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军
郴州市苏仙中学 423000
摘要:现代文的阅读方法不外乎三步:纵观全文,把握主题;认真审题,定向搜索;筛选重组,规范表述
关键词:纵观 审题 搜索 筛选 规范
在初中语文中考试卷里,现代文阅读涵盖范围广,考查的层面多,分值比重大,阅读难度相对较大,因而正确掌握和运用现代文阅读方法与技巧,快速高效搞好阅读,正确规范答好题目,对考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在初中语文中考现代文阅读复习过程中,我们更应当把教学重点和难点放在引导学生,正确把握和运用现代文的阅读方法与技巧,以达到快速、高效、正确、规范作答的目的。那么现代文阅读的正确方法和技巧有哪些?又如何一步步贯彻实施呢?下面结合平时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粗浅看法。
总观全文,把握主题
杜甫在《前出塞》中有两句诗:“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拿到一篇现代文,我们首先要引导学生快速阅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主题。文章主题是一篇文章的灵魂与统帅,各段内容是一篇文章的材料和组成部分。毫无疑问,文章中的的每一段文字、每一句话语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最终都归向文章主题。为此,平时阅读时我们要引导学生自觉为文章标明段落,学会理清文段的段落大意,理清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关系,把握说了什么,怎么说的,由此把握文章的中心意思,这是搞好现代文阅读的关键性的第一步,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其次我们要引导学生寻找、筛选和理解文中关键词句。特别是体现作者立场观点、反映文章深层内容的语句,以及一些内涵丰富、表达形象生动的语句。尤其是文章的开首句、结尾句、独立成段的句子,还有就是比喻句、连问句、过渡句、抒情议论句等等,因为一篇文章的主题常常隐含在其中。
为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做习题之前,先把文章读两遍。第一遍快速浏览,把握各段大意,从而构建我们对文章的整体认识,着重解决文章写的是什么的问题。第二遍要精细品读,认真阅读文章的每一句话,揣摩、领悟其间重要的语句和段落,从大体上了解文章的主旨。
然后引导学生划线标出文章衔接、过渡性词语、句子、段落,标出各段中心句,尤其段首、段尾,这些词句常常是回答问题前需重点研读的,这样同学们就可以进一步把握文章的思路和结构层次。
当然我们还要引导学生树立文体意识,把握文章是什么文体,是记叙文,说明文,还是散文;是写人记事,写景状物,还是托物言志。
不管是哪一类文章,都会或多或少有一些议论和抒情的语句,阅读时一定要善于抓取把握文意,尤其注意文末的议论抒情句,它们往往起到起画龙点晴的作用,由此我们可以准确顺利把握文章的主旨。
认真审题,定向搜索
现代文阅读中往往有不少主观题,而主观题解题的关键又恰恰在于准确审题。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认真分析题干,准确把握解题要求,把握题干中包含的与答题相关的各种信息,引导学生从题干中寻求启示,探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高效答题,这是最关键的一步。
一道题目的题干一般由作者的话和命题者的话两个部分组成。题干往往具有四个方面的暗示作用:即暗示答题区间、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等。
它们不仅限定了我们答题的具体范围和内容;而且暗示了答题内容所在文中的准确位置,即在文中哪一段、哪个句子中。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根据题干相关提示,找出命题者的出题点,锁定答题区间。只要学生们锁定了答题区间,准确抓住了关键词句,并认真揣摩上下文大意,就能准确把握作答的相关信息,要回答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当然在审题时,我们还要引导学生注意答题的重点是什么,要从几个方面作答,题目陈述的主体是谁,作答时该选择怎样的句式,以及怎么去陈述等问题,这样就能为下一步筛选重组信息,准确规范作答作好充分准备。
筛选重组,规范表述
现代文中的文学作品阅读多为主观题,其题目的题干不仅清楚指明了答题的区间,还表明了答题的方式。为此,我们要引导学生,站在命题人的角度,针对他们“问”的角度去作好回答。即人家问什么,我们就答什么。组织语言时,更要注意“问”与“答”要相互照应。然后引导学生把从文章中提取出来的有效信息,归纳重组,规范作答。而要做到规范,就必须遵循三个原则:一是遵循答案来源文中的原则,即作答的答案要么直接来源于文章之中,要么是从文章中提炼出来的。二是遵循筛选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的原则,即筛选相关关键词句作答,并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 三是分点分条规范作答的原则,这样既能使答案准确充分、文从字顺,条理规范。又便于阅卷老师一目了然,裁点赋分,避免漏判、误判,从而赢取高分。
当然关于现代文阅读教学方法和策略,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学有法,然教无定法,只要贵在得法,学生便能从中受益,我们便能收获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