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35期   作者:蒋正华
[导读] 小学语文作为学生在 基础教育阶段的主要学科之一,其具有非常丰富的人文性,

        蒋正华
        (山东省菏泽市曹县磐石办事处沙果园小学,山东省274400)

        【摘 要】小学语文作为学生在 基础教育阶段的主要学科之一,其具有非常丰富的人文性,因此老师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到 小学语文教学,这样也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使得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以显著的提升。本篇文章提出了一些切实有效的培养小 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发展的策略,力求能够更加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让每一位同学都敢于创新,乐 于创新。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策略分析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策略
        1、创造良好的语文教学情境,激发小学生的创造欲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非常重要。 同时,课堂教学也是引导学生获得知识和提高能力的主要阵地。 如果要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老师应该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使学生能够更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同时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独立学习,为学生创造积极的学习基础 创新能力。
        2、鼓励学生积极提问,表达自身困惑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学习更多,认真提出问题,并允许学生从已知领域探索到未知领域。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逐步实现思维方式的灵活变通,引导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使学生可以自行解决问题,让学生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教师还应及时鼓励和赞美学生的思想,积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表达意见的勇气,以微妙的方式促进每个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3、设置多元化评价方法,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创新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他们不仅应评估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应将学生通常的课堂表现纳入老师的教学评估中。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他人对他们的评价,能够领会评价的精髓,正确理解他人的评价,然后继续进行自我纠正,提高自身能力的发展。
        二、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开展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认识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并应积极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通过教学过程进行创新,打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环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倡导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进一步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路文生,纪桂英,张玉洁,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开放思维能力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实 践与研究(A),2010,12(22):14-17.
        [2]刘爱华.浅议新课改背景下信息技术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亚太教育,2016,13(13): 37-38.
        [3]侯心萍.有的放矢寻求突破——浅谈“围绕阅读目标组织课堂教学”的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6, 20(15):279-2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