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35期   作者:杨 梅
[导读] 学生个性化发展不仅是素质教育体系深化改革下,教育部门提出的新的教学任务
        杨 梅
        北京市第八中学贵阳分校  贵州贵阳  550003
        摘要:学生个性化发展不仅是素质教育体系深化改革下,教育部门提出的新的教学任务,同时也是学生全面化发展目标实现的重要战略基础。作为教育网络体系的重要组成单位,学校、家庭对学生个性化培育工作而言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为此本文主要剖析了现阶段学生个性化缺失的原因,就“家校合作”模式的践行策略展开了系统化研究。
关键词:家校合作;个性化发展;发展现状;践行策略
        
        确保学生个性化发展,从某方面来讲在强化学生责任心和上进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符合当前素质教育发展趋势,对推动国家可持续发展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学生个性化培育过程中,作为培育工作的主导者,学校和家庭教育衔接工作不到位以及“家校合作”理念的缺失,导致各项教育工作的开展形式化较为严重,长此以往对学生发展造成了极其不利的影响,为此基于“家校合作”理念确保合作工作的规范化开展现已迫在眉睫。
        一、“家校合作”形势下学生个性化发展现状的基本概述
        “家校合作”本质上来讲,就是家庭和学校之间以“育人”为目的,彼此沟通、配合的一种现代化教育模式,在促进学生个性化和全面化发展中都发挥了重要性作用。“合作”是指在学生发展中,学校和家庭彼此之间通过提供指导性建议以及相互配合,由此在营造一种适合学生个性化发展教育空间的基础上,确保教育的“无缝衔接”。但就目前来讲,学生个性化发展现状并不乐观,经调查造成上述现状的原因主要有:
        (一)学校因素
        个性化发展的基础,是确保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以及开展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但作为教育网络体系的社会单元,学校在课程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为保障学生人身安全,教育活动始终围绕“教室”开展,封闭式教育在削减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不利于他们个性化发展。除此之外部分教育机构的教师在课堂教学时,未能明确自身的教学角色,教学计划的制定始终以自身为中心,学生的主体作用难以充分发挥。
        (二)家庭因素
        在学生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家长对自身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因此为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确保家庭教育工作的规范化开展也是极其重要的。但目前来看,大部分家长在教育中往往存在如下误区,即过于关注孩子的文化成绩,却忽视了对他们能力的培养;过于关注孩子的智商,却忽视了对他们情商的培育;对孩子进行过度赞美和批评,未能对其进行系统化评价等,长此以往在造就“书呆子”考生的同时,学生道德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意识的缺失对国家和社会发展造成了极其不利的影响。


        二、“家校合作”形势下学生个性化发展问题的处理对策
        (一)加强彼此的沟通交流,确保联合工作的规范化开展
        作为教育网络体系的社会单元,学校和家庭彼此之间既是相互依存和渗透,与此同时也是相互制约的,在一定程度上为确保“家校合作”效益的最大化发挥,加强彼此的沟通交流,确保教育内容、手段和要求之间的协调统一,也是保障“合作教育”规范化开展的重要战略基础。目前来看在“家校合作”中,学校是“合作教育”的主导者,为确保两者之间合作关系的有效建立以及合作效益的最大化发挥,一方面学校需定期开展家长会,以便于在确保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彼此之间建立良好沟通关系的同时,了解家长的教学要求、教育理念以及吸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之后通过将家庭教育理念和学校教育理念进行有机结合,以便于制订适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学计划,确保预期培育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学校还要组织成立“家长委员会”,通过向家长介绍相关的教育知识,借由家长代表向家长传达学校的意见和看法,从而不断地提升家长认知范畴,为后续“合作教育”规范化开展创造良好条件,此外在学生“个性化”培育中,学校还通过聘请一些专业的教育人员,以“座谈会”的形式向家长讲述个性化教育的重要性,从而端正家长对个性化教育的认知。
        (二)教育中彼此合作互助,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学校和家庭在学生个性化发展中都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是确保预期个性化培育目标实现的重要社会单元,但经调查由于“合作教育”中由于教育的形式化,在影响“家校合作”实施效益的同时,也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虽然从某方面而言,在“家校合作”中学校占据了主导地位,但家庭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力也是十分巨大的,为此一方面家长需主动将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告知教师以及询问孩子在校表现,由此通过与教师交流寻找适合孩子学习的方式,以便于在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明确学校教育要求的同时,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另一方面在素质教育体系改革深化的教育背景下,学生实操能力的有效性培养是教育部门提出的新的教学任务和目标,为避免“书呆子”人才的出现,在家庭教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家长可通过借助学校资源和社会资源,根据学生实况为他们制定符合他们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的社会公益性活动,以便于在不断提高他们自身实践能力的同时,帮助他们累计实践经验,进而为他们个性化发展创造良好条件。除此之外,在信息化产业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技术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在教育领域,为进一步增强家教水平,确保“家校合作共育”的质量,加快“家教园地”网络平台的构建,为家长家教中面临的疑难问题进行及时解惑,也是现阶段确保预期学生个性化培育目标实现的重要渠道,对推动学生可持续发展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三、结语
        言而总之,个性化发展是目前新课程教育体系改革下的重点和难点,作为教育网络体系的社会单元,在培养学生个性化中学校和家庭的职责各不相同但又缺一不可,为此要想确保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确保“家校合作”现代化教育模式的有序、有效落实,现已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王海华,张家鹏,李雯雯.家庭、学校相结合培养学生个性的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12(12):111-113.
[2]刘元霞,陈金国,徐涛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J].考试:教研版,2018,15(15):166-169.
[3]黄金泉。李志涛,张文华.构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长效机制[J].华人时刊:校长,2015,12(07):89-89.
[4]刘纪龙,肖晓锋.农村中小学“互联网+”家校共育模式创建策略[J].新课程,2018,11(9):151-1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