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超
宁波鄞州区东钱湖镇钱湖人家小学 315121
摘要:科学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教学课程,科学学科中蕴含着丰富的理论知识,所涉及的知识面范围也较为广泛,是综合性、思维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小学科学课程的有效落实,能够发挥启蒙思维、提高能力的积极教学作用。而科学课程针对实践性授课的要求极高,因此,对于生活化教学提出诉求。小学科学课堂应充分渗透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融合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基于学生生活实践的角度出发构建小学科学的高效课堂,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教育;科学课程;生活化教学
传统的小学科学教学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传输和渗透,却极大忽略对于学生生活化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育。而过度的理论性传导将对学生的创新型思维产生缚束的负面影响,极其不利于学生科学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素质化教育背景下的小学科学教学,需要针对课堂内容和教学方法积极开展创新和改革。文章通过对现阶段小学科学教学具体情况进行深度分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探究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科学课堂中的有效落实和应用。
一、浅析生活化小学科学课堂的潜在教学问题
生活化教学是小学科学高效课堂实现的必要途径,开展生活化教学与小学科学课堂的结合也是针对当前新课改逐步推行而提出的要求,但在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的初期阶段,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短板和不足。首先,是小学科学教师并未积极树立和落实生活化的教学理念,科学课堂局限于传统教学中课本知识内容的传授和输出,忽略了科学课堂生活化元素的充分渗透,使得小学科学课堂难以突破课本框架的金科玉律,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践相脱轨,不利于教学的有效开展;其次,教师在生活化的科学课堂中教师对于实践板块重视程度不足,许多教师都过于注重科学理论的传授,使得学生在密集的理论渗透过程中感受到小学科学课堂的枯燥性和乏味性,对于科学科目的热情和积极性得不到有效提升,实践板块的缺失造成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深度理解和迁移应用较为浅显,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最后,是在开展科学科目教育当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没有能够采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和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搭载科学课程的教学,造成科学课堂的质量和效率有所下降。
二、把握生活化教学在于科学课堂的重要地位
生活化教学在科学课堂中占据十分重要的教学地位,科学是来源于生活的学科,科学中的理论知识内容都是基于生活实践经验进行深刻的概括和总结的,因此若要开展高效的科学教育,则必须落实生活化课堂的充分落实。全面践行生活化教学在科学课堂中的开展,能够将原本概括性极强且晦涩难懂的知识内容,通过生活中的现象向学生进行较为直观的展现,进而对于知识简单化的转化,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实践情境还原课本知识内容,促进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深度理解和全面掌握。与此同时,生活化教学在小学科学课程中的全方位渗透,能够极大程度的增加丰富的教学元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生活化的科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拓充科学教育的宽度和广度,使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知识进行迁移和应用,提升科学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
三、探究生活化小学科学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
1、开展情景化科学课程,还原生活科学课堂
教师在小学科学课堂的教学之中,可以利用情境化科学课建构促进生活化教学的充分应用。情景化教学的开展,可以利用模拟化的生活情景帮助学生快速融入生活化的课堂中,同时将相关的知识内容与情景模式进行深度融合,促使学生可以基于生活实践的角度对科学知识内容展开深入的思考,并增强科学知识在生活实践的有效应用。
