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运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35期   作者:刘家思敏
[导读] 在现阶段的初中教育教学当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培养学生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的主要教学学科
        刘家思敏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麒麟科创园学校 江苏 南京 210008
        摘要:在现阶段的初中教育教学当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培养学生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的主要教学学科,也是初中学校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强化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教学手段。随着近几年来,我国教学改革政策的深化,传统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形式已经逐渐无法适应现阶段的教学事业的发展,因此,创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形式,进一步的强化教学质量尤为重要。为此,本文将以探究式教学为例,从阐述探究式教学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应用意义出发,详细探讨了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合理应用探究式教学开展教学活动,促进教学有效性发展的教学策略与路径。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 探究式教学 应用
一、探究式教学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应用意义
(一)能够满足初中生的个性化道德发展需要,落实新课程改革教育政策
        探究式教学是一种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以学生个体原有认知经验为起点,以促进学生个体自主发展为核心的现代化的教学形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合理应用探究式教学能够有效的改善以往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脱节的教学问题,而是从初中生的认知基础出发,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为目标开展教学活动。这种教学形式十分符合现阶段新课程改革政策所提出的教学要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会主动的转变以往教师过于主导的教学形式,而是以学生为中心来灵活的创新课堂教学形式,这不仅能够有效的深化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效果,对学生探究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发展也同样具有极为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能够使教学更好的契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特点
        在新时期的教学形式下,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而从目前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的编排特点上来看,可以很明显的发现,教学内容都是从学生原有生活经验为着眼点,以学生实际生活或学习问题为话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和思考个人与他人、社会、国家的道德法律问题的教学结构开展的。而探究式教学则是以设置问题情境,分析问题原因,整理思路,搜集资料,探究解疑的教学步骤开展的。由此可见,探究式教学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的教学思路高度契合。
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开展探究式教学的路径探究
(一)强化师生互动,构建一个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新课程改革政策和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以来,当前的教育教学形式也发生了许多变化。然而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这门教学学科来说,由于该学科的教学内容较为分散,这就导致了该学科在实际的教学改革过程中要比其他学科更为艰难。并且由于该学科的社会性和生活性较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产生许多不同的观点和想法,如若教师教学转型方向失误,无法与学生产生共鸣,这便会严重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影响课堂教学质量。

因此,为了能够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更好的落实探究式教学策略,教师就必须重视起师生关系之间的和谐,强化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构建一个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从而在深化学生学习体验的同时,为探究式教学形式的落实做好教学铺垫。
        例如,在教学《让友谊之树常青》这部分知识内容时,教师就可从自身的交友经验出发,以自己实际的生活事件为教学导入点,引导学生在课堂中探讨“正确交友的方法、使友谊常青的策略以及交友时需要遵循的原则”。通过这种师生互动交流的方式,学生便能够更加真实的在课堂中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也会对学生的思想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从而促使学生在民主、平等的师生交流中树立起正确的友谊观,形成与人为善、诚实、尊重的良好品德。
(二)创设教学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深入探究能力
        探究式教学所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知识探究过程,但是由于初中生的年龄较小,其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年龄和心理特点的影响,而无法全面和深刻的掌握道德与法治知识内容。然而过于盲目的追求知识探究,不但会浪费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对学生整体综合素养的发展也会造成相应的影响。因此,作为新时期的教学工作者,必须要认识到自身在课堂教学中所发挥的教学引导作用,针对初中生的认知发展情况与实际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出一个合理的教学问题情境,从而促使学生在情境中更好的掌握与理解知识内容,实现深入探究学习的过程,进一步的强化学生的探究能力。
        例如,在教学《合理利用网络》这一课内容时,教师便可针对目前初中生沉迷网络的生活现象和现实的社会新闻实例为题为学生创设教学问题情境,分别向学生提出“同学们你们平时上网吗?一般都会做什么?关于网络基本准则你知道哪些?”等一系列具有引导性和层级性的教学问题,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出发融入到教师所创设的问题情境当中去,从而促使学生从自身的生活经验出发认识到网络信息“节食”,理性上网,遵循网络准则的重要性。
总结:
        总而言之,虽然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初中教育中并不属于主要的教学科目,但其对学生道德价值观念和法律意识的形成具有极为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作为学生学习与发展引导者的教学工作者必须要认识到强化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性,积极的实践探究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使学生通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
参考文献:
[1]罗廷荣.探究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策略探讨[J].当代人,2018,(22):168. DOI:10.3969/j.issn.1005-0981.2018.22.163.
[2]邱伟.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实践[J].学周刊,2020,22(22):71-7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2.035.
[3]吕从伟.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实际应用[J].年轻人,2020,(1):142. DOI:10.12214/j.1672-3872.2020.01.127.
[4]安志旺.探究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9,(28):97.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8.0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