课程教学情境来开展教学活动,以学生所熟知的日常事物,确保在所熟知的生活化常见来理解和学习数学知识,从而从心底上真正地喜欢数学课程主动地探索到数学知识探索中。比如,在小学数学三年级有关“周长”这一课教学的时候,老师就应该提前将教学素材准备好,并在讲解的时候及时呈现出来,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提前找几个长方形、正方形以及圆形物体,这样就能让学生慢慢地进入到生活化的课程教学情境中,这样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将学生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会提升,同时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也会得到增强,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自然会得到提升。此外,这种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氛围也会由以往沉闷变得更加融洽,师生关系变得和谐,这些都会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二,以生活化俺来来锻炼和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大家知道,数学知识的逻辑性是比较强的,数学课程教学任务就是让学生通过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来进一步地开发和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与别的学科知识相比,数学知识的抽象性比较高,同时也对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需要学生根据具体的实物来感悟数学知识,以数学思维和符号来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以所掌握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小学生因为年龄比较小,课堂注意力时间通常比较短。所以,为了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亲切感能够得到增强,通过现实生活场景来学习、理解和思考数学问题,最终实现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和增强。比如,小学数学四年级有关“加与减”这一知识点教学的时候,老师就可以将生活化的案例引进来,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案例来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比如,小王在五一假期想和父母一起成都、重庆去玩,西安到成都是467公里,成都到重庆是189公里,那么小王这趟行程一共要走多少公里?对于这个问题,小学数学老师就要注意引导学生,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四则运算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
第三,积极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实践,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小学生年龄都比较小,好玩好动,喜欢实践操作探究。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一个目的就是增强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熟练地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具体问题。数学问题大多和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不能将数学知识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相结合在一起,将会降低数学课程教学的趣味性。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开展数学实践教学,让学生走出教室以生活化的场景来自主探究数学知识,不断地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主动性,更好地发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三、结语
在新课程发展背景下,以往单一的、灌输式课程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学生的学习需求,不利于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所以,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实施教学生活化模式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不仅能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动力,还能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以致用的能力,为构建高效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孟勤.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解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7,12(07):102-125.
[2]李美琼,黄承尧.解析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J].教育科学: 全文版,2017,12(09):321-335.
[3]黄史格,丁佩云,等.关于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J].教育,2018,9(12):225-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