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武汉大学附属中学 430070
摘要:在核心素养中,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批判性思维是重要的思维品质内容。近些年在基础教育领域,批判性思维被广泛地引入高中阶段,并成为新的教育热点,但在具体的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推行并不理想。本文围绕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出发,分析当前批判性思维的发展,以彰显批判性思维的意义,在此基础上为高中英语协作教学如何开展批判性思维培育制定方案。
关键词: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批判性思维
引言
美国最先在教学上制定了核心素养的框架,即教育目标除了基本的学习、生活和职业能力,还包括创新技能和信息技术等核心能力,之后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也相继构建包含批判思维的核心素养框架。在我国大陆地区的英语教学中,很长一段时间内缺少批判性思维等核心素养的培养,自2016年我国开始推行英语核心素养培养后,英语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才开始被高校和教师所重视并开始相关建设。批判思维作为创新思维的重要内核,通过英语教学这一媒介,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和英语水平。
1批判性思维的内涵
若对批判性思维进行界定,最早或许要追溯到一百多年前,美国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约翰·杜威①是公认的现代批判性思维的鼻祖。杜威称“批判性思维”为“反思性思维”,人们的思维不应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要思考、批判、质疑获取信息的过程。Norris&Ennis(1989)认为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合理的反思性思维,关注于相信什么和怎么做。Paul&El?der(2014)提出批判性思维是为了决定一件事情的真正价值和意义而采取的恰当的评价标准,以实现事物的准确评价。TheDelphiResearch(Facione②,1990)对批判性思维的定义是:批判性思维是有目的的、自我调节的判断,具体表现为阐释、分析、评价和推断,并对做出这些判断的论据、概念、方法、标准或者语境进行说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不是给人挑错,而是使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不盲从,不盲信,对所有的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并且就自己的个人观点进行论证,学会分析问题和客观地评价事物。
2写作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教学设计
2.1教学内容
阅读材料讲述在一个夏天,作者的父亲带作者去墨西哥西部旅行,这是与作者以往旅行经历截然不同的一次旅行经历。在旅行过程中作者受到了父亲朋友一家热情的接待,度过了愉快的假期生活。有一天,作者和父亲相约一起骑马,于是作者和父亲骑着马从农场出发了。故事到这里戛然而止,留下对作者和父亲骑马旅行所见所感的悬念。本文用词通俗易懂,情节生动自然,能够激发学生的续写兴趣。文中也埋下多次伏笔,激发学生开拓思维,通过想象进行故事续写。
2.2教学过程
1)导入教师向学生介绍读后续写,旨在教学开始前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读后续写,从而激发学生对于读后续写的兴趣,以及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打下良好基础,便于后续教学工作的展开。2)写前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快读阅读全文并确定文章体裁,使学生在确定文章体裁的基础上可以找出记叙文六要素。使学生在抓住文章关键语句的基础上梳理文章脉络;通过确定文章体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在学生掌握记叙文六要素和把握文章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其次,教师合理设计问题,并引导学生重读全文。在本环节中,学生需要对文章进行概括,一方面学生可以全面把握文章内容,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此外,教师合理进行了问题设计,通过思索性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再次,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画线单词和词组,并将这些单词、词组根据六要素分类,同时引导学生根据划线单词和短语思考故事走向,并提出对后续故事发展的疑问。
本环节指在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与问题意识,帮助学生找到续写的切入点,渗透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写作要求,形成写作思路。
3写作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策略
3.1转变教师角色
《学会生存》③一书中指出:“教师的职责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正式职能外,他越来越多地成为一名顾问,一位教会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而不是拿出真理的人。王嫱(2002)提出了在英语教学中新型的教师角色,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提示者,课堂组织者和参与者课以及课堂资源的提供者,研究者。所以现教师的主要任务已然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应该落实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积极地探索引导,发展学生批判性思考,创造性分析能力和思维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授人以渔”,在课前预设中加入一定的生成,在课堂提问时允许学生提出质疑,给学生足够的思考问题的时间,优化课堂教学活动,辩论,采访,演讲,小组合作讨论等活动形式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思维的训练。
3.2构建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的重心应向思维品质培的评价上偏移。教学评价本身就是为了测量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因此在重视核心素养培养的英语教学目标下,需要对传统的评价体系进行优化调整。首先,需要深挖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在教学活动和测评中的具体体现,基于这些详细、准确的信息来制定高质量的评价指标,根据实践情况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依据指标和标准对学生学习情况和核心素质进行综合评价。其次,根据学生现状制定教学侧重点和评价侧重点,以实现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分析、批判、创新能力等具体特征的重点考查和全面考查。这样既能对学生的基本英语知识、技能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又能关注到学生在情感、学习态度、三观以及学习能力等基础能力和思维能力核心能力的提升情况。批判性思维的本身就是质性的能力,因此通过量化测评是较难评定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情况的,新型的具有创造性的评价方式有很多,除了课堂观察,还要座谈、问卷、解决实际问题等评测方式。
3.3培养学生思考意识
作为写作练习的主体,学生要想形成批判性思维,需要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加强主动思考的引导和培养。比如,准备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在写作教学中借助有意识的问题设计与引导,培育写作思路与脉络。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丰富多彩的写作活动,例如在导入阶段运用头脑风暴的形式发散学生关于写作主题的思维,并进行批判性分析;在写前阶段引导学生根据写作主题进行辩论活动,通过正反两方的激烈讨论迸发出思维火花的碰撞;在写后阶段组织大家相互参阅和评论,为思维的碰撞与交互创造机会。借助趣味性极强的教学活动,树立主动思考的写作习惯,通过接触、认知、思考、批判、创新等行为孕育批判性思维,与学生思维形成规律相契合。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是一个复杂且长期的过程,教师在写作教学中的各个环节都要对其重视,并引导学生主动的分析、思考与推论,孕育思考意识,养成思考习惯,为深化和巩固批判性思维奠定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培育创新型人才是新时期的重大任务,而批判性思维更是其中的重点,是构成思维品质与核心素养不可缺少的内容。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意义广泛地存在于包括英语学科在内的各个学科。教师在英语写作教学中也要重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促进英语写作教学发挥更大的功能,把高中生培养成具有专业知识与能力的同时,成为兼具批判性思维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创新型、复合型学生。
参考文献
[1]爱德加·富尔.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108.
[2]王蔷.AcourseinEnglishLanguageTeaching[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郑秋萍.全人教育视角下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教学与管理,2017(30):73-75.