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我国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研究综述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35期   作者:刘志猛
[导读] 基于CNKI中文全文数据库,对近十年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研究相关文献进行梳理
        刘志猛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实验中学   四川成都  610066
        摘要:基于CNKI中文全文数据库,对近十年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研究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结果表明,我国近十年来对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研究成果丰硕,但也存在研究比例失衡,过于侧重课标理解及课标实施研究,对教材与课标的一致性研究较少等问题。
关键词:课程标准  化学  研究综述
        在世界教育改革浪潮的影响之下,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末启动了课程改革。191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公布了《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2001年,国家启动了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于2003年发布了《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为2003版课标),标志着使用多年的教学大纲被正式替代。2017年,为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关于立德树人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国家教育部发布了修订后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为2017版课标),后于2020年发布了《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本文以“高中化学”和“课程标准”(以下简称为“课标”)为篇名检索词,时间范围设置为2009年到2019年,在CNKI数据库中检索期刊论文,基于此对我国近十年来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
1文献来源与基本数据分析
        2009年至2016年间的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研究趋势有些许波动,但整体比较平稳,此时对2003版课标的研究已进入平缓期;2017年及2018年分别作为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研究的低估及最高峰时期,主要是由于新的课程标准于2017年年底印发,掀起了课标研究的热潮,2018年达到高峰;教育部于2019年开始组织修订2017版课标,并于2020年发布了《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课标研究趋势在2019年虽有所下降,但随着修订版的公布,势必会引发新一轮的研究热潮。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研究成果来源主要为《化学教学》、《化学教育》、《中学化学教学参考》及《课程教育研究》,这些刊物均设有与课程标准研究相关的栏目,如《化学教学》设有“课程教材”栏目,《化学教育》设有“课程教材评价”栏目,为广大化学课标研究者提供了交流及展示的平台。
通过对文献的阅读分析,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研究内容可以分为五大类:课标理解、课标实施、课标比较、教材与课标的一致性、学业水平考试与课标的一致性。
        
2研究内容分析
2.1课标理解
        化学课程标准是指导化学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将课标理解透彻具有重要意义[1]。课标作为课程计划的具体化,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及教学法的基本要求。对课标进行整体研究,有助于理解和认识课标,更好的落实课标,发挥课标对教材编写及教师教学等过程的指导作用。陈凯、陈悦[2]利用NLPIR工具对2017版课标进行文本挖掘,发现2017版课标文本化学学科特色明显, 尤其重视“宏观辨识”、“微观探析”、“变化观念”、“科学探究”四类素养。王磊、于少华[3]基于实践者立场,从全面认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深刻认识知识的能力和素养发展价值、对维度理解主题学业要求、关注教学提示中的情境素材建议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刻的解读。郑长龙[4]对2017版课标中化学学科的本质及价值、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结构、基于化学学科主题的课程内容体系和素养为本化学课堂教学的设计等重大变化做了解读。

陈水夫[5]通过2003版课标的教学实践与思考,对其进行再解读,得出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学习、不设“统一要求”,因材施教、给教师以机会,教出特长教出风格、学生是新课程的真正“标准”四点建议。
2.2课标实施
        课标作为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其自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课标作为衡量各学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决定了教学过程中必须将课标落实到位。各学者对课标实施开展了主题广泛的研究,在已有的化学课标研究中,课标实施占比高居首位,达51%。崔艳[13]、陈刚[14]分别开展了2003版课标和2017版课标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探索。赵海玉[15]、百克礼[16]等人分析了2003版课标下的高中化学实验的教育功能,进一步确立了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宋心琦[17]、宋江芬[18]从元素化学方面论述了2003版课标指导下的理论教学问题。吴秀东[19]、陈文婧[20]在分析了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不足的基础上,结合2017版课标分别给出了教学方式的转变途径以及合作学习小组教学模式构建的建议。乔琳[21]、韦琼花[22]分别结合2017版和2003版课标,论述了高中化学教学的难点及对策。此外,翟新民[23]对2003版课标下的高中化学作业设计进行了研究、何静[24]探析了2003版课标下的高中化学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王后雄等人[25]对教师2017版课标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明晰了教师对2017版课标的理解和实施情况并提出了改善建议。
2.3新旧课标比较研究
        2017版课标面世后,学者们通过对比新旧课标的框架、课程性质、课程理念、化学概念、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实施建议等方面,对高中化学课标的修订变化展开了全面的研究。王祖浩[26]从多角度对2017版课标和2013版课标进行了全面比较,认为我国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从“科学素养”的三维目标体系走向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展现了我国高中化学课程框架由“引进式”向“本土化”发展的良好态势。王鹏飞、刘存芳[27]通过对比21世纪两版本的化学课标,在分析了2017版课标的主要变化的基础上,结合日常教学实践给出了一些有效的教学建议。李倩等人[28]则从结构设计、呈现方式、具体要求三个方面进行了课标必修课程内容的对比分析,并据此给出了教学建议。以上学者对两版课标进行了整体分析,还有一些学者则开展了板块对比分析。如王后雄等人[29]从宏观目标维度、中观呈现方式维度和微观功能维度及评价维度对两版课标中的实验内容进行了比较;陈耿锋[30]则对两版课标中的校本课程进行了比较研究。
2.4教材与课标的一致性
        教材是课程实施以及教与学过程中的主要媒介,教材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课程的质量。我国“一标多本”的课程观在为我国教材编写注入无限活力的同时,也为教材的选取留下的隐患,研究教材与课标的一致性十分必要。孔令玉等人[37]借鉴美国SEC一致性分析模式及柱形图等工具,对人教版和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2教师用书的教学目标与课程标准中的相应内容开展了一致性研究。徐泓[38]以高中化学必修1模块“胶体”内容为例,开展了教学、评价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研究。
2.5学业水平考试与课标的一致性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主要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是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制度。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39]。学业水平考试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是评价课程改革整体效果的重要手段,开展学业水平考试与课标的一致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许方、王后雄[40]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探讨了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洪湘琼、孙珏莹[41]采用韦伯一致性分析工具,从知识种类、知识深度、知识广度、知识平衡性等方面对2011至2015年上海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进行了细致研究。
3进一步研究建议
        近十年来,各研究学者围绕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开展了全面的研究,包括对课标本身内容的理解、课标的实施研究、课标的新旧比较及中外比较研究、教材与课标的一致性研究、学业水平考试与课标的一致性研究等。这些研究成果不仅极大的帮助了教师群体更好的理解和把握课标,还有利于今后进一步的完善与修订课标。
参考文献
[1]姚智慧,赵媛.近十年我国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研究综述[J].地理教学,2015(12):14-17.
[2]陈凯,陈悦.《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文本挖掘[J].化学教学,2019(04):7-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