比如,教师授课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第六课《营养要均衡》的时候,采用情境化的教学方式可以促进科学知识的有效传授。教师可以在课程中设置“早、中、晚”三个时间段,同时邀请学生扮演不同健康状况的人群,要求其他学生根据每个人不同的健康状况为其制定不同时间的饮食搭配计划,并结合营养健康、能量摄取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在不同的情境下落实学生营养膳食搭配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健康的良心发展,同时增加其健康饮食方面的知识。再比如上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空气》第三课《压缩空气》一课时,教师用放结婚礼炮的视频作为导入,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目光。
礼炮为什么能放出礼花呢?教师带领学生一步步地深入研究压缩空气。最后还让学生制作了礼炮,学生在这堂课中有观察、有疑问、有思考、有亲自制作,肯定受益匪浅。
由此可知,情景教学法是生活化课堂建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借助情景教学对现实生活的真实还原,能够使学生落脚于生活实践开展科学知识的深度剖析和应用,一方面可以促进对知识内容的有效理解吸收,另一方面则为学生日常生活实践提供更加丰富的看待问题视角与解决问题方法。
2、设置生活化问题探究,增强解决问题能力
科学向来是以“问题”为引导而发展的学科,因而教师需要在科学课堂的生活化问题探究过程中,针对生活现象进行深入的分析,高效提取出生活实践中与科学息息相关的探究性问题,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带领学生深入生活化科学问题进行学习探究,利用科学知识进行阐述和解决,从而提高生活化教学水平。
比如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工具与机械》第八课《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自行车上有哪些简单机械?既是对本单元《工具与机械》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也是对生活中非常常见的自行车的一次系统研究,通过研究发现自行车的车把、脚蹬、前后刹等多处都使用了轮轴、杠杆、斜面等简单机械。比如上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空气》第6课《我们来做“热气球”》时,我们的热气球——塑料袋能不能“飞”起来?首先按要求点燃一根蜡烛,套上纸筒,再套上薄大塑料袋,可是等了很久没有飞起来。于是,又把塑料袋换成小的,不久,塑料袋的底部就融化了。于是又换成大塑料袋,而把蜡烛和纸筒再添上一份,又等了很久,可还是无动于衷。学生们有点着急了,到底什么原因,塑料袋飞不起来呢?后来又添了一份蜡烛和纸筒,这次,很快我们的“热气球”就飞起来了。我们的试验成功了,同学们都非常兴奋。上课也取得了很好效果。
由此可知,将问题的视角置放于学生的生活实践当中,可以使得问题本身更加具有亲和力和熟悉感,这样一来,既能够有效降低学生对问题思考、解决所存在的排斥心理,同时还可以应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历程中,增加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应用。
3、构建多元化教学活动,拓展课程丰富内容
生活化的科学课堂需要辅以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形式,教师应全面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开展教学活动形式的有效构建,构建学生所热爱的生活科学课堂,促使学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科学课堂的学习中,在充分的教学实践中学习科学、感悟生活。
比如,在授课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天气》第八课《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班级建设“小小气象站”,让学生对近段时间的天气状况进行记录,并总结天气中降水、云量、气温、光照等多方因素之间的关系,从而掌握有关气象的相关知识内容。而在教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动物的一生》单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亲自养蚕宝宝,让蚕从卵到幼虫,从蛹再到成虫(蛾)的过程,观察蚁蚕吃桑叶、眠、蜕皮现象,观察蚕的身体形态变化,边观察边用文字或图画的形式记录下来,这一养蚕的过程既是学习动物科学知识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过程。
由此可知,教师应创新多元化的教学形式策略,以此来承载生活化科学教学的有效开展,通过增设内容精彩、形式丰富、趣味益智的科学课堂活动,深度融合生活化元素,进而促进生活化科学知识内容的高效传授。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活化教学是现代素质化小学科学教学课堂的重点授课内容,也是基于新课改大背景之下小学低年级科学课程培育的重点方向。相关小学科学教师应充分把握学生的兴趣特点和教学需求,结合科学课堂内容拓展和教学方式创新,借助多元化的课堂模块增设以及多样化的教学实践开展,在课程中充分渗透生活实践的内容,帮助学生将科学科目的学习重心放在生活实践当中,使学生能够从生活的视角出发深化科学学习,强化对于科学知识的理解和迁移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问少军.论小学科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对策思考[J].新课程,2020(38):77.
[2]沈亚萍,崔超.聚焦生活问题的小学科学探究活动实践探索[J].江苏教育研究,2020(35):42-45.
[3]吴敏娜.在新课标理念下构建小学科学新课堂——以《加快溶解》为例[J].新课程导学,2020(29):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