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信息技术游戏教学的探究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35期   作者:曾曦钿
[导读] 在人们的现代生活中,信息技术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曾曦钿
        晋江市陈埭镇海美小学  362000
        摘要:在人们的现代生活中,信息技术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信息时代的学生,信息素养也成为学生的重要考量指标之一。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开设,其重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与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信息素养与思维,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1]。而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信息素养,是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所关注的焦点。小学生目前正处于人生发展、成长的关键时期,可塑性强,教师应不断创新自身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学科知识,引导他们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游戏教学
引言
        小学生本身就处于各方面素质和能力培养的关键阶段,而且他们对游戏有极强的兴趣,在当前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一大环境下,将游戏有效引入到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对激发小学生信息技术参与热情,增强他们的信息技术意识,丰富他们的信息技术知识,提升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都具有重要作用。为此,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需要加大对游戏教学法的重视力度,不断丰富其教学手段,根据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实际需要和兴趣,在其教学中有效引入一些游戏活动,诱导更多的学生充分参与到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活动中来,确保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高效实施。
一、游戏化教学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应用的意义
        1.1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优化
        在传统的小学课堂中,教师多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这也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同时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难以形成学科核心素养,难以成为社会要求的创新型人才。游戏化教学的融入,不仅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同时还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打造了一个人文化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学生在课堂中可以通过游戏进行有效互动,在愉快的氛围中达到学习的目的。
        1.2促进小学生对相关信息技术理论知识的理解学习以及应用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有效运用游戏教学法,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需要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参与的一些小游戏有效引入到相关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当中,促使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认识了解相关信息技术软件和硬件设施,促进他们对信息技术理论知识的理解学习。同时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还会利用一些电脑小游戏,诱导学生自主操作电脑,促进他们对键盘和鼠标的操作能力,提升他们的手指协调能力。因此,有效运用游戏开展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助于促进小学生对相关信息技术理论知识的理解学习以及灵活应用。


二、小学信息技术游戏教学的策略
        2.1利用游戏性激发学习兴趣
        相较于其他的课程而言,计算机的知识相对比较枯燥和深奥,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理解和掌握是十分困难的一件事,因此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花费了很大的心血和时间,却往往也得不到较好的教学效率,甚至因为知识过于枯燥无味,让学生产生了厌学的心理。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中融入一些有趣的游戏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比如在进行《下载和安装软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有趣的游戏活动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学习的状态,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从而达到较好地学习效果。对于小学阶段而言,学生的玩心比较重,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个特点,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2.2融入小组“赛一赛”活动,在竞争中巩固知识
        小学生的好胜心较强,基于好胜心的驱使,学生会努力克服自身存在的问题,从而获得自我提升。信息技术教师应把握学生的特点,在课堂教学环节基于所学内容,创设“比一比”“赛一赛”的活动,在比赛的环节,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有效巩固。例如,在学习“电子奖状我来绘”这节课时,教师就可以将班级的学生划分为四人一组的合作小组来绘制电子奖状,电子奖状的内容可以由小组内部自由定义。在规定的时间内,看哪一组学生做得又快又好。在这个过程中,每位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且都积极思考。从最初的确立奖状的内容,到板块的搭建、奖状的绘制及保存,每个环节都完成得很好。最终学生通过积极思考及相互合作,完成了一幅电子奖状。在制作完成后,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自信心不但会得到增强,而且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2.3开展课堂实践,提升创新能力
        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活动中,要想贯彻创新性学习的理念,教师在课堂上需要构建出适当、轻松的学习氛围,学生处于宽松的学习环境之下,更有利于创新能力的提升。富有创新性元素的课堂环境,可以鼓励、引导学生尝试之前没有经历过的事物,学生根据自己的所学大胆猜测、提问、实践,进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情境的创设可谓是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关键,可以让学生迅速与学习环境相融合,并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性行为。以六年级下的“游戏的创编”教学活动为例,旨在帮助学生运用键盘控制和侦测判断,并学会应用所学来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先从玩游戏入手,在玩中“暴露”出游戏不足:缺少交互控制与判断不好玩,推动引导学生主动尝试改进游戏设计,激发学生创新设想,主动交流。
结束语:
        总而言之,有效应用游戏教学法开展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对增加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对相关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探究欲望,提升他们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学习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而要想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有效应用游戏教学法,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可以通过利用游戏教学法开展信息技术导入活动,以及利用游戏活动来丰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活动等措施,充分发挥游戏教学法的实际作用,确保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高效实施。
参考文献:
[1]魏荣丽.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家庭教育,2020(30):168-169.
[2]张帆.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试题与研究,2020(18):172-173.
[3]笪诗颖.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J].当代家庭教育,2020(13):1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