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婉雯
温岭市坞根镇中心小学
【摘要】怎样将培养学科核心素养落实到低段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活动之中,并且构建让学生主动参与、体验、实践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活动,成为当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改革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重要课题。在简单阐释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内涵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低段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活动设计策略。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一、信息技术的核心素养概述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由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个核心要素组成。信息意识是指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计算思维是指个体运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在形成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思维活动。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是指个体通过评估并选用常见的数字化资源与工具,有效地管理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完成学习任务,形成创新作品的能力。信息社会责任是指信息社会中的个体在文化修养、道德规范和行为自律等方面应尽的责任。四个核心要素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共同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
作为一名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课堂活动设计 中一定要从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四个方面入手。下面就以浙教版四年级下册《搜索引擎》为例,谈谈以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为定位的低段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二、构建具体情境,唤醒并培养信息意识
新课改强调教学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注重利用学生积累的生活经验和已经获得的知识,不断地去创造新情境,引导学生形成核心素养。在进行低段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时,也要注重创设情境这个方面的作用,从实际出发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选取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让学生产生亲切感,增加其课堂的真实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较好的提高学生课堂参与性。
例如,在浙教版四年级下册《搜索引擎》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采用当下热议话题“垃圾分类”作为本节课的教学情境,通过同学们耳熟能详的垃圾分类作为本节课的载体,通过询问学生平时了解垃圾分类的相关信息的途径,感受身边存在的信息技术,引出本节课的信息搜索工具——搜索引擎。同时,教师还用当下网上热议的垃圾分类难题作为本节课的搜索内容,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搜索兴趣。
当下小学生虽然较早的接触网络,但是由于平时对父母的依赖,他们很少会主动用身边的电脑进行答案的搜索。因此,在课堂导入阶段,教师通过具体情境的构建,有针对性地唤醒了学生的信息意识,培养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使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动机。
三、梯度设置任务,提升学生计算思维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是大多数信息技术教师会选择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一个个任务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打开思维,动手动脑,掌握信息技术。对于小学低段学生,计算思维主要是让学生能够了解信息的多种方式,能分步骤解决简单的问题。所以教师可以梯度设置任务,让一个个任务将问题分步骤解决,引导学生在一个个任务中进行探索,最终融会贯通,综合运用所学到的知识,从而提升计算思维。
比如,在浙教版四年级下册《搜索引擎》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设置了多个梯度的任务,让学生学会分步骤解决简单的问题。在使用搜索引擎时,根据学情,我们可以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分别是如何提取问题关键词和结果的筛选。
为了本课的重难点,教师梯度设置了以下任务:
任务一:从下面三个挑选一个进行搜索是哪类垃圾:矿泉水瓶、青菜叶、过期药品。
任务二:当下全国各地都在开展垃圾分类,每个省份每个城市的垃圾分类标准也各不相同,请使用搜索引擎查一查我们浙江省的吧。
任务三:周末在家,小明点了一份外卖,就餐完成后,小明应该把吃完的外卖餐盒扔进哪个垃圾桶里?
任务四:没有喝完,还有剩余的珍珠奶茶是什么垃圾?
通过任务一,让学生初步感受搜索的任务,学生能够根据老师题目中提供的关键词进行搜索,从而初步感受关键词在搜索中的作用。任务二,将问题稍微变得复杂变得稍长一些,然后让学生在任务一的基础上进行搜索,比较学生的完成速度的快慢。有的学生完成的快,因为他将长问题中提取了关键词进行了搜索,而有的同学慢,是因为输入的问题过长。从而进行小结,板书【提取关键词】,让学生明白关键词的作用。任务三则是对这个难点的一次训练,检测学生掌握情况,然后进行课堂小结。最后通过任务四,教师进行讲解,解决本节课中筛选结果的教学难点。
教师通过四个梯度的任务设置,让学生逐步掌握提取关键词进行搜索,到最后进行结果的筛选,将一个简单的搜索过程进行步骤分解,也培养了学生分步骤解决简单问题的思维。
四、联系生活实际,加强学生信息社会责任感
当下的学生已经开始早早的接触网络,网络上有着各种各样的信息,微博、抖音等自媒体平台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有的信息是阳光的,充满正能量的,符合当下的主流价值观,能带来积极的作用;有的信息却充满暴力、色情,不符合当下主流价值观,会带来负面作用。此时,如何学生缺少分辨是非的能力,则很有可能会形成一些错误的价值观。因此,在信息技术的课堂中,我们教师要加强学生的信息社会责任意识的有意识引导。而教师就可以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当下的主流价值观,加强学生的信息责任感。
例如,在浙教版四年级下册《搜索引擎》中,教师就结合当下热门话题垃圾分类,通过最后的复合型垃圾“还未喝完的珍珠奶茶”,让学生能够学会筛选搜索结果,明白我们要对网络上的信息进行筛选,做到“面对广告不好奇,红字越多越接近,联系需求看内容,信息准确找官方,根据需求定选块”。增强学生辨别真假的信息意识。其次本节课还让学生了解复合型垃圾垃圾分类的处理办法,让学生树立了垃圾分类的意识,增强了环保意识。
五、结语
总而言之,一名优秀的小学低段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应采取有效的方式并有目的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小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提升,对于其他科目的学习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并且还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重要性。利用小学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来实现学生核心素养培养, 有利于加强小学生对信息技术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其操作能力的提高,同时也能帮助学生进行多个方面的能力培养。它可以提升学生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意识、信息伦理等的综合素养,最大程度实现对学生人文情怀、学科思维和道德品格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袁丽芳.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9(21):45-46.
[2]吴开烈.学科素养视域下提升信息技术课堂质量探讨[J].福建电脑,2019,35(07):125-126.
[3]李路漫. 基于计算思维培养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案例设计[D].沈阳师范大学,2018.
[4]刘春.任务驱动,“驱动”信息技术核心素养[J].内蒙古教育,2016(26):95.
[5]王铭锐.信息素养视角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5(34):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